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心發現—BBS調查感想
自然心發現—BBS調查感想
桃園鳥會 陳靜文 志工
雖然我算是個在都市長大的孩子,但因為鄉下老家距離並不遠,所以有不少機會能接觸田野景物,有一次還跟長輩到大園海邊挖石蚵,最令我難忘。現在桃園海邊環境已大不如前,但或許就是過去這些點點滴滴,在我心中種下了喜愛自然事物的種籽。
一直到大學快畢業時,因學習攝影而常到郊外走拍,逐漸發現最吸引自己目光的題材——是自然生態,尤其是野鳥。
畢業後也因此輾轉加入了桃園縣野鳥學會,幾年後慢慢覺得是否應該為日益惡化的環境盡一點棉薄之力,一方面也想增進鳥功。前年從鳥會得知有BBS調查訓練,就報名參加初階課程,但因擔心個人調查功力不夠且事務繁忙,沒有認養調查樣區;去年再次報名初階課程做為複習,並參加調查指導員訓練,也認養了樣區,終於跨出了獨立調查的第一步。
因為是第一次參與獨立調查工作,決定先從已經劃設樣點且容易到達的樣區先嘗試,於是認養了位於楊梅味全埔心牧場的樣區,也是出於好奇——在交流道附近這麼一大片的畜牧遊憩區,會有什麼樣的鳥況。除了自己調查之外,也抽空觀摩和協助另外兩組調查,增加經驗並認識不同地區的情況。BBS調查採用的是定點調查法,跟平常拍照賞鳥很不同,比較有時間和機會發現「驚喜」。
例如:在埔心牧場,若不是因為調查,不可能那麼早進入園區,且平常進去乍看之下都是普鳥,可能就不會特別留意,但拜調查所賜,大概運氣也不錯,竟然發現兩種猛禽;我協助的另外一組調查伙伴,今年第一次調查時鳥況平平,第二次我沒空跟去,但當天下午伙伴很開心的打電話告訴我,他們看到翠翼鳩!而且距離很近!
埔心牧場園區內樹林間的草地上,經常可發現黑冠麻鷺
即使參加過BBS調查和指導員的訓練,但是第一次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會有點手忙腳亂,一面要操作GPS、一面要計時、還要一面做記錄。有時候鳥飛得太快或是一大群在活動或飛越,很難立即估算數量或將鳥種全部記錄下來;或者有的鳥已經記錄了,但他(們)後來又有其他動作,有時會無法觀察詳盡,記錄也不容易顧及全面,未來一定還要再加強調查能力。
很感謝特生辦理讓民眾可以參與的調查活動,除了能讓大家為環境與國家盡一點心力,也讓我們有不一樣的體驗自然與認識環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