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西濱公路往南走,與台一線匯集之處;苗栗縣西南方的一個 純樸又美麗的地方, 從台一線轉進白沙屯村落,馬上就被祥和寧靜的氛圍所感染, 村落保存 完整的漁村風貌,堅持著它那一份質樸與自然。

白沙屯 舊名為「白沙墩」, 這個依山傍海的村落是 風與沙的故鄉。 冬天東北季風吹起,海風挾帶 白色細沙 吹襲海岸,自然力量交錯 在過港溪口南岸 堆起了一座座 雪白 新月形的沙丘, 白沙成墩因此成為地名。 自古即地處交通要塞,為新竹到大甲的官道必經要站之一,也曾是重要的海防汛守之地。

其實白沙屯的四季各有不同的風華,春夏之間湛藍的海天景致、滿山的綠意與枝芽交錯的相思樹,山光水影互相掩映。秋冬之季波浪般舞動的菅芒花海,夕陽餘暉中映現橘黃色的浪漫,廣闊的海岸沙灘上處處可見金風雕鑿過的痕跡,展現蕭颯淒清的美景。

歷史與開發

史志中對白沙墩最早的記載始於清朝蔣毓英所修《臺灣府志》(康熙年間刻本);白沙墩之地,位居臺灣中北部的海岸之旁,開發不算早。尤其,白沙墩因為地處海岸地帶,地狹人少,所以史志中的紀載多集中在軍務的事項及地理環境的介紹,對於白沙墩的開發與民情風俗的記載少有觸及,若幸而有記載,則多只見其名而未聞其詳。不過,從《臺灣府志》中已經出現“白沙墩”之名,並置負責防務之「汛」、「塘」,由此可知清康熙中期以後便已經有白沙墩之“名”與“地“,也同時顯示出白沙墩自古在臺灣沿海防務上的重要地位。

本區的開發,以漢人家族之進入為開端,因此本地早期的開發史,可視為漢人家族的遷移史。本地漢人主要來自福建的惠安、同安之閩南族群,並以陳、駱兩姓的同宗族人最多;另外林、王、鄭等姓也有不少。其中以駱姓之入墾白沙屯最早,駱當官公於清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始墾於過港庄;白沙屯的陳姓宗族,則有四大宗支,稱為「九房陳」、「下厝陳」、「風頭厝陳」、「黃厝後陳」。陳姓家族之入白沙屯,以明末遺民陳朝合為始(即九房陳),朝合公生於清康熙中葉,乾隆十一年(西元1746年)攜二子到白沙墩闢地。「下厝陳」亦同於乾隆年間移入。迄今各大姓於白沙屯均已繁衍子孫十代左右。

白沙墩之美在於“山海一體”,昔日文人歌頌之處亦在於此。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朱景英舉解元;三十四年,由寧德知縣,擢臺灣海防同知;三十九年,遷北路理番。公餘流覽圖籍,博雅自喜。於海防同知任內撰成《海東札記》,其中有云:

蓬山而北,有白沙墩,橫界中逵,巨溟其趾;陟巔瞰,臨眇空闊,遠浪擊撞,青瀉無際,真大觀也。

朱景英描寫白沙墩之美,以其居於高處俯瞰,見遠方海浪撞擊,一望無際,海天一色,故稱此景為「真大觀也」。另外在《苑裏志》中有兩首〈沙墩觀魚〉,所讚頌者皆為白沙墩之地。其一為蔡振豐所作:

茅舍如麟別有村,扶藜人立夕陽墩。鯨波漸盪舟能小,

蜃市初開霧又屯。生計不防耕釣托,畫圖誰辨海山昏!

