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ren have always learned and created places for themselves through play." - Donna R. Barnes
為特殊需求的孩子選用適合的桌遊是一門學問,我們試圖透過研究與實務經驗建立適合特殊孩子的遊戲清單;同時嘗試設計可運用於特殊教育中之桌遊。以下是相關的研究成果:
1. 洪仲俞(2019)。國小特殊教育教師評選適用資源班教學之桌上遊戲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文章連結1 文章連結2(論文指導)
2. 洪仲俞、陳介宇 (2019)。教師評選適用於國小資源班教學之桌上遊戲。雲嘉特教,30,46-57。 文章連結
第一篇是仲俞的碩士論文,第二篇是整理精簡版的投稿,如果想看簡單清楚的資訊,請看第二篇。本研究旨在評選適用於國小資源班教學之桌上遊戲,首先透過訪談與文獻探討歸納出十款可用於國小資源班之桌上遊戲與五項國小資源班學生常需要增進之能力(動機、專注力、社會互動、記憶力、理解力)。再以158位具備國小特教教師證之資源班教師做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教師對於此十種桌上遊戲於五項能力之適用情形。研究結果呈現各項能力適用之桌上遊戲,並對這些遊戲在教學應用上給予建議。
這研究透過了資源班教師的評選,歸納分析了十個遊戲的特質,如果您覺得不知道要選用哪些遊戲,那來看看這篇研究吧,裡面有:超級犀牛(Super Rhino)、妙語說書人(Dixit)、拔毛運動會(Zicke Zacke)、快手疊杯(Speed Cups)、矮人礦坑(Saboteur)、伐木達人(Toc Toc Wood Man)、動物疊疊樂(Animal Upon Animal)、醜娃娃(Uglydoll)、磁石魔法迷宮(The Magic Labyrinth)、嗒寶(Dobble)等十項遊戲在動機、專注力、社會互動、記憶力、理解力五個面向上的分析,也就是說您可以看看教學目的而從這份清單來挑選適合的遊戲。
下面的圖是第一篇文章中會出現的圖片,分析完以後整成視覺化的雷達圖,或許大家比較容易吸收?
圖A 各能力於快手疊杯適用情形之雷達圖(N = 158)
圖B 各能力於妙語說書人適用情形之雷達圖(N = 158)
3. 徐敬婷、陳介宇(2019)。國中資源班教師教學常用桌上遊戲之調查。桃竹區特殊教育,33,10-17。文章連結
您好奇臺灣國中資源班常用那些桌遊嗎? 這裡有答案喔! 這篇文章是敬婷碩論的延伸,在她的研究裡面從600多位老師中調查其常用的桌遊有哪些,結果歸納出前50名常用的桌遊。前十名依序為:說書人、拉密、閃靈快手 、教師自編桌遊、UNO、撲克牌、哆寶、拔毛運動會、大富翁、Blokus、德國心臟病。想知道更多的結果請點連結來看看。
除了上述研究結果所歸納的清單之外,透過經驗而來的各類推薦則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