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HOME 首頁
內文節錄自港澳發布 09/09/2025
2025 年 09 月 09 日 《冇價有市——藝術市場的邊界實驗》開幕禮圓滿舉行!
展覽由藝術香港學會主辦,於牛棚藝術村8號室展開,現場匯聚藝術家、收藏家及各界嘉賓,氣氛熱烈。
《冇價有市》並非單純的展覽,而是一場以藝術為語言的公共實踐,透過「定價」這一市場行為的藝術化轉化,引導觀眾反思:藝術的價值來自哪裡?誰有權決定?觀眾又是否只是旁觀者,還是價值共同體的參與者?
高寶齡女士在致辭中指出,藝術品的「價格」與其「價值」並非等同,而《冇價有市》正好為觀眾與藝術家之間搭建了一個交流與體驗的平台。
伍婉婷女士表示,香港的文化產業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政府亦正加強對藝術產業的支持。
伍則堅表示,新鴻基最近完成的 Novaland 項目中,所收藏的藝術品全部來自本土藝術家,讓住客彷如置身於藝術館般,感受到藝術為生活環境帶來提升與滋養。
林達民先生表示,藝術的發展與地產銷售有相似之處,同樣需要創造和培養需求。無論是政府的需求、收藏家的需求,還是公眾的需求,藝術都能回應並填補這些空間。
嘉賓的見解獲得在場來賓熱烈回應,大家紛紛表示受啟發,認同他提出的觀點,現場氣氛充滿交流與思考的熱情。
展覽由9月5日起至9月28日,免費開放,誠邀大家前來參與這場關於藝術價值的集體對話。
展覽資訊
主辦:藝術香港學會
策展:巢錫雄
參與及參展藝術家:
鄧凝姿、鄧凝梅、梁以瑚、馮捲雪、李美欣、李楚洳、康雁屏、陳詠怡、梁世潘、謝政、郭孟浩、王純杰、黃配江、張亞洲、王梓靜、梁達鴻、鄧芷欣、李景民、胡景均、黃松深、吳省奇、陳遠問、巢錫雄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8號室
日期:2025年9月5日至28日
Franki Tong 對「是山不是山的」短評 ,原文連結
【在物性與心象之間】
昨天去牛棚看展覽,發現一件新水墨作品,很有意思,藝術家是康雁屏。新水墨都是抽象的多,即使有形體,也不易說出是什麼物體。但這幅作品一看上去便知道是寫山,又不是水墨山水,十分新意,既具體又抽象,可能代表新水墨的發展方向,於是怕下來,叫Ai做一次分析,如下:
康雁屏此幅作品,是一件在當代水墨語境下,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深刻解構與重構的傑作。它超越了對自然景觀的客觀再現,轉而探討山石的物質性、時間的侵蝕感以及內在的精神圖景。作品以其高度實驗性的技法、複雜的色彩層次和抽象化的形式語言,展現了「新水墨」在擺脫傳統程式束縛後所能達到的表現力與深度。………點出閱讀全文
2025年6月27日下午,“丹青同源 藝韻同輝——滬港澳臺繪畫聯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揭幕。作為滬港澳臺藝術交流的重要年度盛事,本次展覽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劉海粟美術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香港現代水墨畫會、集古齋、澳門文化藝術學會、澳門畫院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並獲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支持。
展覽共展出來自四地七十餘位藝術家的七十多幅繪畫作品,題材多元、風格各異。上海藝術家展現海派風情的細膩筆觸;香港藝術家融合國際視野與本地文化,描繪都市繁華;澳門藝術家以葡韻文化為靈感,呈現獨特美學;臺灣藝術家則以自然與人文為主題,展現多樣創作風貌。
雁屏也參與了本次展覽,有感能夠在這樣高水準的聯展中與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交流,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水墨創作讓雁屏以簡約筆法表達對自然與生活的感悟,也希望觀眾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雁屏對文化的敬意與情感。”
2025香港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 — 水墨藝術展覽
藝述香江.水墨畫家畫香港
香港本地文化元素為水墨藝術創作靈感,反映當代香港水墨文化不斷探索和新趨勢。二十一世紀,香港進入新的社會發展進程中,香港水墨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湧現出現不少勇於探索,具有個人風格的優秀藝術家。藝術家們持續深入地推動香港水墨藝術演變,創新水墨藝術理念和發展多元化表現風格,香港水墨藝術進入新的階段。
