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電子報033期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電子報033期
酸雨對鳥類的分布真的有影響嗎?──以美國的黃褐森鶇為例
Bird in Forested Landscapes (BFL)是美國康乃爾鳥類實驗室發起的公民科學計畫之一,主要目標在處理森林鳥類的棲地與保育相關問題。在BFL計畫中,靠著公民科學家們在各地記錄黃褐森鶇(Hylocichla mustelina,Wood Thrush)的繁殖狀況,並且記下了地形、海拔、植被、棲地破碎化等資訊,樣點總共超過650個!而康乃爾鳥類實驗室的科學家更蒐集了關於降雨污染、土壤監測等環境資訊,配合公民科學家每年執行的繁殖鳥類大調查(BBS)資料,進行模擬分析。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2/08/020816073151.htm;http://www.pnas.org/content/99/17/11235.full)
透過以往的研究可知酸雨會讓土壤中的含鈣量減少,而含鈣量減少可能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影響鳥類的繁殖,包括:
(1) 使富含鈣質的食物短缺(例如蝸牛或蝸牛殼),而這可能會影響雌鳥的產卵,或影響育雛期時是否能供給足夠的鈣質給幼鳥
(2)其他能夠用來餵飽自己和幼鳥的食物減少(例如蚯蚓、馬陸、蜈蚣、鼠婦或其他昆蟲)
(3) 落葉和森林底層有機質分解速率下降,使土壤肥力降低
(4) 可能攝取到環境中更多有毒物質或重金屬(例如鋁、鉛、鎘和汞)
當環境較差或品質較佳的食物短缺,鳥類自然就會選擇到其他地方棲息和繁殖後代了!
本次分析結果顯示,黃褐森鶇確實在酸雨較多的地方繁殖的機率大幅降低,尤其在海拔較高或棲地破碎化的地方,其負面影響更為顯著。
圖3、黃褐森鶇(Hylocichla mustelina,Wood Thrush)
於pH值越低的地區,繁殖的機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