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HEN, Chien-huang(陳劍鍠): “Simplicity and the Spirit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in Business Management--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the Amitâbha Sūtra”, Hong Kong: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of CUHK, EMBA (Chinese) Program of CUHK, Department of Economic Hist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CUT, Fo Guang Shan Institut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iental Management Culture,2024/11/22-24。
2024 陳劍鍠:〈慈舟法師對「十念法」、「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及賢首「五教判」的詮釋〉,武漢市佛教協會主辦、武昌佛學院協辦、武昌佛學院尼眾部(武昌蓮溪寺)承辦「2024武昌佛學院尼眾部創辦100周年院慶暨第二屆華嚴學與佛教教育學術研討會」,2024/09/28-29。
2024 陳劍鍠:〈海上絲綢之路的佛教傳播:星雲大師與新馬教界的交往〉,連云港:法起寺主辦「連云港與佛教中國化」研討會,2024/09/14-15。
2024 陳劍鍠:〈天台宗的性體、性量、性具與「由修顯發」——以《淨土生無生論》的念佛修持為中心〉,哈爾濱:極樂寺主辦「哈爾濱極樂寺建寺一百周年佛教論壇」,2024/09/12-13。
2024 陳劍鍠:〈人天乘與菩薩乘的修學問題——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的觀點〉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2024/08/12-13。
2024 陳劍鍠:〈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傳播——以新加坡佛光山為例〉,新加坡:新加坡福海禅寺主辦,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協辦「第一屆“佛典的翻譯與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2024/08/01-03。
2024 陳劍鍠:〈窺基《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四修法」的明宗念佛問題——兼及作者問題〉,雪竇山佛教協會、浙江佛學院、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合辦「雪竇山第二屆慈氏學學術研討會」,2024/06/28-30。
2024 陳劍鍠:〈中國佛教文化視域下的「臨終關懷」〉,濟南: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濟南佛教協會山東大靈岩寺主辦「海右文瀾.靈岩論道:佛教中國化暨靈岩寺歷史文化論壇」,2024/05/25-26。
2024 陳劍鍠:〈印光大師論大勢至菩薩的修持法門〉,香港:東林念佛堂主辦「印光大師誕辰紀念法會暨座談會」,2024/01/22。
2024 陳劍鍠:〈結緣的佛事——星雲大師心中理想的經懺佛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星雲大師示寂周年紀念暨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座談會」,2024/01/19~20。
2024 陳劍鍠:〈簡論茶禪一味的理、智、用〉,香港:中華佛教文化院主辦、菩提文教館主辦「禪茶一味佛教文化暨禪茶文化研討會」,2024/01/06。
2023 陳劍鍠:〈企業經營的簡易之學與菩薩道精神——以《佛說阿彌陀經》的教示為主〉,高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2023/12/15~17。
2023 陳劍鍠:〈《壇經》「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的詮釋向度〉,廣東韶關:南華寺主辦「第二屆曹溪禪學術研討會」,2023/11/04。
2023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生命力、神聖性與解脫生死〉,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主辦「人間佛教的混雜生命力之觀察與反思座談會」,2023/10/28。
2023 陳劍鍠:〈道綽的末法思想與彌陀信仰的教化功能〉,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主辦「中國佛教觀念與社會研討會」,2023/09/27~28。
2023 陳劍鍠:〈佛光山「雲水書車」的社會慈善服務〉,美國.波士頓: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主辦「宗教與慈善國際學術研討會」,2023/8/31~9/1。
2023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社會慈善服務——佛光山「雲水書車」對偏鄉學童的助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禪與人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彌勒信仰與佛教社區服務國際研討會」,2023/06/10~11。
2023 陳劍鍠:〈悼念 星雲大師:一代宗師.典範轉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主辦「讚悼 星雲大師——世界各國佛教學者感言座談會」,2023/03/05。
2022 陳劍鍠:〈都巿佛教寺院的教育推廣——以廣州巿大佛寺為例〉,廣州:廣東省佛教協會主辦「2022年廣東省佛教協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深入推進佛教中國化研討會”」,2022/12/26。
2022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高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2022第九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叢書發布研討會」,2022/12/9-11。
