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陳劍鍠:〈道綽的末法思想與彌陀信仰的教化功能〉,《佛學研究》2024年第1期(2024年7月),頁146-169。
2024 陳劍鍠:〈楊釗居士「旭日三招」的管理心法〉,《人間佛教研究》第12期(2024年1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4年1月,頁4-49。
2023 陳劍鍠:〈幽溪傳燈《淨土生無生論》的念佛思想-以「生無生」為核心之探討〉,《夏荊山藝術論衡》第14期 (2023年8月) ,頁9-33。
2023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社會慈善服務:佛光山「雲水書車」對偏鄉學童的助益〉,《禪與人類文明研究》第13期(2023年8月),頁62-82。
2023 陳劍鍠:〈說真話的大師—談論佛法真義,表述佛法正義〉,收入陳劍鍠主編:《荷擔如來 無上菩提——星雲大師《佛法真義》思辨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3年5月,頁35-54。
2022 陳劍鍠:〈淨空法師的淨土思想〉,顏尚文總編纂:《臺灣佛教通史》第八卷,《當代臺灣佛教的多元發展》,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年6月,頁281-320。
2022 陳劍鍠:〈彌陀淨土法門「帶業」與「消業」往生的論爭〉,顏尚文總編纂:《臺灣佛教通史》第八卷,《當代臺灣佛教的多元發展》,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年6月,頁242-280。
2022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辦學理念及其貢獻:以慈惠法師擘劃籌建為核心之探討〉,《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8期(2022年3月),頁96-129。
2021 陳劍鍠:〈「三好運動」之倡導與「政治和尚」之解疑〉,《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6期(2021年11月),頁10-45。
2021 陳劍鍠:〈禪者反對念佛的一些省思〉,釋永信主編:《少林寺與禪宗祖庭》,《少林學.輯刊》第一輯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10月,頁398-411。
2021 陳劍鍠:〈星雲大師論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收入陳劍鍠主編:《人間佛教管理思想與實踐修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1年9月,頁377-416。
2021 陳劍鍠:〈曹洞宗真歇清了的念佛思想再檢討〉,收入何燕生、沈庭主編:《禪的形成及其在世界的展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頁172-188。
2021 陳劍鍠:〈佛教生死兩安關懷課程.種子教師培訓計畫:工作坊「此岸&彼岸」〉,收入紀潔芳主編:《創新與傳承: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規劃與教學實務》,新北巿: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頁419-439。
2020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未來:人間淨土的實現與人間佛教國際化〉,收入釋妙凡、程恭讓主編:《人間佛教與未來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12月,頁94-107。
2020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應用管理」心法〉,《人間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第10期(2020年5月),頁119-165。
2020 陳劍鍠:〈星雲大師對「四聖諦」的詮釋及其人間佛教思想動向〉,收入陳劍鍠主編:《深入緣起.集眾法寶: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0年5月,頁27-57。
2020 陳劍鍠:〈彌陀淨土的人間性:從「欣求極樂,厭離娑婆」談起〉,收入陳劍鍠主編:《無礙法界.正教弘傳: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20年4月,頁580-600。
2020 陳劍鍠:〈華嚴思想與念佛法門的交涉: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的修持啟示〉,收入釋印剛主編:《翠峰華嚴論壇文集——承繼與復興:紀念華嚴大學創辦120周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2月,頁422-439。
2019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人間佛教社會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10月,頁174-181。
2019 陳劍鍠:〈再論印光「十念記數」的形成過程及運用方式〉,收入索南才讓主編:《佛教理論與實踐:漢藏南傳三系佛教修學對話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6月,頁104-118。
2019 陳劍鍠:〈心不念而佛不作,佛不稱而心不顯: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對「是心作佛」的修持詮釋〉,收入程恭讓、釋妙凡主編:《2018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19年5月,頁140-165。
2019 陳劍鍠:〈蕅益智旭評雲棲袾宏的參究念佛〉,收入釋慈滿、黃公元主編:《蕅益大師與靈峰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1月,頁145-157。
2018 陳劍鍠:〈聖嚴法師倡導的念佛方法及對「念佛禪」的詮釋〉,《聖嚴研究》第11輯,2018年11月,頁1-58。
2018 陳劍鍠:〈人間佛教的神聖性〉,收入程恭讓、釋妙凡主編:《人間佛教的社會向度》,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10月,頁259-270。
2018 陳劍鍠:〈佛光山慈惠法師的辦學理念及其貢獻〉,收入陳益源主編:《臺灣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台北:里仁書局,2018年4月,頁225-257。
2018 陳劍鍠:〈廬山慧遠大師『結社念佛』對後世的影響〉,收入九江市佛教協會主編:《廬山論壇:佛教與中國文化峰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月,頁113-129。
2017 Chen, Chien Huang(陳劍鍠)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Justifying the Thirteen Patriarchs of the Lotus School.” trans. Charles B. Jones, In Pacific World: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3rd ser., vol.19 (2017): 129-148.
