暖心心理諮商所創辦人,希望創造一個心理療癒的空間,讓生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找到出口,也許藉由藝術媒材,也許藉由行動、扮演,也許藉由對話、反思,在人與人的對話過程中,見樹又見林,找回每個人的本來面目、生命意義,以及一直以來隱而未現的力量!創辦人邀集由多位不同取向的伴侶與家族治療師、表達性藝術治療工作者、心理劇愛好者、後現代心理治療專業人員等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組成團隊。
希望能提供一個對多元身份、性別正義、家庭友善的空間,藉由媒材與對話,為身、心、靈開展嶄新一頁的篇章。
離開原本生活不斷重覆的惡性循環,朝向生活更渴望、更敢夢想的理想故事。
小時候,我最愛的事情,就是窩在阿嬤懷裡聽她唱歌。她的手掌溫暖而厚實,帶著滿手的繭,輕輕拍著我的背,哼唱著老掉牙的歌謠。「睡吧睡吧,阿嬤的乖孫。」她的聲音帶著歲月的滄桑,卻讓我感覺到最純粹的安心。
阿嬤開了一家小麵店,賣的不是什麼特別的料理,只是簡單的家常味。她說:「人啊,吃飽了,才有力氣過日子~」小時候我不懂這句話的意義,只知道每天放學後,都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我,還有阿嬤溫柔的眼神。
長大後,我去讀心理諮商,開始接觸那些睡不好的靈魂。我發現,原來有那麼多人,在夜裡翻來覆去,思考著那些說不清、放不下的事。有些人是因為童年的創傷,有些人是因為遺憾,還有些人只是被這個世界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窩在阿嬤腿上告訴阿嬤:「阿嬤,很多人晚上睡不好耶。」她點點頭,輕輕嘆了一口氣,又輕拍我的背:「有些人啊!是心事太多;有些人啊!是太久沒人拍拍背,說『沒關係啦』!」
那時候,我才明白,阿嬤不只是煮麵讓人吃飽,她也是讓人放下心事的地方。阿嬤的麵店,不只是填飽肚子的地方,更是許多人的「避風港」。
後來,阿嬤生病了,她的麵店也因為年紀太大無法經營而收了。我陪在她病床前,她拉著我的手,說:「乖孫,你啊,以後去開一間讓人睡得著的地方吧。」
我愣了一下:「什麼意思?」
阿嬤笑了笑:「你不是說很多人睡不好嗎?那你就去開一間,讓人可以說話、可以安心的地方啊。這樣他們晚上回去,就可以睡得很香了。」
阿嬤的手,慢慢地鬆開,我知道,她已經放下了一切,安心地睡去了。
後來,「暖心心理諮商所」終於成立了。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開諮商所?」我總是笑著回答:「阿嬤叫我開的。」
我希望,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能像小時候的我一樣,感受到阿嬤提供給人們的一碗溫暖的麵,感受到一晚窩在阿嬤懷裡的溫暖包圍。
我希望,走進來的人們經歷過風風雨雨,也許還有很多放不下的事。這裡能成為人生旅人的暫時憩所,一個可以讓人來這裡休息一下的地方,可以說說話,暫時放下一些煩惱,得到一些安慰,帶著一點放鬆,回去好好地睡上一覺。
你今天睡得好嗎?
如果對於諮商服務有疑問,歡迎與暖心心理諮商所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