2022 陳劍鍠:〈《淨土十疑論》對彌勒淨土信仰之影響〉,寧波:雪竇山佛教協會、浙江佛學院主辦,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寧波市彌勒文化研究基地協辦「雪竇山首屆慈氏學學術研討會」,2022/07/02~03。
2021 陳劍鍠:〈聖嚴法師“耳根圓通”修法簡述〉,舟山:普陀山佛教協會主辦、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承辦「普陀潮音:觀音信仰的中國化論壇」,2021/12/18。
2021 陳劍鍠:〈念佛法門的修持與宗教體驗——以印光大師「十念記數」、「都攝六根」念佛法為例〉,台北: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第七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2021/12/17~18。
2020 陳劍鍠:〈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與臨終關懷〉,廣州:廣州市佛教協會、嶺南佛教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宗教與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辦:「嶺南佛教與宗教中國化學交流會」,2020/12/20。
2020 陳劍鍠:〈懺悔、滅罪與稱名佛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主辦:「公義修和與寬恕研討會」,2020年7月18日。
2020 陳劍鍠:〈幽溪傳燈《淨土生無生論》的念佛思想——以「生無生」為核心之探討〉,高雄: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2020夏荊山學術研討會」,2020/6/5。
2020 陳劍鍠:〈說真話的大師~~談論佛法真義,表述佛法正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聯合主辦「2020佛法真義 ── 回顧與前瞻」研討會,2020/01/17~18。
2019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未來——人間淨土的實現與人間佛教國際化〉,高雄:佛光山寺主辦「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2019/11/01~03。
2019 陳劍鍠:〈南宗禪者反對念佛的一些省思〉,嵩山:少林寺主辦「少林寺與禪宗祖庭」研討會,2019/07/17~19。
2019 陳劍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須發菩提心?〉,九江:九江市佛教協會主辦「廬山論壇——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2019/05/25~27。
2019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判釋「稱名念佛」的義理辨析〉,台北:華嚴蓮社主辦「2019第八屆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04/26~28。
2018 陳劍鍠:〈淨土法門的應用與簡樸之風的管理策略〉,高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2018佛.商對話——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論壇」,2018/12/15~16。
2018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高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2018/10/26~28。
2018 陳劍鍠:〈印光大師「會通儒佛」的教化思想〉,承德:河北省儒學會主辦「第五屆河北儒學論壇」,2018/10/20。
2018 陳劍鍠:〈禪淨何爭?「念佛一聲,漱口三日」的疑義辯析〉,汝州:中共汝州市委、汝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汝州風穴寺國際學術文化研討會」,武漢大學中國佛學及佛教藝術研究中心承辦,2018/8/4~5。
2018 陳劍鍠:〈心不念而佛不作,佛不稱而心不顯——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對「是心作佛」的修持詮釋〉,上海:上海大學文學院、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2018/06/02~03。
2018 陳劍鍠:〈華嚴思想與念佛法門的交涉——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的修持啟示〉,安徽池州市:九華山華嚴翠峰寺主辦「承繼與復興——紀念華嚴大學創辦一百二十周年」研討會,2018/05/19~20。
2018 陳劍鍠:〈曹洞宗真歇清了的念佛思想再檢討〉,武漢:武漢大學國際禪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東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國際禪研究工程」聯合主辦「Chan·Zen·Seon:禪的形成及其在世界的展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05/04~05。
2018 陳劍鍠:〈再論印光大師「十念記數」的形成過程及其運用方式〉,西安: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主辦「三系佛教修學高端對話會」,2018/04/21。
2018 陳劍鍠:〈彌陀淨土的人間性——從「欣求極樂,厭離娑婆」談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2018/01/06~07。
2017 陳劍鍠:〈續法以「華嚴教判」闡釋念佛法門的位次〉,常熟:常熟市佛教協會主辦,興福寺、江蘇法界學院承辦,「第三屆華嚴論壇——月霞法師示寂暨華嚴大學遷址一百周年紀念」研討會,2017/11/14~15。
2017 陳劍鍠:〈蕅益智旭評論雲棲袾宏的參究念佛〉,浙江湖州安吉:靈峰講寺主辦,「蕅益大師與靈峰派」研討會,2017/11/11~12。
2017 陳劍鍠:〈佛光山慈惠法師的辦學理念及其貢獻〉,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主辦,「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7月22~23日。
2017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同體共生」思想與人類福祉〉,嘉義:中華維鬘學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主辦,「佛教對話與人類福祉」學術論壇,2017年5月12~13日。
