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
觀測天文及天文物理學
Ia超新星、核心塌縮超新星、超新星殘骸及其與星際介質的交互作用
2022 - 現在 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臺灣
2018 - 2021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臺灣
2015 - 2018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班學生,臺灣
2015 - 2015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助教,臺灣
2010 - 2014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博士班學生,臺灣
2010 - 2018 天文物理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
2008 - 2010 物理碩士,國立交通大學,臺灣
2004 - 2008 運輸科技暨管理學系學士,國立交通大學,臺灣
2021 中央研究院 Fellowship
2021 國防部及內政部 兵役節特別表揚
2 特別表揚,1 天文物理 (全國)
2020 科技部 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研究獎
41 獲獎者,1 天文物理 (全國)
2020 研發替代役 績優役男傑出表現獎 (連續)
11 非民間產業獲獎者,1 天文物理 (全國)
2020 中央研究院 ``獲獎人茶會'' (連續)
2020 中央研究院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2019代表著作
3 獲獎者
2019 研發替代役 績優役男傑出表現獎
12 非民間產業獲獎者,1 天文物理 (全國)
2019 中央研究院 ``獲獎人茶會''
2018 台灣物理學會 研究生優良論文獎
3 博士班獲獎者,1 天文物理
2010 臺灣大學 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班入學第一名
1 獲獎者
2006 普通物理傑出成績獎
4 獲獎者, 1 非物理系
2020 科技部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研究獎
+獎牌
2020 研發替代役績優役男傑出表現獎 (連續)
+獎牌
2019 研發替代役績優役男傑出表現獎
+獎牌
2018 臺灣物理學會研究生優良論文獎
+獎牌
2010-2011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班入學第一名
旅行和訪問
2024 MIAPbP 國際研討會 ``The search for companions of SNe Ia in SN remnants."
- 慕尼黑天文、粒子和生物物理研究所
- 加興,慕尼黑,德國
2022 國際研討會 ``Supernova Remnants and their Progenitors''
-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美國
2022 台灣物理年會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臺灣
2021 台灣物理年會 (疫情因素取消)
- 中原大學,桃園,臺灣
2020 台灣物理年會
- 國立屏東大學,屏東,臺灣
2019 學術合作訪問
- 新南威爾斯大學/澳大利亞國防大學,坎培拉,澳洲
- 斯壯羅山天文台/澳洲國立大學,坎培拉,澳洲
2019 國際研討會 ``Supernova Remnants I: An Odyssey in Space after Stellar Death"
- 克里特島,希臘
2019 李政道研究所國際研討會``The Radiating Universe in the Era of May Multi-Messenger Astrophysics"
- 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中國
2018 學術合作訪問
- 歐洲南方天文台,加興,慕尼黑,德國
- 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加興,慕尼黑,德國
2018 中華民國天文學會
- 國立金門大學,金門,臺灣
2017 學術合作訪問
- 歐洲南方天文台,加興,慕尼黑,德國
- 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加興,慕尼黑,德國
2017 學術合作訪問
- 歐洲南方天文台,加興,慕尼黑,德國
- 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加興,慕尼黑,德國
2017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亞太地區會議
- 臺北,臺灣
2017 瑞士天文及天文物理學會第47屆薩斯費進階課程 ``Supernovae: Cosmic Explosions"
- 維拉爾,瑞士
2017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研討會 ``SN 1987A, 30 Years Later", IAUS 331
- 留尼旺島,法國
2016 塞羅·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 SOAR 4米望遠鏡觀測
- 塞羅·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塞羅帕瓊,智利
2016 國際研討會``Supernova Remnants I: An Odyssey in Space after Stellar Death"
- 克里特島,希臘
2016 中華民國天文學會
-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臺灣
2015 中華民國天文學會
- 國立宜蘭大學,宜蘭,臺灣
天文物理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審稿者
影響指數 2021: 5.521
2016 塞羅·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 SOAR 4米 Goodman 光譜儀 (3 晚)
- 塞羅·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塞羅帕瓊,智利
2022 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麥哲倫 6.5米 Baade 望遠鏡 MIKE 雙階梯高分辨光譜 (2 小時)
``Forbidden-Line Knots in the Balmer-dominated Type Ia SNR 0519-69.0'', PI
2021 塞羅·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 SMARTS 1.5米望遠鏡 CHIRON 光譜儀 (40 小時)
``Using kinematics of circumstellar material to probe the nature of Type Ia SNe'', Co-I
2021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 Cycle 8 (~4 小時)
``Revealing the Formation of Cold Supernova Ejecta Dust at the Center of SNR 0540-69.3'', Co-I
2021 布蘭科4米望遠鏡 暗能量相機 (8 晚)
``Deep [S II] Survey of the LMC with DECam'', Co-I
2018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 Cycle 7 (6.5 小時)
``Resolving Clumps and Filaments of Cold Supernova Ejecta Dust in SNR 0540-69.3", Co-I
2018 超大望遠鏡 多元單位光譜探測器 (1小時)
``Resolved spectroscopy of the explosion site of the most nearbyType I superluminous supernova", Co-I
2024 MIAPbP 國際研討會
``The search for companions of SNe Ia in SN remnants."
