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A History

華府國建會歷史

華府國建會新世紀的輝煌成長

曹哲生(國建會1999年會長)

一九七零年代初期,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有鑒於海外華人在學術、專業領域方面高度的成就,深感這一股豐沛的人力資源,亟待作更有效的運用,因此開始邀請僑居國外的學人,利用暑期回國,舉行研討會議,對政府的各項施政作評估、建言。第一屆研究會於1972年八月在臺北召開,當時有來自美、加、日本、港澳、歐洲、大洋洲等地海外學人近一百位,另加國內產、官、學界人士三十人左右,分組討論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文化、教育等各類問題,會期一週。會後並整理會議記錄,作成有系統的施政建議,送交行政院各有關部會參考。 由于這次成功的作業,「海外學人國家建設研究會」自此成為一項半常規性的會議,每年暑期七、八月間舉行,參加人數也從第一屆的一百三、四十人,逐漸擴充到二百多人。每年回國參加研討會的學人,回到原僑居地後,就加入當地組成的「國建聯誼會」(各地區聯誼會名稱不一,但性質大致相同),以保持並延續這種海外學人為國建言的機制。大華府地區的國建聯誼會在1975年9月正式成立,迄今已有近三十三年的歷史。

自一九八零年代開始,海峽兩岸經濟先後起飛,政治制度也隨之發生蛻變。兩岸在國際間形勢的消長,形成了一種新的政治局面。中華民國政府的國際視野,也跳出了早年「固守台澎、反攻大陸」的框架,漸趨客觀務實。而在此同時,國內政治環境也因新政黨的萌芽發展而開始發生變化。由於這種種因素,一般人民漸漸覺得對「海外學人回國建言」的功效,有重新估價的必要。再加上研討會本身在時間上的負面慣性,使一個行之多年的制度,漸漸衍生出一些難以避免的缺失。到九零年代初期,國內輿論對海外學人回國舉行的「國建研究會」已漸有閑言,不時有「政治大拜拜」、「徒具形式」、「勞民傷財」等不利的評語。為順應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一些阻力,政府在1995年決定停止在國內舉辦「海外學人國家建設研究會」(各地聯誼會仍可在原居留地就地舉辦區域性研討會)。一個原本具有凝聚海外學人向心力的機制,於茲停擺。

對僑居各地的國建聯誼會來說,政府這項決定的後果之一,就是切斷了會員的合法來源。大華府地區的國建聯誼會,在1995年以後有幾年沒有新會員加入。不少老會員顧慮到聯誼會將因此而「老化」、「僵化」,失去以往既有的蓬勃朝氣。如何吸收新血,使我們的會務能繼續成長,繼續茁壯,是當時大多數會員經常引以為念的課題。

在本人接任會長(1999年元月)之前,已有種種跡象顯示,國建聯誼會吸收新會員的需要日益迫切﹕每年幹事會改選時,新科幹事之爭取日益困難;現有會員對聯誼會所舉辦的活動,參與率也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一些其他地區的姊妹社團(如大紐約地區、美南、美西等地國建聯誼會)都已開始開放會籍。我們那一屆的幹事會有鑒於此,決定對吸收新會員的問題向全體會員徵求一次意見。在1999年春天出刊的「國建通訊」中,幹事會發出一次問卷調查。我們當時的立場是﹕華府國建聯誼會日趨凋零,徵收新會員是刻不容緩的事。但在問卷中,我們也強調﹕新會員入會,必須經過透明合法的程序,作公平嚴密的審核,以期保持國建會專業性、學術性的優質形象。調查的結果,在寄回問卷的會員中,絕大多數贊成開放會籍,吸收新血。

基于這次積極的問卷反應,幹事會在1999年九月初,正式成立「會章修訂起草委員會」,敦聘下列五位資深會員擔任委員﹕吳澄敏、李五郎、程偉益、黃國雄、及曹哲生(召集人)。從九月初到十一月底,起草委員會協同當屆幹事會所有幹事,共同研討修正條文。經過多次磋商,反覆琢磨之後,完成會章修訂初稿。初稿草案在十一月底寄交聯誼會全體會員參加意見,並請各會員把個人意見在三十天之內,書面寄回起草委員會召集人,彙集整理。在歸納反映所有會員的意見之後,會章最終修正案在2000年1月初定稿,並在同年1月22日舉行的年會上,提交全體會員投票表決。截至年會當天為止,起草委員會共收到會員(記名編號)意見選票103張,其中贊成修正案意見票91張,反對修正案意見票10張,棄權票2張。修正會章乃以壓倒多數獲得通過。(修正後的新會章全文,附錄在每年「會員通訊錄」卷首。)

