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Yaya Chang


歡迎 Willkommen

來自臺灣的勇者,歡迎妳/你來到波昂(Bonn,又譯波恩)這個美麗而小巧,又生氣蓬勃的城市。在這裡,歷史與現代俱存,更充滿未來的發展性。

波昂坐落於德國人口最多的邦,北萊茵威斯伐倫邦(Nordrhein-Westfalen,簡稱北威邦)的南邊,曾為西德首都,是許多國際政經機構的交流重地,至今仍是德國重要的政治中心。

兩德統一後,波昂市卸下重擔,依傍富饒的萊茵河,緊鄰大城市科隆(Köln),更積極發展文化、學術、與觀光。波昂是知名音樂家貝多芬的故鄉,以數學及法律領域享譽全球的波昂大學(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也於2019年入選德國菁英大學,其他像是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與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等機構的總部也在這裡。

這裡適合長久居住,也適合短暫旅遊探索。不論妳/你是為了什麼來到這裡、要在這裡停留多久,我們都誠摯地歡迎妳/你與德國波昂臺灣同學會一起,在波昂收穫美好而珍貴的回憶。


德國波昂臺灣同學會會長


原文作者:2020年波昂臺灣同學會會長吳玠庭

波昂的歷史 Geschichte der Stadt Bonn

從羅馬帝國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其統治疆域曾經不斷延伸到不列顛、也就是現今的英國,好萊塢電影「亞瑟王」2004描寫的就是羅馬統治下的不列顛地區。萊茵河左岸、也就是所謂的下日爾曼尼亞Germania Inferior則未如前述地區般廣為人知羅馬帝國在此沿著萊茵河左岸、沿著舊萊茵河出海口、桑騰Xanten、科隆Köln、波昂Bonn、科布倫茲Koblenz一直到萊茵蘭-普法爾茨Rheinland-Pfalz邦的巴特布賴西希Bad Breisig部屬軍團,區隔著羅馬帝國行省與日耳曼尼亞Germania Magna,波昂的信史由此開始,也因此是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城市。

西羅馬帝國覆亡、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後,波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隸屬於科隆選帝侯Kurfürst轄下,並在其後成為選侯國之首府,並建築選帝侯宮Kurfürstliches Schloss與波貝爾斯多夫宮Poppelsdorfer Schloss,其後這兩座宮殿也分別成為波昂大學主樓與波昂大學之礦物學博物館Mineralogisches Museum der Universität Bonn及部分自然科學系所之系館。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崛起,並橫掃德意志地區,1794年後開啟了約二十年的法國統治時期,直到1814到1815之維也納會議後,波昂才歸入普魯士統治,並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後,順理成章地成為其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昂成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當時的西德首都,德國基本法就在此由制憲會議Parlamentarischer Rat)與三個佔領國Besatzungsmacht美國、英國與法國制定。兩德統一後依據柏林波昂法Berlin/Bonn-Gesetz首都遷移至柏林,若干聯邦機構並隨之移轉至該地,迄今僅剩若干聯邦機構留在波昂例如國防部,其作為昔日舊都的政治地位,也隨著遷都逐漸淡化。

從褪去繁華的舊都到聯合國城

然而波昂並未就此走下歷史的舞台,大量政府機構搬遷後遺留之建物與空間轉型成為辦公大樓或會展中心,若干聯合國機構亦進駐波昂,而使之成為萊茵河畔的聯合國城UN-Stadt am Rhein。現在的波昂除政府機構外,更是德國郵政集團Deutsche Post DHL Group、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AG與諸多企業的總部。這些政府機構與企業結合波昂大學提供了多元的學程與實習機會,例如新設立的資安學程Studiengang Cyber Security便與位於波昂的聯邦資訊安全辦公室Bundesamt für Sicherheit in der Informationstechnik有密切的配合與交流。商業與學術上的機會也使得大量的國際人士湧入,現在的波昂已不再是個塞滿公務員與外交官的政府都市、而是萊茵河畔的多元創新之城。

原作者林人一;原文刊登於德國波昂臺灣同學會論壇〈波昂與波昂大學介紹〉




photo by Maxim Abramov on Unsplash

波昂大學簡介 Einführung der Uni Bonn

昂大學的前身是1777年5月31日建立的馬克思學院Maxische Akademie,其以時任領主Max Friedrich von Königsegg為名,跟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熟知的馬克思主義鼻祖卡爾·馬克思(Karl Marx)並非同一個人。馬克思的繼承人Max Franz von Habsburg於1786年自時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ph II手中取得將學院提升為大學之權利,因而將該學院升級為大學。但1798年法國取得波昂後,由於許多教授與職員拒絕宣誓效忠法國而離去,因此大學最終仍不免關閉的命運,大學建築則被改作為醫院經營。隨著波昂在1814到1815之維也納會議歸入普魯士統治後,時任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III保證建立一所普魯士的萊茵大學preußische Rheinuniversität作為對萊茵蘭Rheinland這片新領地友好的表示,隨後於1818年10月18日成立現今的波昂大學。

兩百年後的現在,波昂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眾多研究機構林立在大學城周邊,其中包含了馬克斯·普朗克公共財產研究所、數學研究所與無線電天文研究所。2018年取得德國英大學計劃下之六個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數量居於全德大學之冠。2019年取得菁英大學Exzellenzuniversität之頭銜,成為德國十一所菁英大學、同時也是北萊茵威斯伐倫邦兩所菁英大學之一。

也因為優異的研究環境,該校聚集了許多著名的學者,例如數學系教授Peter Scholze以24歲之齡成為德國最年輕的正教授,更在2018年以30歲之齡取得號稱數學界諾貝爾獎之菲爾茲獎;法律系則有前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法官Udo di Fabio任教,其本身亦是波昂大學的法學博士其他系所亦有許多知名學者任教,值得有興趣於波昂就讀的同學深入研究。

近年來由於校舍的容量已逐漸飽和、波昂大學亦大興土木,除整修舊有建築外,更在波貝爾斯多夫宮至數學系系館間的龐大地塊建立新校區Campus Poppelsdorf,以提供更有品質的教學環境與學生活動空間,整體而言在這裡可以明確感受到大學本身不斷發展的動力與趨勢。

原作者林人一;原文刊登於德國波昂臺灣同學會論壇〈波昂與波昂大學介紹〉




photo by Marisa04 from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