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osium

學術研討會

2010 Symposium

NANOMEDICINE & SUSTAINABLE ENERGY -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Nanomedicine Session Chair

Dr. Esther Chang (Professor, Georgetown University)

Speakers

  • Dr. Mau-Kuen Wu (Director General, National Nanoscience/Nanotechnology Program; Director, Institute of Physics, Academia Sinica, ROC)
  • Dr. C.G. Yang (Director, National Nanomedicine Research Center, ROC)
  • Dr. Peixuan Guo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Director, NIH Nanomedicine Development Center)

Energy Session Chair

Dr. Edward I. Wan (CAPA board member)

Speakers

  • Dr. Wen-Teng Wu (De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Dr. Shih-Hong Chan (Far Eastern Energ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Fuel Cell Center, Yuan Ze University)
  • Dr. G. P. Yeh, (Physicist,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 Dr. Shi-Chern Yen (Professor,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Dr. David Wu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Industry speakers

  • Dr. Patrick Y. Lu (President and CEO, Sirnaomics)
  • Dr. L.C. Liu (President & COO, AnGes)

Date and Time

September 11 -12, 2010

Venue

CROWNE PLAZA HOTEL, 3 Research Court, Rockville, MD 20850

Keynote Speaker

Dr. Nancy T. Chang 唐南珊博士 (PhD., Harvard University., Founder, Tanox Inc., Chairman and Sr. Managing Director for Asia, OrbiMed)

唐南珊博士小檔案

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畢業,哈佛大學生化博士。

曾任Centocor公司分子生物研究室主任、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副教授。持有七項專利。

1996年,與人共同創建了Tanox公司,2003年該公司成功製造第一個得到FDA批准的治療過敏性哮喘的藥品Xolair。該公司在2000年上市時募集到2.44億美元,成為當時生物科技公司中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招股。2006年,Genentech公司以9.19億美元收購Tanox公司。

唐南珊博士現任生技業最大創投公司OrbiMed Advisors常務董事兼亞洲區總裁。

奈米醫學暨永續能源科技研討會 - 挑戰與機會

大會主講人:唐南珊博士 (哈佛大學博士, Tanox公司創辦人, OrbiMed亞洲部總裁兼常務董事)

奈米醫學組召集人:張惠平博士 (喬治城大學教授)

講員:吳茂昆博士(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中研院物理所所長)、楊重熙博士 (國家衛生研究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郭培宣博士(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兼美國衛生總署奈米醫學開發中心主任)。

永續能源組召集人:萬宜生博士(國建會理事)

講員:詹世弘博士 (台灣元智大學校長暨遠東能源講座教授)、吳文騰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顏溪成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化工教授)、葉恭平博士 (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 (FermiLab) 研究員) 和吳政惠博士 (羅徹斯特大學化工教授)。

業界客座講員:劉理成博士(AnGes生技公司總裁)、Dr. Patrick Y. Lu (Sirnaomics 總裁)

駐美代表與講員們合影

後左起:楊重熙、顏溪成、劉理成、萬宜生、吳文騰、詹世弘、駐美代表袁健生、唐南珊、涂曼麗、張新雄、吳茂昆、張惠平、郭培宣、

葉恭平、吳政惠、黃瑞禮

國內外奈米醫學和永續能源專家學者和產業界人士,九月十一日和十二日齊聚一堂,共同研討這兩種新興科技所帶來的新企機,以及它們所面臨的挑戰,吸引了眾多僑學各界人士參與,講員在會中提出精闢見解和建言,聽眾熱情回應,紛紛發言提問,討論熱烈;會外大家仍相互切磋,聯誼交流,全場的熱絡氣氛持續延燒,直到落幕為止。結束時大家都堅起拇指,讚揚這一次難得的和成功的學術研討會,成果豐碩,受益匪淺。