得魚合喚鄰翁飲,壺酒寒篝仔細論。

其二為蔡相所寫:

白沙墩上快遨遊,處處觀來景物幽。款乃一聲爭起網,

茫然十里漫搖舟;漁歌時向風前發,活計端從浪裏求。

莫道此中無沃壤,天生滄海作田疇。

白沙屯媽祖

位於白東里二鄰八號拱天宮的主祀神,也同時是大白沙屯地區的信仰中心。可以確認的是這尊媽祖,初始是供奉於民家,遲至咸豐晚期由陳朝合家族後裔獻地約300坪,地方人士集資籌建土角厝廟宇─拱天宮,於同治二年(1863年)完工,建坪34坪,至昭和五年(1920年)因受風雨剝蝕,原有建構已牆傾壁倒,乃再醵金重建,易以磚石;1935年因中部大地震,廟構受損,隔年地方人士再度鳩資修建;至1975年管理委員會因見丹青剝落,倡議大改建,乃於是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破土興建前殿、鐘鼓樓暨兩廂房,歷一年於1976年七月底完工,其後歷經多次的修茸與擴建,至1989年十月成今日之規模。

廟內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右小港配祀註生娘娘、土地公;後殿中龕奉祀聖父母,左右龕陪祀二媽與三媽。二樓正殿中龕敬奉觀世音菩薩;後殿中龕敬祀瑤池金母,小港分祀神農大帝與關聖帝君。

白沙屯媽祖金身是歷史悠久的軟身造雕像;自十七世紀開始大批漢族離鄉背井移民渡海來台,為了航行的平安與上岸後能順利求得謀生之路,宗教信仰成為移民們重要的心靈慰藉,多數均奉請原鄉神明隨行,因此,台灣古老廟宇的開基神明多數是大陸的分身神,亦同時是大陸匠師的作品。軟身造神像雖非起於清季,但考慮到於行船時供奉以及上岸後落腳前便於隨身,於是當時屬於移民輸出大宗的福建泉州地區乃有軟身造神像的盛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基的鹿港天后宮與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肇始的北港朝天宮其開基媽聖像均係軟身造金身;澎湖地區眾多於康熙年間迎請而來的各種王爺雕像亦多以軟身造為多,足見斯時軟身造神像確實是移民的最愛;經仔細比對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開基媽祖聖像,其神韻、體態均與白沙屯媽祖極近似,雖不能據以斷定其係出於同一匠師,但以傳統雕塑工法經常是時期分明的特點判斷,白沙屯媽祖聖像應可確認為康熙年間作品,其歷史當有三百年以上。

徒步進香溯源

進香(或稱刈火)是一種傳統道廟信仰文化,淵源悠久,是分靈神定期返回祖廟朝覲的一種儀式,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由其金身即可得知絕非分靈於台灣本地之神祇,何以百餘年前即徒步到非其祖廟的北港朝天宮進香刈火?

清統時期台灣各地媽祖廟多數均係由大陸祖廟分靈而來,廟宇泰半建於較具開發規模之城鎮地區;信徒常有集資搭船返回大陸祖廟進香之活動;同是分靈於大陸祖廟的白沙屯媽祖,卻甘願僻居山海相迫土地貧瘠的白沙屯地區,先民在先天條件限制下根本無力負擔跨海進香的經費盤纏,然而感於媽祖伴護地區子民在此海彊一隅與惡劣環境對抗、與狂風怒濤搏鬥的恩澤,白沙屯先民不敢或忘設法讓媽祖「回娘家」,於是轉而向當時在台灣地區唯一設有聖父母殿的北港朝天宮進香乞火,由是信徒們不畏艱苦的踏上了自古迄今最久也是最遠的徒步進香路程,並開台灣地區向非分靈祖廟朝覲之先例。俟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之後,台地各廟宇跨海進香活動因政權阻隔而停歇,斯有其他廟宇跟進白沙屯徒步至北港朝天宮進香,也由於在當時其他進香團係因時代條件不得已而轉向,始有後來相爭正統以致決裂之憾事。

白沙屯媽祖徒步往北港朝天宮進香肇始於何年代,並無人知曉,據地方耆老指稱早在建廟之前即有村民組團前往,迄今當有近兩百年左右之歷史;期間在1935年受中部大地震影響而首次間斷一年,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期,因受日本皇民化政策及大戰戰況吃緊雙重影響下,僅斷續展開進香活動,並無每年前往朝天宮;但自終戰後迄今白沙屯媽祖即年年前往北港進香,即使在解嚴之後,全台各地廟宇湧往大陸進香,白沙屯媽祖亦不易其傳統。