修訂後的新會章,對新會員之遴選強調三項重點﹕

(1)新會員候選人必須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認同中華民國的體制;

(2)新會員之吸收,標準從嚴,寧缺勿濫。候選人必須經現任會員兩人以上推薦,有碩士以上學位,或是在個人專業領域中有公認的學術領導地位;

(3)每年新會員入會人數,原則上不超過現有會員的百分之五。這三項重點要求,由現任會籍幹事核實,並由全體幹事監督,大體上符合當年政府遴選學人回國參加國家建設研討會的標準。

聯誼會的新會章在2000年年會後立即付諸實施。自2000年起,每年有十位左右的新會員加入我們的行列,八年來共增加新會員七十餘人。由于嚴格的入會標準,所有新會員都是大華府地區的精英。經此「精」、「純」新血的注入,國建會活動逐漸蓬勃,八年來會務蒸蒸日上,一掃當年「僵」、「老」的陰霾,開始顯示出一份欣欣向榮的局面。新世紀的國建聯誼會,在大華府地區又重新走到帶頭的地位,擔負起政、經、法、文教各門類社團活動「龍頭」的重任。

就像古神話中的火鳳凰,華府國建聯誼會浴火重生,在廢墟餘燼中昂然站起,振翅沖天,飛向金光燦爛的朝陽。

================

在1972年臺北舉行的第一屆國建研究會,華府共有四位學人獲選參加,其中兩位目前仍居留華府地區﹕美國太空總署資深航天工程師李華斌博士,及瑪利蘭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李齊湘博士。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國家建設研究會」

鄧德成

籌辦一九九九年第六屆「北美華人學術研討會」的回顧

李五郎

華府國建聯誼會在一九九八年爭取主辨一九九九年第六屆「北美華人學術研討會」(The Chinese Americ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Convention (CAAPCON))。一轉瞬,今年就是十週年。對本會會員而言,成功的主辨那次大型國際性學術會議,是一件盛事。至今還常有會員提起這件事,津津樂道當時本會以極有限的人力及資源,大家同心協力,順利的舉辦一次極為成功的大型學術研討會,為本會爭取到不少的榮譽。 但十年轉瞬就過去,2000年後入會的會員可能對這件事,印象模糊或一無所知。我想在此回顧一下舉辨這次學術研討會的經過,為本會的過去留下一點痕跡,順便也分享一些個人的感想。

「北美華人學術研討會」是什麼?

北美華人學術研討會,俗稱「海外國建會」,在國民黨執政時代,每三年舉辨一次,由北美地區(美國與加拿大)各大城的學會輪流主辨。1984年第一屆在加州Los Angeles舉行,1987年第二屆在德州Houston舉行,1990年第三屆在紐約市舉行,1993年第四屆在支加哥舉行。1996年第五屆由加拿大「華人文教科技學會」主辦,在渥太華舉行。1999年第六屆由本會主辦,在D.C.舉行。2000年國內政黨輪替後,已不再在國外舉辨這種學術研討會。故由華府國建會主辦,六個華府地區學術團體協辦的1999年第六屆成為最後一屆。

華府是首善之區,本會也人才濟濟,CAAPCON為何沒有早一點在這裡舉行?據曹增琥兄說,本會過去並非沒積極爭取,也不是沒有提報很好的計劃書。但華盛頓特區是美國首都,PRC大使館在這裡,過去有一段時間有其政治敏感性,所以北美華人學術研討會一直沒在華府舉行。第六屆的一九九九年,大概時機成熟。並且早一年我們也提報一份很不錯的計劃書,經過國內學者專家的仔細評審後,擊敗舊金山的「華人科技經濟協會」,爭取到主辦1999年第六屆北研會的權利。