- 慕尼黑天文、粒子和生物物理研究所
- 加興,慕尼黑,德國
2022 IoANTHU 學術演講
``From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to Binary Love Stories in Their Previous Life"
- 天文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
- 新竹,臺灣
2022 IAA 學術演講
``From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to Binary Love Stories in Their Previous Life"
-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北,臺灣
2022 HEP 專題研討會
``From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to Binary Love Stories in Their Previous Life"
- NYCU String Theory Group
- 電子物理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臺灣
2020 HETG ASIoP 專題研討會
``Search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Progenitors of Young LMC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 高能理論組,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北,臺灣
2020 研發替代役臺北說明會
``天文物理學家在研發替代役期間的學術生活"
- 研發替代役,內政部役政署
-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臺灣
2020 IANCU 學術演講
``Search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Progenitors of Young LMC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 天文研究所,國立中央大學
- 桃園,臺灣
2019 學術合作訪問
``Search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Progenitors of Young LMC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 新南威爾斯大學/澳大利亞國防大學,坎培拉,澳洲
2019 學術合作訪問
``Search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Progenitors of Young LMC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 斯壯羅山天文台/澳洲國立大學,坎培拉,澳洲
2019 李政道研究所國際研討會 ``The Radiating Universe in the Era of Multi-Messenger Astrophysics"
``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on Type Ia Supernovae progenitors" [回顧演講]
- 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中國
2019 IoANTHU 學術演講
``Searching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Ne in Five Balmer-Dominated SNRs in the LMC"
- 天文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
- 新竹,臺灣
2018 學術合作訪問
``Type Ia SNR N103B: structure of the remnant and properties [Invited] of the progenitor"
- 歐洲南方天文台,加興,慕尼黑,德國
- 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加興,慕尼黑,德國
2022 國際研討會 ``Supernova Remnants and their Progenitors''
``Surviving Companions and Circumstellar Medium in Young Type Ia SNRs in the LMC"
-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美國
2021 台灣物理年會 (疫情因素取消)
``Forbidden Line Emission from Balmer-dominated Supernova Remnants"
- 中原大學,桃園,臺灣
2020 台灣物理年會
``Search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Progenitors of Young LMC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 國立屏東大學,屏東,臺灣
2016 國際研討會 ``Supernova Remnants I: An Odyssey in Space after Stellar Death"
``Physical Structures of the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 N103B"
- 克里特島,希臘
2015 星際介質及拱星物質研討會
``The Circumstellar Medium in the Type Ia LMC SNR N103B"
-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北,臺灣
2014 天壇陣列學術合作電話會議
``NTU DAQ Design"
-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臺灣
2014 LeCosPA 專題研討會
``Different Sources of Neutrinos"
-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臺北,臺灣
2012 天壇陣列學術合作電話會議
``NTU Media Converters Measurements"
-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臺灣
2012 天壇陣列學術合作電話會議
``NTU DAQ Box Design Status III"
-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臺灣
2012 天壇陣列學術合作電話會議
``NTU DAQ Box Design Status II"
-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臺灣
2012 天壇陣列學術合作電話會議
``NTU DAQ Box Design Status I"
-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臺灣
論文已發表
2017 - 2020 Chris Lin,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
``Searching for Balmer-dominated Type Ia SNRs in M33"
2017 - 2019 Chen-Hung Chen, 國立中央大學大學生
進行中
2020 - 現在 國立臺灣大學大學生及研究生
題目: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in LMC SNRs"
