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a happy talent to know how to play." - Ralph Waldo Emerson
桌上遊戲在教育中的運用日趨普及,瞭解桌遊在特教中使用的情況及其定位,有助於提供教師與研究人員在桌遊使用上之支持。相關的研究與著作成果有以下。
1. 陳介宇(2005)。寓教於樂的桌上遊戲。師友月刊,458,69-71。文章連結
國內最早的幾篇介紹桌遊與教育的文獻之一,那時寫的東西還不成熟,但初衷是希望能提供這領域一些文獻。當時對於桌遊用於教育的概念尚有疑慮,能否帶進正規的教育體系中仍有個很大的問號。此篇文章提供一些現代桌遊的介紹,以及桌遊寓教於樂的鑲法。(2020.05.16 查詢共有65篇碩博論文引用此文)
2. 陳介宇 (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57(4),40-45。文章連結
國內最早的幾篇介紹桌遊與教育的文獻之一。撰寫此文時正在準備念博班,開始對文獻搜尋的能力有較高的掌握,對桌遊的認識也更深了,當時有鑑於國內缺乏定義桌遊的文章,且缺乏明確指出現代桌遊的益處,因此Amazon買了數本原文的桌遊書籍來做參考,整理歸納了此篇文章,希望能給後續的研究者更加完整且好運用的文獻。(2020.05.16 查詢共有220篇碩博論文引用此文)
3. 陳介宇、王沐嵐(2017,2月26日)。臺灣桌上遊戲研究與文獻之回顧分析。 文章連結
國內第一篇桌遊相關研究的回顧文章。在美國讀博班的過程中,發現美國教授對於一篇好的文獻探討文章是很推崇的,因為清楚的總結一個領域近年的發展是很重要的。看著桌遊在國內教育界與學術界的成長,歷經15年左右,是應該要有一篇文章去總結發展的結果與趨勢。於是在博論撰寫的閒暇之餘,把這篇文章給整理了出來,盼能提供研究者們一個方向。對我來說,重要的發現應該是研究數量上有漸增之趨勢,而在內容上,教育類占最多數(59.9%),這也與自己在這領域的直覺感受相似。(2020.05.16 查詢共有53篇碩博論文引用此文)
4. 徐敬婷(2019)。國中不分類資源班教師使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文章連結(論文指導)
敬婷的研究有著頗大的樣本(n = 623),且分布上也具有代表性,所以結果的推論蠻好運用的。像是提到國中資源班教師使用桌上遊戲的經驗中發現,623位回應的教師中,有88%的教師(n = 551)曾將桌上遊戲應用其教學之中,而未曾使用過桌遊的72位教師亦有86%(n = 62)有意願於未來嘗試使用。或是像其研究發現教師教學上使用過最多之桌遊類型為技巧反應類;教師最常在社會技巧課使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教師最常使用簡化遊戲難度法來調整桌遊規則以融入資源班教學。這些事實的發現都給了桌遊使用在特殊教育環境下一個很明確的定位。
5. 錢筠(2019)。 國小學童家長對於桌上遊戲教育性之觀點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文章連結(論文指導)
錢筠的研究探討家長對於桌遊的看法,透過文獻探討把教育性觀點分為三向度:「提升兒童的學習動機」、「增加兒童多元能力養成」及「激發高層次思考」,並以此三向度為基礎形成自編問卷作為此研究之調查工具。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童之家長,經由線上及紙本問卷發放,共有486位家長參與調查。此研究能支持國小學童家長對於桌上遊戲的教育性觀點持正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