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TAIWAN調查經驗分享—寫下你的樣點尋找指南
BBS TAIWAN調查經驗分享—寫下你的樣點尋找指南
撰文: 吳建龍 志工
相信各位BBS志工們都已經展開今年度的調查了吧?如果你跟我一樣,認養的樣區在過去兩年是由其他志工所負責,那就表示我們在正式調查前都得要拿著GPS接收機,然後像參加大地遊戲一樣到樣區裡開始闖關尋寶。這「寶」,當然就是前人設立的樣點啦。雖然有座標值,但有時找樣點並不總是那麼順利的啊!若是不信,有詩為證:「設點容易找點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好詩,好詩。
在手持GPS且接收良好的情況下,若不考慮地形地貌的變化(比如土石流把樣點埋掉了),理論上每個樣點都應該相當容易找到。但在實務上常會碰到種種狀況,比如:樣點沿這條山路分布,一側是山壁、一側是溪谷,當沿著道路抵達最接近點時,發現給定的座標居然是在旁邊的山壁上(或溪谷裡);或是依照經驗,你走著走著看到前方有處顯然就是設點好所在,但座標值卻是要你摸進一旁的漁塭或密林。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兩個可能,第一,前人的確這樣設點;第二,是GPS的系統性接收誤差。就第一種可能而言,除非有很好的理由支持我要更費力到原設樣點去調查(比如說唯有到那裡才能距離其他樣點200公尺以上),不然我會更動這個點的位置,讓這個點合乎「安全、易達、方便調查」的原則。第一種可能性我想並不多,但第二種可能性,這才是造成前一段所述狀況的主要因素。
我曾以同一台GPS接收機,同樣的設定,在不同日子量測同一根電線桿的座標。當該GPS螢幕顯示誤差僅正負3公尺的情況下,這根電線桿的座標值可以相差到10公尺以上。是機器壞了嗎?還是台電把電線桿搬動了?都不是,而是前面提到的系統性接收誤差,這普遍存在於一般家用GPS接收機。
要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解決之道有:
永遠同一個人做,除非健忘失憶,不然可保樣點位置固定。別鬧了,想也知道這不可能,我們總是會因為種種狀況而不願或不能繼續執行調查。
年間執行者更動時,原樣區的老鳥務必帶新手。阿那隻老鳥要是願意帶,他自己做調查不就好了?又或者,老鳥也可能面臨種種狀況而不願或不能來帶。所以這是個被動的半調子解決方法。
求人不如求己,抵達現場後握好手中的GPS,像風水師一樣,仔細觀察環境,思考在可能的誤差範圍內,哪裡是最合適、最合理的樣點位置,決定之後,就確立了。
上述第3點其實跟自己設點很像,差別在於有沒有給定一個座標值去限縮你的設點可能性。你會說,那這樣還是不知道我確立的樣點跟之前那個人設的一不一樣啊?是的,根本就不可能會完全一樣,我稱之為「找樣點的測不準原理」。所以現在的問題已經變成,如何減少這個「測不準(也就是樣點亂跑)」的影響。
請再看一次上面提到的第2點解決之道。老鳥之所以能協助解決測不準,是因為他能以腦中的記憶替你確立哪個點在哪裡。所以重要的不是老鳥這個人(正妹另當別論),而是他知道的那些「數字以外的資訊」,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回到上述第3點,不論是要新設點或是找舊點,當確立之後,就以文字寫下這個點的尋找指南,甚至在該處綁標掛牌作記號,如此一來,就可以把「數字以外的資訊」掌握在手中。
樣點資訊文字化的好處就是可以傳遞給他人,並且補充座標值系統誤差的不足,而你無須在場。我甚至要說,樣點的文字描述在調查實務上,比看似精確的座標值還好用。那麼,該如何呈現樣點尋找指南呢?以我負責的其中兩個樣區為例子,請看以下第一例:
B16-01 花蓮卡拉寶山
花蓮往梨山方向,從洛韶出發
B16-01-01台8線130K里程牌處。
B16-01-02看到「台8線112K+497至190K+830」開大燈標示牌後,再往前不到100公尺,兩側有寬闊路肩,對向車道的櫻花樹。
B16-01-03還沒到台8線129K里程牌,左側看到反光鏡,前方20公尺右側三角形狹路警示標誌處。
