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Symposium

學術研討會

國建會2019年的年度學術研討會將於九月二十八日週六在蓋城的美京華人活動中心舉行。研討會將以「新進科技的衝擊:生物醫療及區塊鏈技術的現今發展及未來展望」(Impac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Present and Future of Biomedical and Blockchain Applications)為主題,針對生物醫療及區塊鏈技術應用兩大面向全程以英語進行硏討。

研討會邀請六位與議題有關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演講,講者從專業的角度提供意見與建言,探討這兩項產業技術目前的發展狀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的契機,同時也藉此機會促進僑界各領域的專家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免費開放,請事先報名註冊,以便準備午餐和茶點。

當天的主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施益民教授 (Dr. Ie-Ming Shih),主講「大數據、新興科技對癌症早期偵測的影響」(Big Data, New Technology and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其它講者的演講主題分別如下:

  • 生物醫療主題講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黃李秀美博士 (Dr. Shiew-Mei Huang)主講:現代醫療中實際的數據和佐證以及相關單位合作的必要性(Real World Data, Real World Evidence and the Need for Collaborations)
  • 生物醫療主題講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葉朝暉博士 (Dr. Zhaohui Ye) 主講:基因編輯技術對基因療法未來的展望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otential in Human Gene Therapy)
  • 區塊鏈技術應用主題講者Kaleyra公司蕭一白先生 (Mr. Terry Hsiao) 主講:淺論區塊鏈 (Blockchain 101)
  • 區塊鏈技術應用主題講者Cabin John Consul公司單韌先生 (Mr. Ren Shan)主講:區塊鏈 目前之共識 (Blockchain Consensus)
  • 專利權探討主題講者Cozen O’connor公司盧武德博士(Dr. Ude Lu) 主講:麻省理工學院及加州柏克萊大學對CRISPR基因编辑技術的專利權爭論案 (CRISPR Patent War between MIT and UC Berkeley)

Date and Time: Saturday 9/28/2019 9:00 am - 4:30 pm

Address: 馬里蘭州.蓋城.美京華人活動中心

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9318 Gaither Rd, Gaithersburg, MD 20877

Click here for speakers information and abstracts

華府國建會學術研討會探索新進科技的衝擊

生醫及區塊鏈技術竄紅 帶來福音也面臨挑戰

【華府新聞日報黃瑞禮報導】大華府地區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華府國建聯誼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9月28日(星期六)隆重舉行,專家學者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潮流裡,闡述了生物醫療的新觀念和新技術;同時對於經常見諸媒體報導,卻又像謎一樣的區塊鏈技術,做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新科技必然要有專利保護,科技人如何捷足先登,專家也用案例剖析指導。研討會交流熱絡,與會者獲益良多,圓滿成功。

這項學術研討會是在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大禮堂舉行,會長翁毓廷致詞歡迎會員及各界人士踴躍參加學術盛宴。中華民國駐美副代表陳正祺應邀發表談話,他說,成立於1975年的國建會,對於台灣的科技和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今年,擁有四十多年悠久歷史的華府國建會再度以關鍵性科技作為研討主題,引領探索,啟發創新,一定會有豐碩的成果。

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女性腫瘤研究計劃共同主持人施益民博士,應邀擔任學術研討會的主講人,他以「大數據、新科技及早期偵測癌症」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表示,從臨床數據來看,如果惡性腫瘤(癌病)被發現時已經是侵略性病毒,那麼各種治療法的存活率都不樂觀,相反的,如果在病毒還沒有開始侵略之前就被發現的話,治癒率就大幅提升。所以說,在惡性腫瘤病毒產生但還沒有展開攻擊之前的早期偵測,變得很重要。他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說,大數據的開發對早期偵測已經有了進展,而使用PagGene和cfDNA等新的檢測技術對卵巢癌的早期發現也露出曙光。他表示,在敵人還沒有展開攻擊之前,就早期發現並予以殲滅,是抗癌治癌的終極目標。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署(FDA)藥物鑑定暨研究中心臨床藥理辦公室副主任黃李秀美博士,在會中介紹了目前在醫療評鑑上流行的「真實世界數據」(Real-World Data,RWD)和「真實世界證據」(Real-World Evidence, RWE),同時也說明了具有前瞻性的一項重要法律「美國21世紀治療法」(US 21st Century Cures Act)。她說,這項法律可以幫助患者儘快又有效地得到創新的療法。談到RWD和RWE,她表示,相關的計劃、架構和指南都陸續公佈,也有不少有關大數據、RWD和RWE實務操作的講座,來自FDA和疾病管制中心的作者也發表了關於RWD和RWE在醫療器材開發過程中的應用及挑戰。最後,她認為各方的合作是有效應用RWD和RWE的關鍵。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生物鑑定暨研究中心的組織與先進療法辦公室首席研究員葉朝暉博士,闡述了基因組編輯技術,以及這種技術對人類基因療法的潛力。他說,在活體細胞進行基因組編改的各種工法陸續開發出來,雖然安全性逐漸提升,但潛在的風險還是存在。他指出,凡是與基組編輯相關的基因療法送審時,他所屬的單位目前是以科學為基礎的鑑定方式進行審批。