《藝述香江·水墨畫家畫香港》是以展覽+座談會的方式,探討在新語境下香港水墨藝術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激發香港水墨創造力和面向未來演進。藝術香港學會積極推動藝術和本地文化元素相結合。
2023年,藝術香港學會在香港文博會的支持下,舉辦了《藝述香江·香港畫家畫香港》展,邀請了長期聚焦香港題材的九位本地油畫家參展。2025年,藝術香港交流學會再次得到香港文博會的大力支持,策劃《藝述香港‧水墨畫家畫香港》,邀請在創作中聚焦香港,感受香港,表現香港的本地優秀藝術家參展,用水墨話語香港故事。
《藝述香江·水墨畫家畫香港》展覽選擇新世紀以來在「水墨城市」、「水墨山海」、「水墨生活文化」、「香港現代水墨之演變」這四個範疇中具有創新和鮮明風格的藝術家作品,其中包括資深和新生代藝術家。展覽突顯這些水墨藝術家們在香港文化語境中產生的藝術主題和風格,推動香港水墨進一步創新發展自己特色。
進入新世紀,香港水墨在上世紀現代水墨運動之後又進一步發展,湧現出不少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優秀藝術家。他們在藝術理念、視角、媒介和視覺語言上不斷創新,發展出獨特個人風格,展現香港水墨新面貌。
《Collect Hong Kong 2025》是一個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大型藝術博覽會,於2025年3月22日至4月4日舉行,展覽地點包括包氏畫廊、賽馬會展廊及藝域。這次展覽匯聚了300多位本地藝術家的近350件作品,涵蓋繪畫、陶藝、攝影、雕塑、動態影像及新媒體等多種媒介。
展覽的亮點包括:
新媒體與互動藝術區:展示新媒體、裝置藝術和互動藝術。
藝術家與學生作品同台展出及互動:專業藝術家與藝術學生的作品共同呈現,展現多元視角。並推出「小小導賞員」計劃,由小學生擔任導覽者。
這次博覽會不僅展示了香港藝術界的多樣性與活力,還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購藏藝術品的機會。
作為《Collect Hong Kong 2025》的參展藝術家,我能夠展出自己的作品《幻影》,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喜悅。《幻影》是一件將光與影相結合的作品,意圖探索記憶與情感的模糊地帶。我希望每位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心與它的對話,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後紀…作品成功被收藏!
康雁屏作為此次策展組一員,有感六位策展委員社會背景、專業範疇、人生歷練各異但都抱有對水墨畫創作發展的深度熱誠。回想第一次面對面商議時為炎夏六月,各人踴躍發言表達對今屆畫展的各種願景期盼,那是一個美妙的開始,經過多番在群組通訊的討論,我們又再度會面商議而達成共識。
今屆畫展主題是「水墨網絡‧Inktagram」— 希望畫會的會員能透過水墨創作像網絡一樣去穿透各階層人士甚或與國際接軌,宣揚當代水墨創意藝術。這個主題口號眾委員一致快速讚成通過。「Inktagram」借用社交媒體 Instagram 稱謂相信參觀人仕容易記著。
策展其實是什麼?策劃展覽就是要說好故事,務求令參親人士了解展主題和重要訊息,畫展主角當然是水墨畫作品和他們背後的創作者即當代創意水墨畫會各會員畫家。一如既往個別畫家有各自表達方式,繪畫風格制作技法不盡相同,如何將不同作品融入展廳佈局對策展團隊是一項挑戰。還有各樣需要預早籌備計劃執行的任務,制定工作日程,追趕進度和核實資料等,實在一點也不簡單。不過,參觀人仕能愉悅地欣賞畫作或與我們會員交流意見心得,滿意地離開展廳,這會是對我們團隊和畫會最大的肯定。
康雁屏女士是香港現代水墨畫的傑出代表,以獨特的藝術風格,以及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爲現代水墨畫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她的藝術之旅,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深邃對話,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自然與人文的界限巧妙融合,她的每一道筆觸都是對生活、對自然、對宇宙的深情告白,充滿了詩意與哲思。