這項由華府國建聯誼會(以下簡稱國建會)主辦、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以下簡稱科技組)協辦的研討會,主題是「奈米醫學暨永續能源科技:挑戰與機會」,於九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馬里蘭州洛克維爾市的Crowne Plaza飯店舉行。應邀擔任講員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都是一時之選,在奈米醫學方面有中華民國前國科會主委、現任奈米國家型科技計劃總主持人和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長吳茂昆博士、國家衛生研究院(相當於美國國家衛生總署NIH)奈米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楊重熙博士、辛辛那提大學教授與美國衛生總署奈米醫學開發中心主任郭培宣博士和喬治城大學教授張惠平博士。在永續能源方面有台灣元智大學前校長暨遠東能源講座教授詹世弘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吳文騰博士、國立台灣大學化工教授顏溪成博士 、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 (FermiLab) 研究員葉恭平博士、羅徹斯特大學化工教授吳政惠博士和曾經參與美國能源部再生能源科技研發計劃長達三十多年之久的萬宜生博士。

另外,被譽為美國生技界灰姑娘的前Tanox公司總裁唐南珊博士,特地應邀趕來助陣,在午餐會中擔任主講人。聖諾生物醫藥技術公司的副董事長楊宏鈞博士和 AnGes 生技公司總裁劉理成博士,也應邀分享產業界實務經驗,為產學合作模式作了說明與見證。

在為期一天半的緊湊研討議程中,來自美國和台灣的專家學者,以及產業領導人,針對奈米醫學和永續能源這兩種革命性新興科技,從最新的研究成果、發展方向及其面臨的挑戰;突破性的和潛在性的應用;以及產學合作的機會等方面進行討論和交流。透過這項研討會,為產學界搭建了一個橫跨太平洋兩岸的溝通與交流平台;在新興科技的研發方面,交換心得,為政策方向把脈探路。與會人士對於新興科技競爭力的提升,雙方互補互利之道,獲得了新的啟發,獲益良多。

籌備近半年的研討會於九月十一日上午九時正式隆重揭幕,首先由國建會會長涂曼麗致詞,歡迎應邀擔任講員的專家學者和業界領袖,並代表國建會,對中華民國國科會和科技組的支持與協助,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之意。她說,除了國建會會員之外,僑、學、商界和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以及新一代的青年學子們,都報名與會,使這項學術研討會成為大華府地區今年的盛會之一。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袁健生應邀致詞時表示,一九七五年成立的國建會深具前瞻和遠見,透過這個管道,讓全世界,尤其是美國的科學家們可以為台灣建言,對台灣的貢獻是有目共睹。他說,國建會舉辦這項學術研討會從選定主題,到邀約主講人,到籌募經費,到場地安排等等,誠屬不容易。他對於科技組在籌備過程中的大力協助也表示肯定,他說,這是代表處作為一個「服務業」的具體展現。他歡迎各地趕來參加的專家學者,更祝福研討會成果豐碩。

國建會會長涂曼麗 (右三) 與副會長黃瑞禮 (左一)

頒獎給奈米醫學組講員楊重熙博士(左二)、吳茂昆博士(左三)、

張惠平博士(右二)和郭培宣博士(右一),感謝他(她)們應邀擔任講員。

唐南珊博士在午餐會中主講,分享她的創業經驗及人生智慧

科技組組長張新雄則代表國科會及科技組,對來賓的踴躍參與,國建的努力籌備,以及來自各地的「要角」-專家學者們前來分享心得和經驗,表示謝意。他說,奈米和永續能源都是台灣選定的國家型科技發展計劃,難得的是奈米國家型科技計劃總主持人吳茂昆博士特別在百忙之中趕來參加。他強調說,國科會的任務之一就是支持學術研究,尤其是國際交流,所以,這次研討會之後如果有人員互訪、進一步學術討論或合作計劃,國科會和科技組都願意配合協助。