2017 陳劍鍠:〈淨空法師對彌陀法門的弘傳〉,收入陳劍鍠主編:《眾力莊嚴.一佛圓滿 ——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上、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菩提出版社,2017年12月,頁345-378。
2017 陳劍鍠:〈星雲大師「同體共生」之理念 —以平等、慈悲、華嚴法界為線索〉,《人間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第8期(2017年12月),頁1-31。
2017 陳劍鍠:〈星雲大師倡導「同體共生」之人間佛教—以華嚴法界思想為線索〉,慧云主編:《華嚴學研究》第一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7月,頁466-481。
2017 陳劍鍠:〈徹悟禪師「捨禪歸淨」之歷程及其內涵評述〉,《明清史集刊》第12卷,2017年6月,頁195-220。
2017 陳劍鍠:〈大勢至菩薩在漢語佛典文獻的譯名及其特德〉,收錄浙江建德玉泉寺編:《少康大師與淨土法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6月,頁244-259。
2017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生命教育理念——兼論靈性發展〉,收入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台灣周易養生協會主編:《般若性海: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論文集》,台北:普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1月,頁49-66。
2016 陳劍鍠:〈文字般若、文藝創作與佛法實踐——以星雲大師《星雲說偈》為例〉,收入陳劍鍠主編:《法雨中國 普潤亞洲: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16年11月,頁2-27。
2016 陳劍鍠:〈印光大師在法雨寺期間的修證經驗〉,收入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編:《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11月,頁1199-1212。
2016 陳劍鍠:〈從「山林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弘法精神——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菩薩道理念〉,收入程恭讓、釋妙凡主編:《201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16年3月,頁312-341。
2015 陳劍鍠:〈東南亞中文系的管理文化:以佛家管理思想探討教師的研究與教學〉,收入釋果鏡、廖肇亨主編:《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10月,頁567-611。
2015 陳劍鍠:〈人間佛教建立「人間淨土」之諸問題〉,程恭讓、釋妙凡主編:《人間佛教宗要》,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9月,頁317-323。
2015 陳劍鍠:〈曇鸞追尊蓮宗祖師位的問題〉,《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6月,頁35-55。
2015 陳劍鍠:〈聖嚴法師「以禪攝淨」的詮釋及其運用〉,《文與哲》(THCI Core)第26期,2015年6月,頁425-460。
2015 陳劍鍠:〈《淨土或問》版本問題及「帶業往生」評議〉,收入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般若性海:2014年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論文集》,台北:普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5月,頁31-49。
2015 陳劍鍠:〈濟生與度死:論藥師法門與彌陀法門之「稱佛名號」〉,《佛光學報》第1卷第1期(2015年1月),頁191-224。
2014 陳劍鍠:〈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及佛光淨土的創建〉,收入程恭讓、釋妙凡主編:《2014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上)》,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12月,頁234-277。
2014 陳劍鍠:〈《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爭議及布教效益〉,收入劉昭明主編、羅景文執編:《第三屆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出版,2014年12月,頁159-181。
2014 陳劍鍠:〈「儒家與宗教:互動和對話」國際學術會議評述〉,《儒家與宗教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新加坡儒學會,2014年9月,頁362-375。
2014 陳劍鍠:〈善教凡民,化風萬物:印光以「因果輪迴說」的宗教意識評述理學家〉,《儒家與宗教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新加坡儒學會,2014年9月,頁78-111。
2014 陳劍鍠:〈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之念佛治病觀〉,《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3卷第1期(2014年09月),頁115-144。
2014 陳劍鍠:〈佛教論述女性障礙修行的相關省思——從淨土法門談起〉,收入劉昭明主編:《文與哲: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策略聯盟學術論叢》,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出版,2014年6月,頁251-294。
