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康雁屏 Brenda Hong
  • 首頁
    • English Version
    • Painting
    • Activity
    • 榮譽雜誌‧中文版‧2025年第一期‧總第153期
    • Franki Tong 對「是山不是山的」短評
康雁屏 Brenda Hong
  • 首頁
    • English Version
    • Painting
    • Activity
    • 榮譽雜誌‧中文版‧2025年第一期‧總第153期
    • Franki Tong 對「是山不是山的」短評
  • More
    • 首頁
      • English Version
      • Painting
      • Activity
      • 榮譽雜誌‧中文版‧2025年第一期‧總第153期
      • Franki Tong 對「是山不是山的」短評

HOME 首頁

榮譽雜誌‧中文版‧2025年第一期‧總第153期

 

【康雁屏女士,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副會長,香港當代創意水墨畫會創會及榮譽會長,香港新水墨會長,香港美協會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第一届劉國松當代水墨高峰班研究員,曾主持藝術專题,出版《醉荷塘》《墨言自在》及《狂想曲》個人畫集,作品爲美術館及私人收藏。】

 

筆繪自然 墨韻人生

訪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副會長康雁屏女士

 

康雁屏女士是香港現代水墨畫的傑出代表,以獨特的藝術風格,以及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爲現代水墨畫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她的藝術之旅,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深邃對話,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自然與人文的界限巧妙融合,她的每一道筆觸都是對生活、對自然、對宇宙的深情告白,充滿了詩意與哲思。


藝海揚帆 走進水墨世界


傳統水墨畫,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和審美情趣。以其獨特的筆墨韻味,意境發道和哲學内涵,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寶。然而,随着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傳統水墨畫在某些方面逐漸顯得有些局限,現代水墨的出現,正是對這種局限的一種有力突破。在現代水墨畫壇上,康雁屏女士用手中的畫筆揮灑自如,為人們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藝術畫卷。


在香港嶺南大學和葛量洪教育學院美術系接受藝術教育後。康雁屏女士使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她的職業生涯豐富多彩,涉獵平面設計,花藝設計等领域,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她的藝術視野,也為其之後的水墨畫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她偶然間看到了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先生的水墨畫作,畫作中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她。至此,她才發現,水墨畫不僅僅是畫家技巧和創新形式的展示、更是其内心世界的情感抒發,從此,她開始了長達十多載的水墨畫藝術探索之旅,系統地學習水墨畫,在潜心研究之下,她不僅掌握了傳統水墨畫的筆墨技法,也深入認識了現代水墨畫的創新理念。


康雁屏女主認為,水墨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她必须深入了解水墨,才能真正融入其中,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爲此,在數字時代,她選擇了一條看似“逆流而上”的道路,捨棄了電腦等現代科技工具,而是用筆墨在紙上進行創作。她的這一選擇,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更是對内心寧静與純粹的追求。

 

2014年,“醉荷塘 — 康雁屏現代水墨”展覽展出了康雁屏女士以“醉荷塘”爲主题的25幅水墨畫作品。她以柔和的筆觸畫出了荷塘的不同景致,畫作以水墨多重染色而成,色彩濃厚,層次豐富,這系列作品看似古意盎然,實則其空間佈
局及墨彩運用都極具現代化風格。“我借‘荷塘’表達香港人在中西文化社會的情感,刻意留白,正代表着無限的生命力。醉,常自嘲糊塗,卻又帶幾分清醒,覺幾分清醒時,又似醉眼糊塗。”在康雁屏女主的精心創作下,畫作展現了水墨畫的傳統技法,體現出創新的現代理念。兩者融合得十分巧妙,使人過目不忘。