緊接著展開研討會的議程,由國建會副會長黃瑞禮主持。由張惠平博士擔任召集人的奈米醫學組輪先登場。第一位講員就是臨時改變行程,應邀從加州聖地牙哥趕到華府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兼物理所所長及奈米國家型科技計劃總主持人吳茂昆博士﹐他以「台灣奈米技術發展的概況」為題,先回顧台灣過去60年,從農業經濟成功的轉型成為高科技服務性經濟所展現的多元化發展之道。他強調,國科會的成立及其架構,整合了台灣的科技研發政策、經費及執行,在台灣科技發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說,為了提升科技水準,近年來台灣推動十項國家型科技計劃,奈米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從2003年起實施每期6年的發展計劃,政府每年平均投入一億美元經費,並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設立核心設施,強化研究能力。接著,他舉出許多奈米研發的具體成果,以及產學合作的例子。同時,他也針對奈米醫學介紹了幾個研究案例及其成果。他認為,物理科學對奈米的研究較多,生醫方面的應用方興未艾,如何整合將是奈米醫學的挑戰。談到奈米的應用實例,他舉出幾種奈米材料和產品。最後,他指出奈米科學需要長期教育,因此邀請了教授們培訓中小學教師,並為幼稚園到高中學生編寫了通俗的奈米教材,他也播放了某高中生物教師利用奈米概念教生物學的生動片段。他結論說,奈米是科技的重要附加價值。

來自台灣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楊重熙博士,以「台灣奈米醫學研究進展與潛力」為題,兼顧科普與專業,內容圍繞在四個主題:奈米材料、奈米安全性、奈米醫學和奈米觀察及其挑戰。首先,他舉出幾種實驗中的奈米材料和它們的安全性報告,他強調,安全性非常重要,甚至於有個團體還主張全面禁用奈米料料,因此,他主持的中心對奈米安全性極其重視。接著他扼要介紹了幾個台灣學者將奈米應用在醫學上的研究情形及成果。最後他指出,奈米顆粒超微,飄浮在空氣中勢必對環境有所影響,至於如何影響生態還得做進一步研究;其次,觀察奈米的工具也是奈米研發面臨的挑戰。

研發奈米馬達多年並取得實質成就的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兼美國衛生總署奈米醫學開發中心主任郭培宣博士,在會中講解了單一分子感應的奈米馬達和藥物輸送的奈米馬達。他運用學理解釋了他建構的奈米馬達如何提升感應度,因此,這個奈米產品可以有效應用到毒品或指紋的鑑識。接著,他闡釋了奈米馬達在醫學上的應用,例如辨識腫瘤細胞,然後控制它的生物結構,可以達到有效治療的效果。他說,美國廣播公司(ABC)電視台記者在2004年訪問他時,他提出了奈米馬達的構想,該記者質疑研發奈米馬達有什麼用,雖然如此,ABC在未經他的同意之下,就把他的這個構想報導出去了。之後經過了兩年,他果然建構出可以應用在醫學上的奈米馬達,有一家公司還買了他的專利。他說,如今想來,ABC還真有先見之明呢!

現任喬治城大學醫學教授、美國奈米醫學學會 (American Society for Nanomedicine, ASNM) 會長的張惠平博士,以「奈米醫學對癌症治療與診斷的影響」為題,提出了她的研究心得。她強調說,她的性格直率,所以在研發奈米顆粒時,遵循一個簡單率直的準則,那就是直搗癌細胞,不管是診斷或是治療,儘量不要破壞正常細胞。第二個目標就是要做到預防勝於治療。她打比方說,傳統的化療就像「灑農藥的小飛機」,殺到要害的同時也把正常細胞殺掉了。為了降低副作用,奈米醫學產品必須像Fedex或UPS一樣,第一、可以遞送各式各樣的包裹;其次就是按地址送貨到府,在醫學上就是要直搗癌細胞。她表示,她研發的奈米產品可以辦識癌細胞而繞過正常細胞,而且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的試驗,進入了第二階段的臨床實驗。她用幾個動物實驗的結果為例,證明奈米醫藥可以繞過好細胞,按址輸送藥物,直搗癌窟。她說,第一階段的實驗旨在檢測藥品的毒性及其安全性。接著,他舉例說明了目前正在進行的人體實驗,並用圖片比對了單純使用放射線治癌和合併使用奈米藥物的不同結果,發現後者效果良好,因為奈米直攻癌細胞,不殺周遭的正常細胞,腫瘤因而萎縮。最後,她指出她的奈米醫藥不但可以按址送藥,直搗癌細胞,而且可以檢測細微的癌細胞,也就是說,早期偵測,提早治療,甚至於防患未然。