2013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對華嚴思想之運衡〉,《成大中文學報》(THCI Core)第43期(2013年12月),頁165-210。
2013 陳劍鍠:〈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及其體證〉,《聖嚴研究》第四輯(2013年12月),頁74-130。
2013 陳劍鍠:〈印順導師與印光大師的淨土觀點比較——以「契理契機」與「稱名念佛」為核心〉,《人間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第5期(2013年10月),頁71-104。
2013 陳劍鍠:〈印光對永明延壽「四料簡」的詮釋——兼及自力、他力與禪、淨難易之辯〉,收入釋光泉主編:《靈隱寺與中國佛教(上)(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8月,頁595-606。
2013 陳劍鍠:〈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詮釋及建立人間淨土之思想〉,收入程恭讓、釋妙凡主編:《201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8月,頁190-237。
2013 陳劍鍠:〈聖嚴法師的禪法體認及其對大慧宗杲「話頭禪」與宏智正覺「默照禪」的運用〉,《中正漢學研究》(THCI Core)2013年第1期(總第21期,2013年6月),頁93-125。
2013 陳劍鍠:〈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文學與宗教研究叢刊3》),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頁253-293。
2012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之念佛要義與教判思想〉,《明清史集刊》(香港大學)第10卷(2012年12月),頁91-122。
2012 陳劍鍠:〈「淨土禪、禪淨土」——天如惟則的禪淨一致思想〉,收入黃夏年主編:《禪學與佛教文化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1月,頁62-89。
2012 陳劍鍠:〈徹悟「般若淨土兩門大義」發隱〉,《東亞漢學研究》(長崎大學)第2號,2012年5月,頁196-206。
2012 陳劍鍠:〈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之念佛與念心——以「念佛淨心」與「一行三昧」為核心之考察〉,收入黃夏年主編:《黃梅禪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頁304-317。
2011 陳劍鍠:〈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之要義〉,《聖嚴研究》第二輯(2011年7月),頁201-239。
2009 陳劍鍠:〈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法鼓佛學學報》第5期(2009年12月),頁101-144。
2009 陳劍鍠:〈彌陀淨土教門「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的修持內涵〉,《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33期(2009年9月),頁113-144。
2008 陳劍鍠:〈佛教論述女性障礙修行的相關省思——從淨土法門談起〉,《文與哲》(THCI Core)第13期(2008年12月),頁1-44。
2008 陳劍鍠:〈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東華人文學報》第13期(2008年7月),頁1-29。
2007 陳劍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詮釋問題——以印光之詮釋為主〉,《世界宗教學刊》第10期(2007年12月),頁61-97。
2007 陳劍鍠:〈印光會通儒佛及其相關問題〉,《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10期(2007年12月),頁63-99。
2006 陳劍鍠:〈曇鸞的空觀思想——以「十念相續」與「生而無生」為核心之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8期(2006年12月),頁71-96。
2003 陳劍鍠:〈四大名山志的撰寫過程及其宗教意義〉,《普門學報》第15期(2003年5月),頁109-145。
2002 陳劍鍠:〈理學家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爭議及其運用〉,《鵝湖月刊》第28卷3期(2002年9月),頁16-24。
2002 陳劍鍠:〈高攀龍對「靜」的體認——兼及對朱熹未發、已發說的修正〉,《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頁119-147。
2001 陳劍鍠:〈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經過及其釋疑〉,網站名稱:Confucius2000,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chenjh2.htm,2001年4月3日發表。
2001 陳劍鍠:〈陽明後學所產生之諸問題〉,《明清史集刊》(香港大學中文系)第5卷(2001年4月),頁161-200。
2000 陳劍鍠:〈印光的念佛法〉,《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167-190。
1995 陳劍鍠:〈高攀龍論王陽明〉,收入方祖猷、滕復主編:《論浙東學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2月,頁209-226。
1994 陳劍鍠:〈高攀龍的格致見解——兼論對朱子、陽明、李材之評〉,《論衡》第1卷第2期(1994年12月),頁8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