B16-01-04過台8線129K里程牌約200公尺大轉彎的寬闊路肩處。
B16-01-05台8線128K里程牌處。
B16-01-06在碧綠神木停車場「多霧路段小心駕駛」警示牌旁樓梯口。
B16-01-07過台8線127K里程牌約150公尺,路肩沒有黃色護欄處,有一電線桿「神木高支10」。
B16-01-08過台8線126K里程牌再往前約100公尺,注意落石及路面凸起雙警示標誌,前面無黃色護欄,較接近上坡處。
B16-01-09過125.5K里程小牌,再往前300公尺的右彎處,左手邊有一片空地。
B16-01-10轉上124.5K的髮夾彎,開闊路肩前方速限30公里警示標誌處。
梨山往花蓮方向,從關原出發
B16-01-10 過台8線124K髮夾彎後,接近124.5K的髮夾彎前,可見「險降坡140公尺7%」三角形警示標誌,對向的速限30公里警示標誌處。
B16-01-09 過台8線125K里程牌再往前145公尺,右手邊的空地。
B16-01-08過125.5K里程小牌再往前330公尺,可見路面凹陷警示標誌,左前方一塊無黃色護欄的草地路肩處。
B16-01-07過125.6K里程小牌再往前,注意左手邊有一段沒有黃色護欄的路肩,有一電線桿「神木高支10」。
B16-01-06在碧綠神木停車場「多霧路段小心駕駛」警示牌旁樓梯口。
B16-01-05台8線128K里程牌處。
B16-01-04 過128.5K里程小牌再往前300公尺的大轉彎,左側的路肩。
B16-01-03 過台8線129K里程牌可見一反光鏡,再往前約50公尺,還沒到下一個反光鏡,對向車道有三角形狹路警示標誌處。
B16-01-02過128.5K里程小牌再往前一點開闊路肩的櫻花樹。
B16-01-01台8線130K里程牌處。ㄨㄛ系統誤差的不足ㄨ
看起來虛無飄渺嗎?拿到現場比對你就知道多好用。為什麼我要順向逆向各寫一次呢?因為這個樣區能夠設樣點的地方在中橫沿線(你堅持要走合歡越嶺古道我也不反對),調查者必然是開車由兩端點其中一個出發依序調查。當調查者從梨山、大禹嶺、關原方向過來,就看這個方向的敘述,反之亦然。順向逆向的周遭環境敘述混在一起寫的話,你開車時會被過多不相干的資訊干擾,徒增車禍風險。記住,不寫則已,要寫就要預設這是要給沒來過的調查者看的。
如果一個樣區,無論從時間利用或是地緣來看,都只從固定一點出發比較有效率的話,那就不需要寫雙向了。除此之外,書寫方式也不一定只有上述的單點條列式,請看第二例:
A36-01 曾文水庫沙崙橋
從大埔沿著台3線往中埔方向出發,樣點都設在這一向的道路旁。注意會經過一座沙崙橋,過橋後,在橋頭會看到水利署的水泥四角短柱,刻「97年12月」,這裡是樣點01。下個點在快到325.5K里程小牌,前面約35公尺的電線桿「鳥埔50」處,旁邊有紅色三圓形反光警示。樣點03在325.1K附近的一座小橋,前方有寬闊路肩可停車。樣點04在公田六號橋頭,對向車道有「險降坡用低速檔」警示牌的那一端。在接近324.5K里程小牌,有根中華電信「富山幹四六」電桿,樣點05在此。下一個點再往前行約300公尺,可見中華電信「富山幹42-1」電桿。再往前行約280公尺,「鳥埔90A」電線桿處就是樣點07。樣點08在草山產業道路口,「鳥埔96」電線桿處。這個樣區的最終點要離開台3線進入草山產業道路,沿路下行,在牛稠坪橋頭。再往前的草山村橋毀損,不建議車行。
第二個例子看起來比較口語化,比較有整體感,不過就不容易一目了然,因此單點條列式是我較推薦的方式。當然上面兩個例子只是個參考,各位調查志工一定能夠發揮創意及文采,寫下你的樣點尋找指南!
PS.感謝建龍分享,小編補充三點:
一、順向逆向各寫一次還可以讓後來的調查者能夠交叉比對樣點位置,因為電線桿或者反光鏡也是有可能不見的,有時候順向資訊有所變動或消失,轉頭一看還是可以找到逆向所描寫的樣點資訊。
二、建議在樣點指南上註記撰寫日期,若覺得前人所描寫之樣點資訊有所不足想要補足,同樣也請註記日期。
三、樣點資訊所描寫的標的以醒目及不易變動為優先準則,筆者曾做過某調查樣點,樣點註記雞屎出售招牌旁,找了半天找不到招牌,可是過了兩個月招牌又出現了,最後才知道人家只有在堆肥期有在賣雞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