在奈米醫學組講員演講之後,召集人張惠平率領該組講員上台,進行問與答,聽眾發言或提問踴躍,討論熱烈。

午餐時間也是這次研討會的重頭戲,Tanox 公司的創辦人唐南珊博士,應邀主講。她分享了她個人在創業、管理和家庭生活的心得。內容充滿智慧結晶和人文味道,在演講之後的問答之中,她更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大家參考,讓來賓們獲益匪淺。

國建會會長涂曼麗 (右四) 與副會長黃瑞禮 (左一) 頒獎給永續能源科技組講員顏溪博士 (左二)、吳政惠博士 (左三)、

萬宜生博士(左四)、詹世弘博士 (右三) 、葉恭平博士 (右二) 和吳文騰博士(右一),感謝他們應邀擔任講員。

十一日下午進行的議程是由萬宜生博士召集的永續能源科技組。參與美國再生能源科技研發工作長達三十多年的萬宜生,目前是國建會的理事,他先就美國再生能源的研發概況作了扼要的說明。他強調,再生能源的好處多多,首先當然是提升能源安全和保護環境;其次可以自給自足;第三則是減少廢氣排放,降低暖化危機;另外,還可以促進科學研究。美國研發再生能源的策略包括增加經費、產官學合作、跨部會協調配合和精算成本效益。他指出,可能的再生能源有風能、太陽能、生質能、燃料電池和海洋熱能等等。針對這幾種再生能源,他簡介了美國的研發現況,供與會人士參考比較。

台灣元智大學前校長、遠東能源講座教授,並領導「台灣新能源產促進協會」的詹世弘博士,多年來致力於推廣台灣的新能源,因此,他以「台灣永續能源研發進展及其前景」為題,分享了他的心得和經驗。他開宗明義強調說,新能源必須要有法規和政策,有了政策才有目標,才有研發經費,也才會有市場。接著他解釋台灣有能力發展永續能源的原因,在於台灣科技基礎好,製造能力強,兩相結合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他說,台灣也是從制定法規開始,他個人就花費了很多心力在推動「永續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工作,總算在立法院過關。有了法令之後,國家型能源計劃跟著出台,政府更規劃出十八個行動方案。在綠能產業方面,他指出,立竿見影的兩個產業就是太陽能和LED,現在正澎勃發展中;而風能、生質能、燃料電池和電動車也在積極推動。在政府規劃的行動上,首先是能源系統,首當其衝的是減少目前的供電系統及其衍生的廢氣;其次就是創造一個碳中立的社區;再來就是創造新能源產業,推廣電動機車和綠建築,以及進行公共教育。他表示,到了2012年綠能產業預估可以增加四萬個製造業工作機會,服務職位增加兩萬三千個。在研發方面,以太陽能為例,台灣已進入了第三代的研發。他並以黑潮和親潮的流向圖,說明潛在的海潮能源。最後結論說,台灣已經展現完整的永續能源發展模式,從法規政策,到研發經費,到綠能產業。他指出,能源產業最大的困難就是成本,而台灣的製造能力已獲肯定,他相信只要與台灣產業合作必能降低成本,他希望大華府地區的人才趕快回鄉協助台灣。

現任台灣成功大學工學院長,同時身兼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主任和能源國家型計畫南部辦公室召集人的吳文騰博士,以「利用微藻生能減碳」為題,說明台灣嘗試的新能源。他解釋為什麼使用微藻,主要原因是微藻含油量很高,生長快,而且它吸收二氧 化碳來生活,所以,微藻正好可同時解決能源和減碳這兩個問題。他比喻說,用一個大台南市的面積來生產微藻,就可以生產相當於目前台灣每年的柴油用量。他接著說明微藻培養及生油的過程,他認為全球的需求量很大,微藻作為生物能源,只要能生產出來,就一定可消掉,市場很好。