傳統水墨畫,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和審美情趣。以其獨特的筆墨韻味,意境發道和哲學内涵,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寶。然而,随着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傳統水墨畫在某些方面逐漸顯得有些局限,現代水墨的出現,正是對這種局限的一種有力突破。在現代水墨畫壇上,康雁屏女士用手中的畫筆揮灑自如,為人們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藝術畫卷。
在香港嶺南大學和葛量洪教育學院美術系接受藝術教育後。康雁屏女士使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她的職業生涯豐富多彩,涉獵平面設計,花藝設計等领域,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她的藝術視野,也為其之後的水墨畫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她偶然間看到了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先生的水墨畫作,畫作中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她。至此,她才發現,水墨畫不僅僅是畫家技巧和創新形式的展示、更是其内心世界的情感抒發,從此,她開始了長達十多載的水墨畫藝術探索之旅,系統地學習水墨畫,在潜心研究之下,她不僅掌握了傳統水墨畫的筆墨技法,也深入認識了現代水墨畫的創新理念。
香港現代水墨畫會近兩年來舉辦「滬港澳台繪畫聯展」、「抽象水墨新意象」、「墨X驗」等專題大展,均備受藝術界好評及注目,以上的大展,雁屏皆有參與。
現代水墨畫會再於2024年12月份,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2-5館主辦「水墨魅力,黑白虛實—當代香港水墨藝術」大展,並邀得鄧海超先生(前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客席教授)為策展顧問,冀以獨特專題及學術角度探討中國水墨美學及當代香港水墨藝術的拓境開新,進一步推廣水墨藝術。
雁屏這次以一組全新的『是山不是山』系列參展,更以一個全黑白的創作,一改以往多彩的渲染,作品備受注目。
香港現代水墨畫會自1977年由劉國松教授帶領學生創立以來,已耕耘了47個春秋,作為一個民間團體,見證了水墨畫的發展與變遷,還能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成為香港藝術界的其中一股力量,背後其實是抱持著一個堅定的信念。畫會堅信水墨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因此一直努力與奉獻,秉持著「墨 x 驗」的精神。
Brenda@《墨 X 驗》港台水墨交流展暨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年展 2024
畫會在過去數十年裏,致力提升香港的新水墨風潮與文化,比方19年前開始跟「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合辦 4 地水墨聯展,至今仍在促進滬、港、澳、台之間的深度交流。約8年前向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籌辦的「新水墨文憑課程」提出建議,並由3 位畫會會員參與部分教學,至今已培養6屆接班人,為水墨界注入生力軍。4年前首創每年1次的大型水墨「主題展」,並實現了跨門派、跨年代、跨媒介的理想。今年,更邀請台灣畫家親臨香港參與交流展和學術講座,讓兩地藝術家直面學習和互相啟發。這些都是「墨 x 驗」的明證。
參展藝術家
香港28人:
陳成球,陳詠怡,陳燕雲,張亞洲,張有法,張綺娜,江玉庭,范 欣,康雁屏,葉兆強,李景民,梁志榮,梁燕妮,派瑞芬,岑苑樺,冼 紈,蕭惠卿,杜之外,董 慧,黃約翰,黃家偉,黃廸華,黃宏達,胡小萍,游梅珍,楊國芬,益 行,余妙仙
台灣13人:
林象元,蘇玄德,連 瑜,許秀蘭,吳珮華,陳煖慧,劉振富,賴信平,曾盈齊,簡品淑,黃少貞,楊麗芬,邱 琦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
主辦: 香港現代水墨畫會
籌劃:楊國芬、 康雁屏、岑苑樺
「跨越山海,墨韻蓮香-2024 滬港澳臺繪畫聯展(澳門)」—此次展覽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澳門文化藝術學會、香港現代水墨畫會、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劉海粟美術館以及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共同主辦。是次展覽為藝術家們搭建起一個跨越地域、交流思想的廣闊舞台。