2017 陳劍鍠:〈廬山慧遠大師「結社念佛」對後世的影響〉,江西九江: 中國文化院、北京三智文化書院、九江佛教協會主辦, 「佛教與文化自信—佛教與中國文化(九江)高峰論壇」,2017年4月22日~23日。
2017 陳劍鍠:〈有關佛教三系對話之我思〉,香港:香港中華佛教文化院、西方寺、雲南旅港同鄉會聯合主辦,「慈悲與智慧的現代性」論壇,2017年2月26日。
2016 陳劍鍠:〈佛教在全球化佈教的「本土化」問題〉,高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2016年12月16-18日。
2016 陳劍鍠:〈星雲大師對「四聖諦」的詮釋及其人間佛教思想動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佛光道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南華大學人間佛教推廣中心協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2月2~3日。
2016 陳劍鍠:〈印光大師在法雨寺期間的修證經驗〉,西安: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1月17~19日。
2016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生命教育理念——兼論靈性發展〉,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財團法人造福觀音文教基金會合辦,「2016 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2016年10月30日。
2016 陳劍鍠:〈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之人間性與神聖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佛光道場合辦,「《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圓桌論壇」,2016年10月15日。
2016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佈教理念:從佛教文化與佛教教育出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漢藏南傳佛教對話交流高峰會」,2016年9月3~4日。
2016 陳劍鍠:〈《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之七項要義:評述現代八位大德之詮釋〉,安徽省宣城市:寶勝禪寺主辦,「首屆“水西佛教文化論壇”」,2016年8月20~23日。
2016 陳劍鍠:〈聖嚴法師倡導的念佛方法及對「念佛禪」的詮釋〉,台北: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歷史想像與現代性語境下之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2016年7月1~3日。
2016 陳劍鍠:〈幽溪傳燈《淨土生無生論》的念佛思想——以「生無生」為核心之探討〉,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天台文化與東亞佛教:以明清時期為中心」,2016年6月24日。
2016 陳劍鍠:〈「欣求極樂,厭離娑婆」與彌陀淨土的人間性〉,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主辦,「烏托邦面面觀工作坊」,2016年5月30日。
2016 陳劍鍠:〈人間佛教與生命教育:以靈性發展及終極關懷為核心——兼論星雲大師的生命教育理念〉,嘉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南華大學人間佛教研究與推廣中心、南華大學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辦,「2016人間佛教與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5月21~22日。
2016 陳劍鍠:〈《貧僧有話要說》的管理思想〉,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圓桌論壇,2016年4月16~17日。
2016 陳劍鍠:〈淨空法師對彌陀法門的弘傳〉,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西方寺、香港中華佛教文化院合辦,「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月9~10日。
2015 陳劍鍠:〈近代佛教研究之省思〉,台北: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論壇:思想、歷史、敘說與社會」,2015年12月10~11日。
2015 陳劍鍠:〈星雲大師倡導「同體共生」之人間佛教:以華嚴法界思想為線索〉,江蘇省常熟市:興福寺,常熟市佛教協會聯合主辦,「首屆百年華嚴論壇暨應慈和尚圓寂50周年紀念」,2015年11月21~22日。
2015 陳劍鍠:〈文字般若、文藝創作與佛法實踐:以星雲大師《星雲說偈》為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11月14~15日。
2015 陳劍鍠:〈大勢至菩薩在漢語佛典文獻的譯名及其特德〉,浙江省建德市:浙江省建德市佛教協會、浙江建德烏龍山玉泉寺聯合舉辦,「紀念淨土宗五祖少康大師圓寂1210周年暨淨土文化論壇」,2015年5月16~17日。
2015 陳劍鍠:〈從「山林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弘法精神——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菩薩道理念〉,宜興: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2015年3月21~22日。
2014 陳劍鍠:〈《淨土或問》版本問題及「帶業往生」評議〉,高雄:財團法人造福觀音文教基金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聯合主辦,「2014年鶴山21世紀宗教論壇」,2014年12月20日。
2014 陳劍鍠:〈東山門下之「念佛淨心」與南宗禪的批判〉,湖北省黃梅縣:黃海四祖寺主辦,「第五屆黃梅禪宗文化論壇」,2014年12月6~9日。