與自然同行 尋水墨創新之道


2017年,康雁屏女士開始跟随劉國松先生學習現代水墨畫,每個月都會去上海作密集訓線。在不斷地學習,摸索和嘗試中,她漸漸明白,優秀的水墨畫作品之所以能夠觸動人心,關鍵不在於技法,而在於創作者是否在畫作中投放自身的情感。由此,原本就鍾情於山水的康雁屏女士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對大自然的領略與體悟中,在獲得啟示後,再將自己對大自然的向往與熱愛抛入畫中。她常常獨自一人去近距離感受山川湖泊,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的對話。“大自然是我最好的老師。每次旅行,我都能從大自然中獲得新的啟發。”她感慨道,無論是雲南的雪山,冰島的極光。還是日本的鳴門漩渦,每一處動人心魄的風景都能成爲她創作的源泉。


在康雁屏女士看來,相比於傳統水墨,現代水墨的包容性更强,萬物皆可容納,能夠深入表達現代人更為複雜的情感。在她的筆下,山水不再是簡單的自然景觀,而是承載着她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刻思考。“近看較像真,遠看便抽象” ,她曾如此界定自己作品中的内容。她在畫作中所呈現的,正是她看待這個世界的不同視角。無論是遠眺,還是近觀,都别有一番意境。


她的《盤古》系列作品,看似是對無我之境,洪荒之始的讚嘆,實則是借用山水的形體去追溯自身的藝術歷程,包含着對自我的反思;她的《是山不是山》系列作品,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描繪手法,生動詮釋着她對人生的獨特领悟。

 

2020年,在疾情期間,康雁屏女士以水墨編織出動人心弦的《狂想曲》系列畫作,她通過拼贴方法,將鏡的元素,激昂的筆勁和充滿活力的色塊,巧妙融合,帶领觀衆進入動力、激情、靜夜、起源及繁衍的狂想世界,感受宇宙的力量,認識地球並認清自己與自然的關係。此系列作品不僅反映她多年以來在藝術道路上的心情起伏,更寄寓着她對人們的美好祝願——從畫作中汲取正能量,迎接新的開始,學會珍惜地球,珍惜眼前人,讓世界充滿愛。“在這個快
節奏的社會裏,人們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給人們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提醒他們停下脚步,抬頭看看天空,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融匯中西 自成一格


作薦一位熱衷於攝影的藝術家,康雁屏女士從不滿足於僅僅復製鏡頭所能捕捉的景象。而是更傾向於在平凡的景致中注入個人的情感與哲思。她强调:“藝術從來不是模仿,而是創造與表達,是内心情感的真實流露。


在色彩的運用上,康雁屏女士更是展現出大膽創新的精神,她從不拘泥於傳統水墨畫的色彩限制,而是情不自禁地將橙、銀、藍、紅、棕等對比强烈的色彩融入作品中,形成一幅幅色彩斑斕而又和諧統一的畫面。對於她來說,將對比色巧妙地融合得自然和諧,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爲我以前從事花藝設計工作。對自然花卉的色彩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知,所以能夠將色彩運用得非常然,既有對比又不顯突兀,色調既鮮艷又和踏。”她自豪地分享道。

 

成長於香港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都市,康雁屏女士自幼便沉浸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之中。因此,她的水墨畫作品中,不僅蘊含着傳統的韻味,傳遞着東方情懷,也融入了現代的創新元素,彰顯着西方美學,筆墨間的磅礴與細腻,配色上的清新明亮與自然和諧,更是展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康雁屏女士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更是一位致力於推動水墨藝術發展的文化使者,她多次舉辦個展,並在國内外多個藝術展覽中展出作品,赢得了廣泛的讚譽與認可,作為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副會長,香港當代創意水墨畫會創會及榮譽會長,她積極带领會員參與國內外藝術動的交流活動,希望將現代水墨畫推向世界舞台。她堅信:“藝術就是生活。”她的不懈努力,推動了現代水墨畫的發展,為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從平面設計到花卉設計,再到水墨畫創作,康雁屏女士的藝術之路充滿了探索與創新。她的作品,如同一曲曲悠揚的樂章,引領着人們在喧囂的世界中尋找到那份久違的寧靜與和諧,在未來的日子裏,她將繼續以筆為伴,與自然同行。為人們帶來更多關於自然和生活的啟示與思考。


HOME 首頁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