我們提議的大會研討主題是「邁向新世紀,開拓新境界」(Marching Towards the New Century, Exploring the New Frontier)。這個主題相當切時,開會當時是1999年夏天,千禧世紀交替在即,開拓新境界正當其時。或許是這個相當引人注意的主題讓本會爭取到主辦權也未可知。我們當時提議舉辦十一組分組研討會及三場專業座談會。十一組分組研討會是:(1)對外關係與兩岸關係;(2)社會與法治建設;(3)文化與教文化與教育建設;(4)經濟發展;(5)財政金融;(6)科技發展策略;(7)交通建設與管理;(8)醫療與衛生;(9)環境保護;(10)農業建設;(11)勞動政策。三場專業座談會是:(1)高科技的投資與引進;(2)僑務工作;(3)青年與學人服務工作。除了分組討論及座談會外,開幕當天我們還安排好幾場專題演講,由學有專精的部會首長及學者專家擔任主講人。譬如時任財政部長的邱正雄博士就演講我國因應亞洲與國際金融危機的策略,當時亞洲與國際金融危機剛過後未久,台灣受創極為輕微,回顧一下台灣如何因應渡過危機,極具參考價值。陸委會主委蘇起博士討論跨世紀兩岸關係發展的展望及原能會主委胡錦標博士討論台灣放射性廢料的管理現況,也都是很切時的題目。另外,大會也邀請到本會會員黃秉乾院士演講「科學、科技、倫理、與法律」的關係,演講極為精彩,受到出席學人的熱烈歡迎。專題演講貴賓還包括當時駐美代表陳錫蕃先生,青輔會主委李紀珠博士,以及總統府祕書長黃昆輝博士。場場演講都極叫座,自不在話下。

分組討論召集人的安排

北美研討會論文,照慣例向各界公開徵求,經過分組評選委員會公平評審之後選定。分組研討會召集人是研討會的靈魂人物,他們的安排適當與否,關係研討會的成敗致鉅。籌備會在開始時對此即有共識:每一分組須有本會會員擔任召集人,搭配一位或兩位外地學人與國內學者專家為共同召集人。如果本會沒有某一方面的專家,才全由外地學人擔任召集人。這樣的安排是基於實際需要的考量:本會是主辦單位,本會學人是推動研討會的主力,但為免於被批評說這個研討會是華府地區的區域性研討會而不是國際性會議,我們也須有國內及外地學人擔任分組召集人。會後檢討起來,這樣的安排,運作良好,也頗受讚許。

第一組 對外關係與兩岸關係召集人是本會馬大丘宏達教授,共同召集人由當時任外交部次長的李大維博士(後任駐美代表;現任駐加拿大代表)及立法委員張旭成教授擔任。

第二組 社會與法治建設召集人是印地安那普渡大學蔡文輝教授,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內政部次長林中森及加州San Jose State Univ. 副校長李欽湧博士。

第三組 文化與教育建設的召集人是本會彭森明教授,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文建會副主委吳中立及德州Univ. of Houston教授劉淑蓉博士。

第四組 經濟發展的召集人是本會的歐昭惠博士及曹增琥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經建會副主委薛琦博士及Univ. of Colorado教授蕭聖鐵博士。

第五組 財政金融召集人是本會何志欽部長,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財政部次長顏慶章博士及哈彿大學郭俊彥博士與Rutgers Univ.傑出教授李正福博士。

第六組 科技發展策略的召集人是本會的許翼雲博士及史興華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國科會副主委張進福博士及西維州大教授康世仁博士。

第七組 交通建設與管理的召集人是本會的閻漢寧先生,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交通部次長張家祝博士及美國交通部民航局的黃秉驥先生。

第八組 醫療與衛生的召集人是本會的莊德茂院士及Johns Hopkins教授周聯彬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衛生署副署長楊志良博士。

第九組 環境保護的召集人是本會的田慶宗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環保署副署長吳義雄博士及馬大教授郝晶瑾博士。

第十組 農業建設的召集人是本會的林文榮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博士及Ohio State Univ.教授陳文雄博士。

第十一組 勞動政策的召集人是本會的蕭宏偉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勞委會副主委張昌吉及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周鉅原博士。

三場專業座談會:

第一場高科技的投資與引進的召集人是本會的吳漢南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經濟部次長尹啟銘先生及精密機械工業發展推動小組的陳濟棠博士。

第二場僑務工作的召集人是本會的吳澄敏博士及巫和怡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僑委會副主委洪冬桂博士。

第三場青年與學人服務工作的召集人是本會的邢承中博士,共同召集人是當時的青輔會主委李紀珠博士。

另外,每一分組也設有國內及國外的連絡人(Coordinator),負責國內外學人專家的連繫工作。本會會員擔任分組連絡人的有:

第一組呂崇基博士,

第三組曾 振博士,

第四組華而誠博士,

第五組溫英幹博士,

第六組陳培英博士、酈民興博士、及邢承中博士,

第七組蔡念慈博士,

第八組林秋雄博士,

第九組唐次朗博士,及

第十組黃國雄博士。

其他分組的連絡人則由外地或國內學人擔任,不在此羅列。

研討會籌備會

1999年的研討會總共花了超過一年半的時間來籌備,動員了本會及華府附近協辦學會不少會員及眷屬來參與,大家有志一同,共同合作,圓滿的達成任務。協辦這次研討會的學會包括:大華府玉山科技協會,西維州華人學術聯誼會,華府華人運輸協會,美華海洋大氣學會,海外華人環保學會,以及北美華人教育研究及策劃協會。他們貢獻了不少學人專家參與分組研討,提供寶貴的建言給政府參考,並且充分的與主辦的本會配合,是海外學人合作以學術報效回饋母國的典範。