駐美代表處科技組秘書呂學祥利用午休時間,詳細介紹了科技部推出的各項人才延攬及培訓計劃,國內人才海外培訓計劃包括博士創新之星、千里馬計劃、龍門計劃和博士後研究計劃;海外人才延攬計劃則有歸國橋接方案、愛因斯坦計劃和哥倫布計劃。有關詳情可以上網查看:http://www.most.gov.tw/sci/ch

由理事蔡玗庭主持的上午的研討會是以生物醫療技術為主題,在與會人士享用美味可口的餐點之後,展開了下午的議程,探討區塊鏈技術及專利申請,由副會長馮芝琪主持。

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管理碩士學位的蕭一白以「區塊鏈101」為題,深入淺出地解說了謎一樣的區塊鏈概念和技術。他說,區塊鏈的特性包括去中心化、分散式記帳、數位化分類帳、共識機制、不可篡改、不可否認、加密保密、減少對第三方的依賴等等。他指出,區塊鏈的三個要素就是在共識機制下的分散式帳本技術,強化區塊網路的智能合約,以及作為交易的代幣。他說,比特幣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典型例子。他認為,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商業上有它的好處和市場機遇,包括加密貨幣交易、匯款、資產證券化、以共識為基礎的新機制(例如電子投票),以及啟發新的商業模式等等。

領格區塊鏈基地(Linkgear Foundation)共同創辦人單韌講解了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他說區塊鏈技術運用廣泛,譬如產品供應鏈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物流;生醫公司可以用區塊鏈技術來監視並記錄醫藥製程中的每一個動作;臨床實驗管理也是區塊鏈可以發揮長處的領域。他用銀行為例說明區塊鏈共識算法,並作了分析和比較,讓聽眾更加暸解區塊鏈的應用。他介紹說,領格區塊鏈基地是一個自主開發的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支持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各種去中心化應用,致力於將區塊鏈應用帶入千家萬戶,讓區塊鏈觸手可及。

新進技術創新勢必要有專利保護,畢業於台灣交通大學,擁有南加州大學生醫工程博士和明尼蘇達法學院法律博士學位,目前專精於專利業務的盧武德,用麻省理工學院與柏克萊加州大學之間針對CRISPR的專利大戰為例,生動地講述了生醫技術搶奪專利的故事,這一戰打下來,結果是麻省理工學院勝訴,但終究誰是贏家呢?他認為麻省理工保住專利,算是贏了一場戰役,但是就整個專利戰爭來看,柏克萊加大仍可能佔上風。他從這個案例解釋了專利上的專利範圍、公開揭露、可專利性等重要概念。他在結語時提醒科技人要儘早提出申請(先申請原則),而且要在期刊或研討會或研究計劃公佈之前就要提出。再者,即使在學術的觀點可能認為是不成熟的結果或應用,在申請專利時也應儘可能地披露,這對自身專利的保護範圍,以縮限未來可能競爭者之申請案的可專利性造成最佳的影響。

在研討會結束之前,所有講員一字排開,進行問答時間,台上台下交流熱絡,而緊接著的摸彩抽獎,也製造了滿堂歡欣,為研討會劃下圓滿句點。

國建會前會長吳東麟及其夫人李敏初慷慨捐助這項學術研討會,受到與會人士熱烈鼓掌嘉勉。中華民國科技部和駐美代表處科技組也贊助了研討會,讓研討會順利舉行,功不可沒,組長曾東澤也率同仁與會,全程參與。會長翁毓廷親率理事和顧問們,會後在蓋城新財神大飯店設宴款待贊助人、主講人及其眷屬,以及幕後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之意。

(圖:鄧德成/涂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