頭旗,猶如軍隊的前鋒官,在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傳統中,頭旗的行止能進不能退,只能快步行走,不得屈膝跑步;因此舉頭旗者必須是體能好且經驗豐富者,在任何叉路口都要能正確判斷,是否需要等待媽祖大轎引導前進方向,否則在不能走回頭路的情況下,繞路與媽祖大轎再度會合,可能會走上好幾里虛耗的路程。

在跨越四個縣市的進香路程間,總會途經其他寺廟,根據老一輩香燈腳敘述,在去程中有四座寺廟是必需入廟參拜的(僅限香燈腳,媽祖大轎未必),包括通霄苑裡交界的觀音亭、清水鎮紫雲巖、沙鹿鎮天公廟、彰化南瑤宮等,其他寺廟則視當時情況而定,這樣的禮敬它廟神明在看得到的一面是一種信徒外交,在肉眼所不及的應該是一種神靈間的感情交流吧!

耆老們的記憶裡,1981年媽祖大轎駐蹕崙背奉天宮過夜,是歷來的第一次,在此之前,媽祖大轎一向是停駕民宅過夜,充分的顯現出祂接近平民百姓的親和力;也因此,即使從來無人能夠預測白沙屯媽祖是否會經過自家門口,但只要聽聞白沙屯進香團就在附近,不論哪個地域的人,總事先備足香案金紙,就怕失去可遇而不可求,能夠禮敬白沙屯媽祖的機會,即便最後盼不到與媽祖最接近的那個距離,遠遠的鞭炮聲依然此起彼落。

早期雖然人數少,但是全程完全沒有任何輔助的交通工具,在長時間徒步的過程中,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況是相當重要的,雖然白沙屯的香燈腳窮的只能吃隨身帶著的米麩或糕仔,但在媽祖靈感的影響與佩服白沙屯信徒堅定的信仰意念下,經常會有許多沿途民眾以敬奉媽祖之名,招待香燈腳補充體力的美味餐點,這種鄉間的人情味往往使得香燈腳們感動落淚;其中又以彰化縣溪洲鄉三條圳一帶的居民最為虔誠與熱情。雖然路途中香燈腳們的飲食可以葷素不忌,但李子、芭樂、玉米是絕對禁食的,細究其原委應是與不易消化有關。

長途跋涉間總也有會有跟不上的人,卻從未有走失情形;在過往橋樑不發達的情況下,免不了要冒險涉水潦溪,也都從無意外發生。年年都是「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這無非都是媽祖的靈感庇祐,甚且媽祖還經常會提示香燈腳尋回遺落的隨身物品。這類神蹟,在村中的老一輩香燈腳,幾乎人人都能清楚的說上幾段。



在西螺大橋尚未建成前,從三條圳(彰化縣溪洲鄉緊鄰濁水溪邊的村落)到西螺都一定要潦水過溪,1947年,進香團前進到此地的前幾日大雨不斷,溪水暴漲浪大滔天,此時所有香燈腳遲疑不敢前進,於是當年執事的陳海國先生懇請媽祖停駕一日,待洪流退去之後再行趕路,但媽祖示意堅持趕路,因此三條圳居民便派遣三艘竹筏欲助香燈腳們渡溪,卻遭媽祖婉辭並出字示意所有香燈腳將攜帶的金紙在河畔全數焚燒,在燒的同時,馬頭鑼隨著媽祖神轎行轎的節奏,緊迫的敲打著,似乎是媽祖婆在緊急召喚天將神兵們速速前來保護香燈腳們,待行轎一段時間後,媽祖示意當年舉頭旗的憨頭伯仔前進,但憨頭伯仔走了三、五步之後便因懼怕眼前的滾滾溪流而停滯不前,此時媽祖婆又再次示意所有香燈腳扶住轎桿,並指示渡溪時雙腳不可停下,等到金紙欲燒盡時,突然一聲「進喔!」所有香燈腳忽然覺得有一股力量拉著大家一直往東南方的方向前進,在過溪的同時,溪旁兩岸早已圍滿了好奇圍觀的人群,過溪之後,岸邊的居民告訴香燈腳們說,在渡溪時他們看到每位香燈腳就像是鴨子滑水般的滑過了濁水溪;更神奇的是香燈腳們身上的衣物僅只褲腳稍微潮濕而已。後來到了西螺,當時西螺境內正大鬧「黑珠」(天花)瘟疫,當地居民親眼目睹了白沙屯媽的靈驗,便跪求媽祖婆至其庄內遊庄一周,據說媽祖婆走過之後庄內疫情便穩定了下來,這也就是直到現在三條圳與西螺地區的居民對於白沙屯媽極度虔誠的原因。