雁屏及展出作品
滬港澳台,四方之地,各其地域特色的中華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藝術之花。墨韻悠長,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幅作品之中,訴說著藝術家們的情感與故事。蓮香四溢,象徵著純潔與高雅,寓意著藝術的美好與永恆。
在聯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畫筆,描繪出心中的世界,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造力。他們以繪畫為媒介,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對人性的思考、對自然的敬畏。每一幅作品都是藝術家們心靈的寫照,是他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節錄自大會序言)
展出場地 : 澳門教科文中心
雁屏作品於大會入口背景幕
典亞藝博是國際藝壇公認為亞洲最頂尖的藝術品博覽會。場內展出的都是經過嚴格篩選、質素達博物館級的藝術珍稀。從古典中國青銅器到當代藝術,大會將跨越五千年人類文明的藝術結晶共冶一爐,呈現觀眾眼前。
水墨藝博由典亞藝博2024呈獻,是一個旨在以創新媒介和科技來展示水墨藝術的專區。 水墨藝博將突破傳統水墨畫的框架,創作媒介不止限於水墨、毛筆和宣紙,更會以雕塑、影片以及裝置藝術等形式呈現各式作品。
雁屏在水墨藝博
水墨藝博在2015年首次舉辦,隨即成為業界首屈一指的水墨畫展覧,在國際藝術界上具有影響力。 水墨藝博把現當代藝術融入水墨畫中,可謂獨一無二。在 2018至2023 年, 水墨藝博和典亞藝博在會展同一時間舉行。(大會資料)
展出場地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吳珮華、康雁屏、楊國芬 聯展
談香港藝術的發展,不能不談最具代表性的新水墨 / 現代水墨。上世紀 70 年代正值呂壽琨(新水墨運動倡導者)和劉國松(現代水墨之父)一起在香港推動革故鼎新的水墨藝術,兩人在這個最蓬勃的時期同心協力,造就了閃耀藝術界的香港水墨。
50 年來,從事新水墨 / 現代水墨創作的香港藝術家為數不少,而其中一部分正正是直接受教於劉國松老師的,這一點在水墨藝術的發展史上是別具意義,也是彌足珍貴的資源。
3 位於不同時期跟隨劉國松老師學習的現代水墨藝術家,同樣低調,同樣埋首苦幹,銳意藉著展示多年來得到劉老師啟導,經過探索、鑽研、沉澱,終能走出自己水墨路的成果,讓觀者看看默默耕耘的從藝者,在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如何抱持自己的信念,確定自己的方向,為中國藝術的革新一盡棉力。
香港九龍佐敦 志和街一號
MUSE藝術空間
五月,和風輕拂,花香處處,生機盎然。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裡,五位「香港新水墨」成員——康雁屏、吳珮華、張綺娜、游梅珍、麥俊鵬——以《墨色五月》為題合辦展覽,以斑爛墨彩為藝穗會換上新妝,同時藉展出各自的新作來探索水墨畫在色彩領域中潛在發展的空間。
從宋代以來,中國畫家不再把 “墨” 視為一種固定的黑色,認為墨有五彩,不同的墨色能完美地呈現物象的外貌。在西方,隨著近現代科學的發展,藝術家對色彩有了新的認知,並嘗試採用新的色彩系譜和新的表現方式來創作。
《墨色五月》的眾參展者便是懷著同樣的實驗精神,積極探尋如何在傳統繪畫中融合當代色彩和視角,致力在作品中表現個人主觀的視覺經驗。通過追求個性化的藝術風格,他們在 “墨 + 色” 的方向中,努力開拓水墨藝術新的表現力。
策展人 : 王純杰、黎美蓮
主辦單位 : 香港新水墨
展出場地 : 藝穗會
這是⼀個跨世代、跨媒介的⼤型聯展,旨在通過特定主題,促進新⽔墨藝術的發展和深化關學術研究。
嘗試從“抽象⽔墨畫語” “抽象⽔墨意境” 及“跨媒介⽔墨創作”三⽅⾯、介紹活躍於當下的香港藝術家之抽象⽔墨創作。
展出的作品涵蓋⽔墨繪畫、⽔墨裝置、Pure ink 軟件創作之數碼⽔墨動畫、沉浸式數碼⽔墨像、AI機器⼈創作之⽔墨畫作,以及與⽣活連結的延伸作品、包括有⼿機外殼⽔墨、餐具⽔墨和時裝⽔墨。
參展藝術家
陳成球、陳育強、蔡海鷹、鍾立崑、派瑞芬、楊國芬、康雁屏、范欣、熊輝、凌佩詩、⾱邦⾬、邱榮豐、黃琮瑜、黃宏達、藝⽴⽅: 葉兆強、禪·⽩南、張亞州、張彩雲、張妙珊
主辦單位 : 香港現代水墨畫會
展出場地 : 香港大會堂低座
Art Central今年將舉辦其萬眾期待的2023年度展覽會,3月22至25日(3月21日為貴賓預覽),星期三至星期六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雲集亞洲先鋒畫廊的新晉菁英,以及國際知名藝術大師的精心傑作。隨著香港放寬旅遊限制,本次展覽致力凝聚本地和海外觀眾,以及匯聚70間具影響力的藝廊及超過300位藝術家。