目標: 大麥哲倫雲有許多超新星爆炸,在這距離,哈伯望遠鏡可以看清楚超新星的結構及其附近恆星。
我們分析大麥哲倫雲中核心塌縮超新星附近的恆星族,來估計此超新星前世星的質量上限。
數據資料: HST, Blanco 4m Telescope (imaging), SMASH DR2, Gaia DR2
過去
2020 - 2021 Chien-Jia Lee,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
題目: ``A HST View of the Interstellar Environments of YSO in the Cosmic Reef"
目標: 為了慶祝哈伯太空望遠鏡啟用30週年,NASA發布了大麥哲倫雲中壯麗的「宇宙礁」星雲照。
我們使用哈伯影像,探討在「宇宙礁」中年輕恆星體的物理特性及本質。
數據資料: HST, Spitzer, Blanco 4m Telescope (imaging), NANTEN
2018 國立臺灣大學大學生及研究生
題目: ``A Multi-wavelength Comprehensive Study of 30 Doradus"
目標: 30 Doradus是附近星系中可見的最大恆星形成處。我們對30 Doradus的物理結構,
附近的星際介質及拱星物質,還有恆星形成及能量回饋,做一個大規模綜合的研究。
數據資料: HST, Spitzer, Chandra, Blanco 4m Telescope (imaging and echelle spectroscopy),
Gaia DR2, NANTEN
2013 臺灣天文粒子地磁同步輻射觀測站
Taiwan Astroparticle Radiowave Observatory for Geo-synchrotron Emissions (TAROGE)
o 花蓮天線裝設場勘調查
2013 南極瞬態脈衝天線
The Antarctic Impulsive Transient Antenna (ANITA)
o 散熱片設計
2011 - 2014 天壇陣列
Askaryan Radio Array (ARA)
o 天壇陣列2跟3數據獲取系統箱的設計跟製造
2013 ``天文粒子實驗組" 主持人
-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臺北,臺灣
2022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研究成果發表
``From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to Binary Love Stories in Their Previous Life"
2021 泛科學
2020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新聞
``109 RDS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wardee (consecutive)"
2020 研發替代役新聞
``109 RDS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wardee"
2020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新聞
``MoST Postdoctoral Fellow Academic Research Award"
2020 科技部新聞
``MoST Postdoctoral Fellow Academic Research Award''
2020 科技大觀園
2019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NOVA
``Searching For Supernova Survivors"
2019 The Magellanic Clouds Newsletter
``Search for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progenitors of young LMC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s"
2019 Astrobites
``Searching for Supernova Survivors"
2019 研發替代役臉書粉絲頁 (9萬3千 觀看次數)
``Irreplace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ap Years"
2019 內政部役政署臉書粉絲頁 (1.1千觀看次數)
``Irreplace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ap Years"
2019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新聞
``107 RDS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wardee"
2019 研發替代役新聞
``107 RDS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wardee"
2017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
``Search for stellar survivor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2017 European Space Agency/Hubble Space Telescope
``Search for stellar survivor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2017 Phys.org
``Search for stellar survivor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2017 Hubble Space Telescope
``Search for Stellar Survivor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2017 ScienceDaily
``Search for stellar survivor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2017 Sci-News
``Astronomers Observe Type Ia SNR in LMC"
2017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Wispy Remains of SN Explosion Hide Possible 'Survivor"'
2017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Astronomers search through SNRs for 'stellar survivor'''
2017 The Magellanic Clouds Newsletter
``Physical Structures of the Type Ia Supernova Remnant N103B"
視覺化: SAOImage DS9, Aladin, QFitsView, WIP, Gnuplot
數據資料分析: Python, C++, IDL
分析/計算程式: DOLPHOT, PampelMUSE, ROOT, MMC
工程: SolidWorks, 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Drawing
網站前端: Html5, CSS, SASS, Bootstrap, AngularJS, Javascript, JQuery
網站後端: PHP, Codeigniter framework, MySQL
其他: Restful API, Amazon Web Services, Cloud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