當然,本會既為主辦單位,必須負起一切籌備的重任。我們以任務編組,把籌備工作分成九個單元:決策委員會,顧問委員會,論文組,行政組,財務組,秘書組,總務組,活動組,及募款組。每組都有一位或兩位資深的本會前任會長(總召集人)或副會長(副總召集人)領軍完成任務。而且既然是開學術研討會,必須宣讀論文,故論文組的責任格外繁重。我要特別感謝黃連福教授及陳大樁博士的辛勞。這次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頁數超過一千,編排極為精美,頗受出席人士的喜愛。負責協助編排、打字、送印的林淑娟女士花費心血最多,我們非常感激。

參與國事討論不分黨派

我想特別提到籌備過程中遇到的一件插曲。我在前面提到,第一分組對外關係與兩岸關係共同召集人之一是由當時任立法委員的張旭成教授擔任。張旭成是民進黨的委員,對對外關係與兩岸關係的看法,自然不一定會與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相同。除了張旭成之外,第一分組還有時任民進黨駐美代表(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邱義仁先生參加,發表民進黨對外交策略的一些看法。一九九九年春,我代表海外籌備會回台北與青輔會主委李紀珠同到行政院國內籌備單位做簡報時,曾有一位行政院的官員詢問籌備會為何邀請反對黨的人士參加研討會,我當時回答說,我並沒有參與分組研討會召集人或講員的決定,但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朝野必須溝通後取得共識,沒有朝野之分。美國如此,國內也應如此。當時的行政院秘書長(現任花蓮縣長)謝深山先生,聽完我的解釋後,完全同意我的看法。後來也沒有人再提此事來困擾籌備會。我們旅外學人,成長背景不同,自然不可能對政黨政治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但這並不妨害我們支持國內政府及同胞的一貫態度。這點新進會員必須有所瞭解;本會存在的目的並非只是純粹聯誼而已,而是還有更嚴肅的目的存在的。

結語:感恩、感謝、感念

時光勿勿,籌備一九九九年第六屆北研會,將屆十年。回想當年一群海外文弱書生,冒然承擔主辦這樣大型的國際性學術研討會重任,現在回想起來,實在十分自不量力。從撰寫計劃書,到爭取主辦權,到實際籌辦研討會,前後接近三年。幸而在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及一九九九三屆幹事會及本會全體會員及眷屬的支持下,順利的完成任務。自從研討會結束以來,我即心存感恩之念,對全體籌備會成員、眷屬、及所有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學者專家、政府各部會首長,應表達最深的謝意及敬意。我要特別感謝本會參與籌備的會員(不按筆劃順序)徐新暉,莊德茂,吳漢南,李華斌,許翼雲,巫和怡,何志欽,曹哲生,劉蕙倫,柯炯輝,曹增琥,徐惠迪,林文榮,黃國雄,段志煌,史興華,酈民興,蔡念慈,田慶宗,黃燕瓊,林秋雄,陳達,蔡酉方,蔡義方,呂崇基,林朋美,曾振,彭森明,吳澄敏,黃連福,陳大樁,錢致福,歐昭惠,溫英幹,陳培英,邢承中,唐次朗,莫裕潯,吳達純,斯華齡,吳明雄,劉漱峰,莊六雄,方天覺,黃和鐘,李齊湘,陳宏榮,華而誠,何珍予,李繼偉,徐達雄,周聯彬,顏明遠,黃夏平,蕭宏偉及他們的寶眷的協助。(抱歉如果有遺落的地方)。沒有他們的協助,本會是不可能順利辨好這樣一個大型國際性會議的。

【註】李五郎博士 - 1997華府國建聯誼會會長

前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 TECRO文化組前組長, 現任世新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李振清教授曾在會後撰寫正式報告說:「本屆的學術與專業會議, 在時空與內涵上, 有其前所未有之特殊意義。會議內容從新世紀的尖端科技、國際文教與學術交流、邁向千禧年的國家建設、學術外交、海內外學人的連繫與合作等諸多層面密集探討, 其社會與學術效應(Social and Academic Impact), 頗能凸顯;會議的功能亦受到前所未有之肯定 」。請參閱李振清、楊國賜著「參加一九九九年第六屆北美華人學術研討會報告兼記芝加哥地區學人「教育改革」座談會 」序言, 教育部, 1999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