來自香港、釜山、約翰内斯堡、紐約、馬德里、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參展藝廊將會分佈在主展區、特選展位及個人展覽三個展區展出作品,呈獻多元化的藝術創作和創新節目。此外,Art Central備受注目的大型裝置及空間藝術展區亦將於本屆展會載譽歸來。
展出場地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這次藝術大展的宗旨是通過港日優秀書畫的交流,進一步促進港日書畫的藝術繁榮。香港藝術家代表參加此次展覽的作品超過數十幅,主題豐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雁屏今次以一幅抽象山水參與展出,展覽期間中日各界藝術家及愛好者多人出席,參觀者皆給予各作品很高的評價並獲金獎榮譽。
雁屏參展及得獎作品
盤古(9)
展館簡介
東京都美術館是於1926年開館之日本最早的公立美術館,位於匯集了動物園及博物館、科學館以及好幾座美術館等設施在內的上野公園內。諸如可以欣賞國內外名作的特展及主題多采多姿的企畫展、與美術團體合作的展示會和公開招募的團體展等,每年舉辦將近300場展覽。
展出場地 : 日木 東京都美術館
為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香港美協,及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合辦的「《繼往開來》——香港美術家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作品展」於即日起至6月29日(星期三),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至5號展覽館舉行。活動由香港賽馬會贊助,支持香港政府為慶祝回歸25周年而舉辦的多個項目之一,並會展出逾200名香港當代中西畫家、雕塑家、新媒體藝術家的全新創作。
雁屏展出作品
之間(12)生命之源
疫情爆發,藝術界亦受到極大衝擊,然而不少香港藝術家於抗疫期間,卻以新方式思考、創作,心繫社會,創作出主題、風格迂迴的全新作品。是次展覽將展示這些藝術家題材多樣的畫作,有的鼓勵前線奮戰抗疫的英雄,有的留下疫情期間香港大自然的景致印記,有的以脫俗方式展現當下美好。展品均反映時代,撫慰受創心靈、感化人心,以藝術發揮凝聚精神力量的社會作用。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至5號展覽廳
康雁屏很榮幸受邀參與「第四屆香港國際藝術及收藏品博覽會」沙漠清泉香港傑出藝術家匯展。單一次展中同時看到不同風格同創作媒介,也從新舊水墨看中國藝術承傳。
地點: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1 號、2 號館)
日期:9 月 23 至 25 號(星期五至日)
時間:11:30am - 7pm
世界任何事與物,都有相遇的機緣,每一個偶遇都是一個故事的開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珍惜。在大自然中作為過客那一瞬間的相遇,若這一刻是我,下一刻……可能是你吧!
作品內容多是我接觸大自然時產生的感覺及靈感,就如與山巒擦身而過的一刹那,我會用明顯的筆觸展現在自然肌理中,是當下觸發的情感,深入表現潛藏於大自然風景之中、更為抽象的空間、動勢、生機及氣韻。
萬年前地殼板塊分裂,造就天地之美,故明白生滅是恆常的道理我的水墨創作靈感源於大自然和生活的意識。以觀察和對生命的理解去發掘不同的感官體驗,這樣把後者轉化成主觀情感,並表達成畫中的一山一脈。我選用了拼貼的手法加上大寫意的筆觸,把紙張重組,營造層層肌理,形成細緻綿密的線條,蛻變成另一別具意義的畫面。創作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對大自然的修復,一種心靈上的治療。我希望通過畫面上的構思和刻畫,能傳達出一種對生命存在的敬畏和感動。這既是我對現實世界的直觀生活體驗,也是我最想在創作上實現的一種感覺。希望觀者能從作品中感受到時間留下的痕跡和一種滿滿的生命感。
宇宙萬物有生有滅,也是老莊,道,佛的哲學思想。這道理無形中牽引著人與人以及與大自然的關係與情感。多年來,我以與大自然的對話來作畫,知道生命的本質是剎那生滅的,在整個生滅變化當中,沒有什麼是不變的。因此,我只會跟隨我的直覺和當下內心的感受,來創作並與我的觀眾分享。
地點:香港 中環 雍廷序畫廊
大自然與我之間
我比塵還小
但感覺自由舒適;
我每天生活在複雜商業化社會裏
但社會與我之間
我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天與地之間……
人與人之間……
你或我之間……
會怎樣相處?