來自芝加哥美國國家費米實驗室的葉恭平博士,一上台就先表示說,國建會對美國、台灣,甚至於全世界都很重要,令在場會員們大受鼓舞。然後他又說出了他兩個大願望:一是台灣的能源獨立自主,越快越好;二是美國的能源獨立自主。接著他就提出「能源轉型」的理論與實務,證明他的願望不是憑空想像。他斷言說,二十一世紀是能源世紀,未來40年,能源將從化石燃料轉型為永續能源,我們正處在這個轉型的歷史轉捩點。他強調,能源與國家安全、民生經濟和環保健康息息相關。他用數據顯示全球的富商都大量投入永續能源產業,所以說,能源是當今世界最好的投資機會。談到風能,他說,全球的風力發電量每年急遽增加,尤其是中國,儼然成為風能第一大國。根據美國政府估計,只要美東海岸的風能就足取代全部的炭燃料。他進一步指出,大華府地區很容易就可以用近海淺水風能發電取代目前的供電系統。至於太陽能,他舉例說,部分非洲和印度地區已使太陽能造福千萬計的人民,可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極待開發。關於生質能,他說,我們可以用草或其它植物來煉油,而不必使用玉米,與民爭食。他指出,台灣可以大量生產甘蔗和各種可供煉油的草,生質能資源豐富。核能呢?他認為這是二十世紀的解決之道,不再適合二十一世紀之用;不過,他倒是提出釷燃料作為核能的替代品。最後他強調說,我們必須立刻去做 (Just Do It!),不能等。

現任羅徹斯特大學化工教授吳政惠博士,針對生質能源說明它的理論及其科技發展。他表示,美國政府估計,只要我們好好利用森林及農業廢棄物來生產生質能,就可以取代百分之三十的傳統能源。他說,人類對生質能並不陌生,平常我們用的洗衣粉就是生質能理論產物。他指出,亨利福特發明的第一車子是用酒精當燃料,而第一部柴油引擎是燒什麼油呢?竟然是「花生油」,表示人類在很早以前就有永續能源概念。因此,他在會中提倡「能源復興」,重新振興永續能源。同時,當年美國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衍生出許多新科技產品,譬如為了救護大量傷兵所研發出來的盤尼西林,所以,他也倡議來個「生質能的曼哈頓計劃」,創造出造福人類的生質能產品。

能源的儲存是能源科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鋰電池科技的研發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大問題。來自台灣大學化工系的顏溪成博士在會中分享了他個人在能源儲存與鋰電池研發的心得。他首先引述美國歐巴馬總統的能源政策提到要發展電動車輛,表明電動車及其蓄電科技是未來的研發重心之一。他說,能源儲存的市場,包括電動車、3C產品及永續能源產品,預估到2020年會達到一千三百億美元。接著他說明了鋰電池的原理,並比較了其它的蓄電方式。最後,他針對台灣電動車的研發作了扼要說明。

研討會第二天的議程重點放在產業界的經驗,並就產學合作進行溝通與交流。

原應邀出席的聖諾生物醫藥技術公司 (Sirnaomics)總裁陸陽博士,臨時前往中國出差,由該公司的副董事長楊宏鈞博士上陣代打,以「奈米顆粒強化體內傳遞方法的多重標靶小粒干擾RNA治療」為題,說明該公司使用奈米科技研發的經驗。他說,siRNA已取得臨床效應﹐並在人體使用後十分安全。多重標靶siRNA 雞尾酒是真正的新治療法﹐他們已經發展一套混合siRNA的治療材料﹐並用polymer 及liposome為基體的奈米顆粒。該公司的第一代奈米攜帶顆粒STP705 與STP702﹐前者是為無疤痕傷口愈合siRNA;後者是為流感H5N1/H1N1感染。這二者即將在最近的12-18個月內做臨床實驗。第二代的奈米攜帶顆粒是專為呼吸系統病症與癌症的標靶物-siRNA。第三代是用紅外線激活的SC-UPNP﹐專為治療用途。當這些能與抗體或藥物結合﹐則將大大地增加療效。

畢業於台灣大學的AnGes公司總裁劉理成博士﹐在會中說明了「以生成性cytokines為主的治療增生法的發展」。他說,治療性增生法仍在實驗階段﹐這種方法主要是用在哮喘等包括血管收縮或阻塞等疾病。增生法是一種天然的痊癒方法﹐用血管增生以便提供氧氣與營養物給需要的組織器官細胞等。當大出血或血管閉塞造成缺血時﹐就自然引發血管增生。引發血管增生的因子包括FGF﹑VEGF﹑HGF﹑HIF1-a等都已有深度的研究。他的公司發展HGF﹐譬如PA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與LAD (Later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都有動物實驗模型供研究﹐並有一些成績。他特別提到選擇生物檢驗標物 (Biomarker) 的重要性。