2014 陳劍鍠:〈徹悟禪師「捨禪歸淨」之歷程及其內涵評述〉,河北省冀州市: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河北禪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第四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道安暨河北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1月7~10日。
2014 陳劍鍠:〈《淨土或問》版本考校及其「帶業往生」之要義〉,武漢: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南華大學文學系、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合辦,「2014年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17~21日。
2014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念佛體證與修持方法——從菩薩道的修持問題談起〉,浙江省奉化市:浙江大學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奉化市彌勒文化研究會、奉化市太虛大師研究會聯合主辦,「第三屆中國彌勒文化暨太虛大師思想學術研討會」,2014年9月19~21日。
2014 陳劍鍠:〈聖嚴法師「以禪攝淨」的詮釋及其運用〉,台北: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會、法鼓山僧團主辦,「第五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6月29~30日。
2014 陳劍鍠:〈彌陀淨土法門「帶業」與「消業」往生的論爭〉,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主辦,「臺灣佛教─歷史與人物學術研討會」,2014年6月27日。
2014 陳劍鍠:〈《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爭議及布教效益〉,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主辦,「第三屆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2014年6月20日。
2014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及佛光淨土的創建〉,宜興: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2014年3月27~29日。
2014 陳劍鍠:〈星雲大師《星雲說偈》的文學性與宗教實踐〉,高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南華大學.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聯合舉辦,「2014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纂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月10~12日。
2013 陳劍鍠:〈善教凡民,化風萬物:印光以因果輪迴說評述理學家〉,新加坡:新加坡儒學會、新加坡炎黃國際文化協會、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聯辦「儒家與宗教:互動和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2日~25日。
2013 陳劍鍠:〈濟生與度死:論藥師法門與彌陀法門之「稱佛名號」〉,浙江省仙居縣:仙居縣政府主辦,「第二屆中國(仙居)藥師佛學術交流大會」,2013年11月15日~17日。
2013 陳劍鍠:〈東南亞中文系的管理文化:以佛家管理思想探討教師的研究與教學〉,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聯合舉辦「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10月26日~27日。
2013 陳劍鍠:〈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之念佛治病觀〉,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主辦,「身心靈健康之道——宗教、哲學與自然醫學的跨科際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5月31日~6月1日。
2013 陳劍鍠:〈未了公案,且待來哲:有關曇鸞追尊蓮宗祖師位的問題〉,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協會 / 河北省社科院哲學所主辦,「第三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5月23~26日。
2013 陳劍鍠:〈印順導師對印光大師的評述——兼論淨土觀點比較〉,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高雄:佛光山聯合舉辦,「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4月15~18日。
2013 陳劍鍠:〈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詮釋及建立人間淨土之思想〉,南京: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2013年3月29~31日。
2012 陳劍鍠:〈論大勢至菩薩念佛圓章的現代詮釋〉,「語文教育與思想文化」研討會,第二屆屏東教大中國語文學系與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聯合論文發表會,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2年12月28日。
2012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對華嚴思想之運衡——以持名念佛與五教判為核心之考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七屆國際暨第十二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2012年11月17~18日。
2012 Chen, Ching-huang(陳劍鍠):Emotion Labyrinth: Learning to Rationalize Emotions through 3D Game Environment, Fukuoka, Japan(日本福岡): Kyushu University,「II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IAI LTLE 2012)」, September 20-22, 2012.