Between the nature and I…
Between the commercial society and I…
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sea…
Between you and I……
天地與我之間,世界很大,我很小。
當我站在天地之間,
我祇是一粒沙,一粒塵
天與地之間…
人與人之間…
你與我之間會怎樣對話?
展覽場地:香港藝立方
大會是次主題【絢麗的單色】它的意思是“最美最完美的顏色”,因為墨水(SUMUK)包含五種韓國傳統顏色,即藍色、黃色、紅色、白色和黑色,所以,今次的展品,包羅了黑白水墨到多彩的當代水墨,內容豐富。
兩年一度的韓國全羅南道水墨雙年展,於1/9 至 31/10 於 木浦文化藝術館舉行。
今屆以【絢麗單色】作主題,康雁屏以兩幅激情的 【盤古】作品加上香港現代現代水墨畫會廿多幅的作品,參與是次展覽。
展覽地點:木浦文化藝術館 首爾 韓國
SALON INTERNATIONAL D'ART CONTEMPORAIN, ART3F LUXEMBOURG
作為一個主要藝術屆活動的 — 2021盧森堡藝術展,雖因疾情關係各項活動都減少了,但還是有超過 100間的國際畫廊及3000個以上的畫家作品參展。
雁屏未能親臨現場,但就以兩幅【醉荷塘】及【流光溢彩】聯同 Van Gogh art Gallery 參加這藝術屆的盛事。
當代藝術的鋒芒與當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完美融合,這是一次感官與心靈雙重盛宴。這裏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共同體驗這一藝術界的年度重要事件。
展覽地點 : Luxexpo The Box
由香港現代水墨畫會、上海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和劉海粟美術館共同主辦的「百年風雲.錦繡中華──2021滬港澳台繪畫聯展」日前假本港舉辦。活動以建黨百年為主題,共徵集到來自滬港澳台46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展覽以繪畫的形式謳歌建黨百年來的時代變遷和社會風貌
展覽目的在鼓勵各地畫家:同創作、分享藝術美學,傳承中華文化。聯展從初試創辦逐漸發展為滬港澳台的文化紐帶,記錄了滬港澳台藝術交流中的點點滴滴,特別是近兩年克服疫情困擾,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藝術多樣性地交流、傳承與創新發展。
展覽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經過整整一年的磨墨練筆,當代創意水墨畫會的聯展決定選址大會堂七樓展覽廳舉行。
自從上一次的展覽,畫會吸收了不少新會員,今次展覽可謂是新舊會員各展所長,畫作也是多姿多彩。
作為創會會長的雁屏為了支持畫會,特選了兩幅外形獨特畫風創新的圓形作品 — 【之間】於是次活動展出。
畫展期間,畫家們互相交流作畫心得,嘉賓雲集,場面熱鬧
展覽地點:香港大會堂
雁屏於 2021年 8月24 接受了 TVB 藝文誌的訪問,因同期於會展 Affordable Art Fair 有雁屏的畫作展出,固電視台特別到了會展現場作了專訪。
其後攝制隊移師到雁屏的畫室,訪者與雁屏就現代水墨的各方面及緣起及發展細談,之後更對雁屏作畫的筆法及概念作了分析及介紹。專輯安排了在 9月12日在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早上9點的藝文誌節目中播出或在 mytvsuper 中重播。
一年一度的『愛心舉牌』慈善活動,去年因疾情關係,停辦了一年。今年因疾情比較減退,改為在香港舉辦第十周年,第八屆的慈善拍賣。
雁屏亦略盡棉力,捐出了一幅兩屏的現代水墨畫供慈善拍賣。
晚會期間,得到現場及線上的善長大力支持,拍賣進行順利,捐款亦順利超標。雁屏於現場,設身感受到香港具愛心的人,每每在身邊,亦體會到什麼是『因愛而喜樂 、因喜樂而豐盛 、心靈因豐盛而富有』的心情。
好的藝術品不一定要價格昂貴,遙不可及;若能獨具慧眼,也能購得具潛力的藝術作品。停辦了一年的「香港 Affordable Art Fair」從新於2021年8月,回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顧名思義,Affordable Art Fair打破大家對藝術品的刻版印象,展覽為香港的藝術愛好者帶來價格相宜的當代藝術品。
