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申請規範與方法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BBS Taiwan)計畫,透過參與志工的共同努力,每年依循標準作業程序進行鳥類調查,藉此收集到許多留鳥和夏候鳥的分布、數量以及調查樣點的棲地環境現況資料,現階段執行的區域為臺灣本島。

這些資料的分析結果,將公開發表並提供給政府、保育機構及任何關心自然保育的民間組織,以作為擬訂經營管理措施和保育策略的參考。

此外,為回饋參與調查志工的貢獻並讓調查資料發揮更多的價值與影響力,本團隊亦免費提供國內外之個人或團體申請使用本計畫之調查資料,用於各類科學研究和推動自然保育事務等非商業之用途

一、BBS Taiwan可以提供的資料 

(一) 計畫簡介 

BBS Taiwan於2008年由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生演所)李培芬教授研究室籌劃,在臺灣全島透過系統性抽樣調查樣區,並於2009年正式展開調查。自2010年起,進一步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臺灣大學生演所及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形成伙伴聯盟,合作積極推動BBS Taiwan。截至2016年,已有約300位調查志工,於當年度完成約350個樣區的鳥類調查(樣區認養的詳細資訊請按此連結前往觀賞)。

這些資料由本團隊的專業科學家針對本計畫的目的進行分析,提供臺灣繁殖鳥類分布與數量的即時現況、監測族群變化趨勢及其與環境或氣候的關係資訊。

相關的成果報告資料請見BBS Taiwan歷年年報

(二) 收集資料的方法 

調查樣區的選取係透過系統性抽樣,依據3個海拔段(以1,000公尺、2,500公尺為界)與41個生態氣候區,將臺灣本島切割為不同的分層,再於各分層中隨機抽選樣區。樣區的分割與抽選都依據1 × 1 公里的網格系統,並優先採用車行道路可及的樣區。每個樣區內含6-10個樣點。除上述預選樣區外,我們亦歡迎調查志工於自家附近,或個人有興趣但非預選樣區名單的地點設置自設樣區。

調查執行係採用標準化的定點調查法,每年在大多數鳥類的繁殖季期間(3-6月)於取樣點進行2次晨間調查。調查志工依循標準作業程序,記錄該樣點的環境以及在正式調查的6分鐘之內觀察到 (包含看到和聽到) 的鳥種、數量以及和調查者的水平距離(分為25公尺內、25-100公尺之間、100公尺以上)。由於BBS Taiwan調查目標標是為了解鳥類族群變動趨勢,並非一地區的鳥類絕對數量,因此雖然所有調查志工辨識鳥類的能力和計算數量的標準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若志工能夠每年持續調查相同的樣區,即可克服此種人為的誤差。因此,本團隊鼓勵志工以每年持續認養相同的樣區為最優先的選擇。

更詳細的調查方法說明請參考BBS Taiwan工作手冊

(三)調查範圍與地點 

二、BBS Taiwan調查資料申請程序 

如果您想要申請使用BBS Taiwan的調查資料,請先詳細閱讀「調查資料使用及管理規範」後,填寫申請書,並利用以下方式將申請書等資料傳送給BBS Taiwan的工作團隊,將由團隊人員進行後續審核與回覆作業。

電子郵件信箱:bbsintw@gmail.com

傳真:049-2761-583

郵寄: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鳥類研究室 BBS工作團隊

三、保育類鳥種的資料申請限制 

BBS Taiwan的調查資料亦包括保育鳥類的分布與數量資訊,為避免相關資料外洩可能干擾保育鳥類的生存或其棲地,我們會嚴格管控此部分的資訊。如果您要申請這類資訊,請詳述資料使用目的,本團隊經評估後將儘快決定是否允許資料釋出。 

除了部分在「調查資料使用及管理規範」文件所提到的特殊狀況下無法釋出資料外,絕大多數的申請是會通過的。若您使用BBS Taiwan的調查資料,也請記得註明並感謝資料提供者或單位。

BBS Taiwan工作團隊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