在進行座談之前,現在華府執業律師的國建會副會長簡報了美國綠色法規的趨勢及其影響。

由張惠平和萬宜生共同主持的綜合座談,發言踴躍,楊重溪、詹世弘、吳文騰再度應邀說明台灣的現況,科技組組長張新雄也說明了國科會對產學合作的立場及協助辦法。前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許翼雲博士則分享了他個人在能源方面的心得與看法。

最後在國建會會長涂曼麗總結之後,整個議程在九月十二日下午一時圓滿結束。

圖:鄧德成、黃秉驥、黃政傑

文:黃瑞禮、黃政傑、龔則韞

華府新聞日報報導

專家:奈米醫學能探測更小腫瘤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11日專電)華府國建聯誼會今天舉辦2010年年會,討論奈米醫學與永續能源在台灣的發展。與會專家指出,奈米醫學能探測出比傳統醫學所探測小10倍的腫瘤,而奈米醫藥也證實有治癌效果。

中華民國前國科會主委、現任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吳茂昆說,奈米醫學研究在台灣正在積極進行,有些已經進入臨床實驗。雖然大部份還在研究階段,但一部份不必進入體內的病症,例如皮膚癌,已可利用奈米工具檢測,而且正在看到效果。

至於奈米醫藥要真正普遍應用在病人身上,吳茂昆說,可能還要等上5到10年時間。主要是安全問題還待處理。

華府喬治城大學醫學教授張惠平則證實,奈米醫學已能探測出比傳統醫學所能探測到小10倍的腫瘤。

她說,目前用傳統方式所能探測出來的腫瘤,最小的也已0.7公分。這已是很大的腫瘤,有些可能已經開始擴散。如用奈米標靶運送工具(target delivery )運送對比顯影劑(contrast agent),因為奈米體積小,可以進入微血管,偵測到小10倍的腫瘤。

前國科會主委、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吳茂昆

張惠平說,奈米運輸工具的優點,就是可以精確地把藥物送到目的地,不會送錯地方,因此不會傷害到其他器官。

她舉例說,如果中央米倉要把米送到飢荒的地方,運輸系統失靈就很糟糕,如果送到其他地方去了,飢荒地方的老百姓可能就會死光或造反。

她說,奈米運輸系統就像現在國際上有效的快遞公司,保證在期限內送達目的地,而且可以追蹤確認。

張惠平同時指出,醫學研究發現,用奈米製造的藥,除了被發現安全之外,更令人意外興奮的是的確有治癌效果,一些癌症病人服用後,很多實體腫瘤消失了。

被問到台灣在積極研發奈米醫學的同時,有無考慮到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避免辛苦研究的結晶,被中國大陸剽竊坐享其成?吳茂昆說,台灣在這這方面的確應該加強,太多的都是2、30年前甚至更老的法規,跟不上時代,但這涉及官僚體系,需要大家一起督促改善。

研討會將進行兩天。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袁健生應邀在開幕式上致詞時,讚揚華府國建會從1975年成立以來,每年都在年會上研討重要議題,提供政府施政參考,對促進台灣政經發展貢獻至鉅。

前國科會主委、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吳茂昆11日(當地時間)在華府表示,台灣正在積極發展奈米醫學,有些已實際應用在醫學上。

在研討會開議前一天晚上,國建會特別在馬州蓋城的福順樓設宴歡迎各地趕來擔任講員的專家學者。九月十一日晚間,則在波城的諾曼地餐廳再聚會,華府資深記者和名嘴,前中國時報駐華府特派員傅建中,應邀在晚宴中講述了鄧小平、葉公超和美國圍堵政策策劃人George F. Kennan三個同齡人的不同遭遇與軼事,生動有趣,讓與會人士度過一個充滿文化的晚宴時光。

科技組組長張新雄與副組長郭克嚴和秘書林寶玉,全程參與研討會,充分展現了他們對這項學術研討會的服務、支持與協助。國建會會長涂曼麗也代表該會表達了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