百餘年來白沙屯媽祖總會準時的,在祂擇定的進火日辰前一天清晨跨進北港地界;伴隨著「進喔!進喔!」的高亢喊聲與朝天宮的鐘鼓聲,白沙屯媽祖大轎行三進三退禮後,衝入朝天宮內,聖像受朝天宮主事者尊崇的安座於正殿神龕內待客的最尊位(神龕內鎮殿媽祖之左上側位置);媽祖於朝天宮安座完成也是進香去程的完成。信徒們在休息的同時,也必須梳洗乾淨,換上新裝,以準備進行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儀式:拜天公與刈火。

拜天公通常是在媽祖進入朝天宮後的下午舉行,拱天宮管理人員會以事先向白沙屯信徒收取的獻金,請來歌仔戲班演戲酬神,並備全豬、全羊牲禮祭拜;完成拜天公後,牲禮轉向面對朝天宮內,全體白沙屯信徒並向天上聖母祝壽。拜天公並祝壽完成後,信徒們才有較長的休息時間,等待通常選在子、丑、寅這三個時辰舉行的刈火(進火)儀式。



刈火(進火)是進香過程中最重要的儀式,長途跋涉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取朝天宮萬年香爐裡的香火回白沙屯;儀式由朝天宮住持師父主持,儀式開始前先請出白沙屯媽祖與山邊媽祖到正殿神案上,接著從懸掛於正殿神龕上方的常明燈(琉璃燈)遞引聖火到萬年香爐中,然後誦經祈福奉請諸神共霑法喜,再由住持師父主導,拱天宮委員跪讀,讀畢將疏文化入香爐中,由師父唸誦四句聯同時掏引三次聖火入火缸,火缸裝入香擔後,隨即貼上封條過火回鑾。由於刈火是屬於神明與整個團體的儀式,信徒乃再各自到朝天宮附近商家購買火柴(番仔火)與鞭炮,以象徵個人亦帶了朝天宮的火種返鄉。

在長達數日的回鑾過程中,聖火必須終日不滅點燃著,盛聖火的火缸雖為陶製品,但亦難承受極度的高溫,因此進香團在抵達北港的當天,必須特別請當地老師傅用黏土、布袋棉及鹽巴加強其隔熱效果,據北港當地老師傅表示,現今前往北港進香的團體,僅剩白沙屯維持著此一傳統。

在回程路上,取了聖火之後的進香隊伍中,香擔成為一項極其重要的聖物,辛苦的進香就是為了這個香火,把香火好好保護回到拱天宮是全體香燈腳共同的責任;香擔以木質製作,一擔兩個,一個放置火缸,另一個放置檀香木片、茶仔餅、木炭粉等燃料,沿途必須時時檢查火缸內燃燒情況,適時添加燃料,香擔由副爐主擔綱護送,另配合一至二位有經驗者看顧火缸內容。

回程路途依然是沒有固定路線與休憩處,直到回到通霄地區,媽祖總必然停駕通灣社區過夜,這是全程中唯一可以預測的停駕地點,這一天也是通灣地區信徒感覺最幸福的一天,社區居民除了請來戲班演出酬謝媽祖,家家戶戶更備足了各式點心挑到路邊供進香客免費享用;由此可知,通灣地區居民對白沙屯媽祖的虔敬之心,絕不亞於白沙屯地區居民。

大轎的轎門在回程中會以帆布封住,直到返回白沙屯附近換乘八人大轎時,信徒們才得以再見闊別數日的媽祖慈祥容顏。當媽祖回到鄰近白沙屯的地帶,會由原先的輕便轎換乘八人大轎,轎班人員也換成值年頭家擔任;與此同時山邊媽祖也由山邊信徒抬來神轎迎接,就此倆位情深的姊妹每年共乘一轎的短暫聚首也暫時畫下休止符。報馬仔在這個時候已趕回內庄,打鑼通知村民媽祖回來囉!