雁屏亦以一系列:流光溢彩及大地流金系列內的小品參與是次藝博,反應熱列。其中大地流金系列更於開展初期已全部被藝術愛好者收藏。
展覽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康雁屏在此與大家分享今次由香港新水墨主辨的 — 好。墨 New Ink @ 21 展覽花絮。
香港新水墨畫會,由一班愛好當代新水墨的藝術家組成,畫家包括 : 康雁屏 陳燕雲 梁玉儀 何慧芬 冼静文 張惠珍 江玉庭 張綺娜 游梅珍。大家都對新水墨有著熱愛。
展覽場地:香港大會堂高座七樓展覽廳
這是一組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為主題的創作,為此畫家構思了《狂想曲》Rhapsody作為是次展覽的名稱,並特別加入了反射光影的「鏡」原素元素,讓觀眾在欣賞其畫作時,能隱然看到自已自己出現在鏡中的影像,仿如進入畫作一般,和作者一起分享畫中呈現的境界:邀日、邀月、邀景、邀人,合而為一。
創作需要想像,但也離不開生活,香港現代水墨畫家康雁屏(Brenda Hong)在過去2020年創作出《狂想曲》水墨系列,靈感正是來自疫情期間的經歷與感悟,她重新思考自己於世界的角色定位,反思種種關係,最終以藝術表達其想法。系列以水墨為基礎,加入撕貼拼合方式,混合鏡子作媒材,是雁屏的一次新嘗試。雁屏及她的《狂想曲》系列亦成為了盈鑾畫廊今年的首位主角
康雁屏個展 開電視 拉近文化專訪
系列包括動力、激情、靜夜、起源及繁衍五組作品,內容不只滲透於筆觸與用色,還在其表達方式。「動力」以多塊橫跨畫面的水墨拼貼營造大海顛簸的意象,反映Brenda心中的矛盾與創作的熱忱;「激情」表達了重拾生命熱情的經過,把畫作撕破後,她以微鉗把邊緣的紙筋逐一拔出,形成隱約的水波;來到「靜夜」,畫面呈縱向拼貼,如崇山峻嶺,呈現激烈過後的寧靜;「起源」是沉澱,也是淨化的過程,其墨韻較重,配上鮮明色塊形成對比;最後的一組作品為「繁衍」,縱橫交織的拼貼,加上清新而浪漫的色彩,象徵希望的誕生。個別作品以鏡襯托,是雁屏有意讓觀者看畫同時入畫,進入其狂想世界,感受自己與自然的關係。
香港電台 文化快訊 語音專訪
地點:盈鑾畫廊(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602室
展覽由法國政府文化部、法國國家博物館、巴黎大皇宮博物館以及法國四大沙龍組委會聯合主辦,每年來自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名藝術家經過嚴格評選參展。
藝術品以繪畫為主,兼有雕塑、攝影、裝置等其它視覺藝術作品。展覽吸引各界藝術愛好者、藝術評論家、畫廊、以及收藏家等數萬人參觀,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藝術展之一。
本次展覽於2020年2月12日開展,香港現代水墨畫會也受邀參與展出。
是次有廿多位畫家參與展出,分別為:康雁屏、陳成球、陳君立、楊國芬、派瑞芬、岑苑樺、陳燕雲、杜之外、游梅珍、江玉庭、冼紈、黃宏達、胡小萍、梁志榮、梁玉儀、陳詠怡、益行、黃妙馨、黃家偉、董慧、張綺娜及旅居法國華裔畫家李文謙等創作逾廿多幅作品!
大會記錄第一部份
大會記錄第二部份
展覽場地:大皇宮 巴黎 法國
Galerie LA PLACE Art et Parfum 位於巴黎Montorgueil 蒙特吉爾街街區,是一家集畫廊、文藝、香薰的精品店也是藝術畫廊和會議空間之間的混合空間。
場地由熱衷於當代藝術的建築師兼設計師Emmanuel Pierre和Virginie Roux 創建。一個可讓調香師、建築師、作家、畫家、雕塑家、攝影師、造型師、陶藝家、音樂家和設計師共同在這裡分享他們的激情和專業知識的藝術空間。
展出畫作:大自然的華服
在LA PLACE,每一件展品及創作,都彷彿擁有靈魂,訴說著一個精彩的故事。一個充滿靈感的畫廊,令人難以置信的熱情、活力和獨特。
開展盛況
展出場地:Galerie LA PLACE Art et Parfum - LA PLAC, 9 rue Française, 75002 Paris
HOME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