2012 陳劍鍠:〈聖嚴法師的禪法體認及其對大慧宗杲「話頭禪」與宏智正覺「默照禪」的運用〉,杭州:徑山萬壽禪寺,「紀念徑山禪寺開山1270周年 暨徑山與中國禪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8月19~21日。
2012 陳劍鍠:〈印光對永明延壽「四料簡」的詮釋——兼及自力、他力與禪、淨難易之辯〉,杭州:靈隱寺,「靈隱寺與中國佛教:紀念松圓崇嶽禪師誕辰880周年學術研討會」,2012年8月17~19日。
2012 陳劍鍠:〈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兼論法師的禪淨一致思想〉,台北: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僧團,「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3日~4日。
2012 陳劍鍠:〈「淨土禪、禪淨土」——天如惟則的禪淨一致思想〉,河北省.石家莊:河北省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第二届河北禪宗文化論壇——遼金元時期的華北佛教」,2012年5月18日~21日。
2012 陳劍鍠:〈徹悟「般若淨土兩門大義」發隱〉,台北:真理大學、淡江大學,「東亞漢學研究學會第三屆國際學術會議」,2012年4月27日~28日。
2011 陳劍鍠:〈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之念佛與念心——以「念佛淨心」與「一行三昧」為核心之考察〉,湖北省.黃梅四祖寺:「第二屆黃梅禪宗文化論壇」,2011年10月26日~29日。
2011 CHEN, Chien-huang(陳劍鍠): “Thinking Foundation of Master Sheng Yen’s “The Establishment of Pure Land on Earth” Notion: The Inheritance from Yŏngmíng Yánshòu and ǒuyì Zhìxù”, Taipei: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The XVI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IABS), June20~25, 2011.
2011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之念佛要義與教判思想〉,台北:華梵大學佛教學院,「《楞嚴經》學術研討會」,2011年5月21日。
2010 陳劍鍠:〈互異或反異?——印順導師與印光大師的淨土觀點比較〉,吉隆坡: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主催,千百家佛教居士林、士拉央佛教會、正信佛友會聯辦,「2010年馬來西亞國際佛教論壇」,2010年12月17~20日。
2010 陳劍鍠:〈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之要義〉,台北: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第三屆2010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聖嚴法師的教導與時代意義」,2010年5月30~31日。
2008 陳劍鍠:〈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暨法鼓佛教學院舉辦,「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2月4~6日。
2008 陳劍鍠:〈佛教論述女性障礙修行的相關省思——從淨土法門談起〉,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6月6~7日。
2007 陳劍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詮釋問題——以印光之詮釋為主〉,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聯合主辦,「佛學與人文學方法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1~22日。
2006 陳劍鍠:〈曇鸞的空觀思想——以「十念相續」與「生而無生」為核心之探討〉,嘉義:南華大學,「第一屆臺灣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12月16日。
2005 陳劍鍠:〈談「異形詞」與臺灣大專學生的詞彙使用〉,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05海峽兩岸師範.教育大學校長會議暨大學語文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29~30日。
2004 陳劍鍠、黃啟華:〈談異形詞與港台兩地大專學生的詞匯使用〉,香港:香港教育學院,「二零零四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ILEC 2004)」,2004年12月16~18日。
2001 陳劍鍠、陳志明:〈應用文教學的反思︰格式乎?內容乎?〉,香港:香港教育學院,「二零零一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ILEC 2001)」,2001年12月13~15日。
2001 陳劍鍠:〈理學家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爭議及其運用〉,香港:香港大學,「明代史及明代學術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年4月27~29日。
1993 陳劍鍠:〈高攀龍論王陽明〉,上海:復旦大學,「浙東學術國際研討會」,1993年3月21~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