換乘大轎的地點自古曾經過多次變遷,在耆老記憶所及中,最原先是在通霄街南的南勢橋頭,後改在省道通霄灣路段(今慈后宮附近),亦曾在新埔三口埤(今漢洋工業路口附近),近年則均在秋茂園對面停車場換轎;惟不論換轎地點在何處,該處就是白沙屯居民的接駕處;接駕時的重頭戲是「搶頭香」,「頭香」也就是媽祖換轎後於香爐中插入的第一炷香,白沙屯的「搶頭香」以本庄、南庄、北庄輪流,每三年輪得一次;而外庄民眾則不受限制,每年均可以沾得法喜;在這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中,白沙屯媽祖的搶頭香儀式非但未被商業化,反而更禮遇外庄人,這樣的精神是白沙屯子民在媽祖的潛移默化下所養成的。

換乘八人大轎後的媽祖,並未直奔拱天宮,沿途會在內島里作短暫的停歇,讓南庄信徒演戲酬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戶平安;嗣後再到火車站附近停駕,此時本庄居民家家戶戶煮點心、挑飯擔到村內中路上(村庄往火車站道路),慰勞一路辛勞的香燈腳與眾信徒們,在充滿鄉土味的飯擔中,人們嗅到的是濃郁的人情味:不收錢的餐點準備的是色香味俱全,嘶聲吶喊的招呼著所有識與不識的人,只唯恐自家準備的點心沒被吃完,因為「吃到見底,有好田底」;多麼淳樸、可愛的白沙屯媽祖子民啊!


待回宮安座時辰一到,頭旗、香擔在眾信徒的護衛吶喊下首先衝入廟內;接著已行三進三退禮的媽祖鑾駕,在「進喔!進喔!」的聲浪與鑼鼓炮聲中衝入廟殿,隨後關上廟門,等到媽祖安座完成再開啟廟門,此時,但見正殿神龕的布幔已放下。廟外則由信徒們擺設祭品,用以敬天與犒軍賞兵;值年爐主也在此時依本庄各戶戶長名單,擲筊卜選新任爐主與頭家。

雖然媽祖已經入廟安座,但整個進香活動並未正式結束,進廟後的第二天由二媽帶領進行遊庄(繞境),報馬仔先一步在前通知,隊伍在後,遊庄範圍涵蓋本庄(白東、白西)、南庄(內島)、北庄(南港)等各里,午膳由南北庄輪流作東準備飯擔,遊繞本庄的路線向來固定,遊完本庄之後的路線則依值年庄頭而定,若是當年在北庄用膳,則先由南庄遊起;隔年則北庄先遊,至南庄用膳。結束遊庄行程後,緊接著是放兵儀式,也就是讓伴隨媽祖進香的神兵天將們各自歸建;並在祭祀圈內安鎮五營,以保合境平安。待到十二朝後,廟方取出香擔,將火缸內的香灰倒入廟內大爐中,與原有香灰混合,稱之為開爐;

進香活動雖是普見於台灣民間的一項信仰儀式,但長程徒步進香儀式,目前在台灣僅存白沙屯及大甲兩地尚保留此特色,而白沙屯媽祖進香除了徒步路程最遠(來回路程近四百公里)、歷史最久(起於嘉慶年間,據今一百八十餘年),更是全世界唯一由媽祖帶路的進香團體。同時也「完整保存與反映傳統農業平民進香的本色」(1989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實是彌足珍貴的本土活文物。走在鄉間小路上的白沙屯進香團徒步進香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