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資訊

本區漁業因受潮差影響及地形條件限制,僅能以小型竹筏(膠筏)於沿海作業捕魚,船澳規模亦不大,白沙漁港為四等港;現今漁民作業方式主要有一支釣、牽罟(地曳網)、刺網、流刺網(放綾仔)。

一支釣

船釣方式捕魚雖自古就有,但僅限於捕捉少數特定魚種時使用,如本地在民國六年代之「釣花枝」。近二十餘年來,漁業單位於本區近海投放人工魚礁後,形成一處相當好的漁場,高經濟價值魚類成群聚集於魚礁區,使地區興起以一支釣捕魚方式,惟因,膠筏作業受海像影響甚大,整年中可出海作業之天數均在100天以下,是故,只有少數人以此維生,多數乃做為副業或休閒。

牽罟(地曳網)

由船筏載著漁網到離岸不遠的海上撒網(呈半圓 弧形);岸上以兩隊人馬拉網圈圍;筏上通常有四人,一人控制馬達及方向、一人控制船槳主要在平衡船身,另外兩人則負責放網,岸上拉網人數通常在30人左右;牽罟的最佳時間在3~9月;因為本區沿海魚源豐富,牽罟作業在本地曾盛極一時,1970年代以前,沿岸防風林區罟寮林立,農閒時在「罟老闆」一聲吆喝下,海岸經常人聲沸騰,地方有句俗語「偎索分錢」描述的是牽罟時只要靠到拉網的繩索,就可分得販賣漁獲所得的金錢,可見當時漁獲之豐碩。

目前,少數有心人士為保留傳統漁業作業模式,而組成牽罟產銷班對外來遊客服務,可惜因為海域生態環境的改變,漁獲已大不如前,作為休閒尚可,以此謀生難矣!

刺網

與牽罟相似但所放的網呈一直線,通常等半小時後再回頭把網拉回,不過若是天氣不好時則以風浪的大小來決定拉網的時間,浪愈大時間就愈短。出船的時間則是依潮汐而定,通常待潮汐退至七分遠便出船放網,在開始漲潮時開始收網。在天將黑或將亮前且漲潮時漁獲量最大。因下網深度的不同會有上、中、下三種不同層次的漁獲;上層所獲的魚種有花煙魚、水針魚、八蕉旗魚、烏魚、鬼頭刀…..等;中層有花威魚、紅甘、海鯬、硬尾仔、白帶魚….等;下層則是石斑、鱸魚、花身仔、鱈鯛……等。

流刺網(放綾仔)

退潮時將漁網呈一長條直線放置於海灘上,當漲潮時魚隻會隨潮流而來到;網子也因海浪沖刷而攤開,魚兒便被困在網裡,等到再次退潮時便可收網。

四季魚類

本區沿海出產之魚類以四季區分如下:

◎春季:鱙魚(丁香魚)、闊北魚、白北仔、魚土 魠魚(學名:棘鰆)、烏鯧、西刀魚、扒皮魚(學名:薄葉單棘魨)、鐵甲魚(學名:真鰺)、魩仔魚、水針魚(學名:星鱵)、飛魚、牽金線(學名:半黃姑魚)、煙仔魚(學名:鰹魚)….等。

◎夏季:飛魚、銅鏡(學名:白鬚鰺)、刺鯧(學名:托爾逆鉤鰺)、鬼頭刀、透抽(小卷)、血鯛、真鯛,蕃薯皮(或稱比目魚,學名:薄鞋底魚)、翻車魚、魟魚、沙魚、煙仔魚(學名:鰹魚,至隔年五月都有)、竹籠魚、竹東仔(學名:鯖魚)、花煙(學名:日本花鯖)…..等。

◎秋季:鐵甲仔(學名:真鰺,至隔年三月都有)、硬尾仔(學名:吉利鰺,至隔年三月都有)、花威(學名:花鯖)、竹東仔(學名:鯖魚)…..等。

◎冬季:厚唇(學名:花軟唇)、黑格仔(學名:黑鯛)、扒皮魚(學名:薄葉單棘魨)、秋姑、烏魚、撒尿鮊仔(學名:披巾瞻星魚)、花枝、煙仔魚(學名:鰹魚)、臭肚魚(學名:臭都魚)、午仔魚(學名:四絲馬鱍)、白帶魚(四季皆有,但10月~3月是盛產期)、花身仔(學名:三線雞魚)、花枝….等。

養殖漁業

本地區養殖漁業並不發達,於1970年代最高峰期亦僅有約3公頃之養殖池,主要以養殖鰻魚為主。但是,由於沿海受污染並不嚴重,因此於養殖漁業中尚無法以人工繁殖的烏魚、鰻魚魚苗,本地區沿海出產尚頗為豐富:

◎烏魚苗

烏魚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沿岸近海,在我國則是分布於中國大陸沿海,每年冬至前後便從中國大陸沿海橫渡台灣海峽至本省產卵,魚苗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大多聚集沿海淺水處,尤其是在河口鹽分較低處為最多,此時魚苗體長約2~3公分,漁民多利用漲潮時在各海溝出口或堤防之淺水處以漁網捕撈之後,至育養場做水質淡化一個星期,即可轉售給盤商。為地區居民於農田冬收後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鰻魚苗

台灣冬季前後12月至3月間為鰻魚苗洄游至本區之時期,因鰻苗夜行的特性,漁民必須在夜晚滿潮之2-3小時內(集中潮至滿潮及滿潮至中潮時)鰻魚苗溯河之時捕捉。本地區漁民捕撈鰻苗,大多在鰻苗來臨之前在河流入海處或海岸邊設置定置網,在鰻苗溯河之時刻,前往捕取入網之鰻苗,在本地由於河溝出海口稀少,多數漁民均冒險泅於水中捕捉鰻苗,其危險性甚高,這種水裡來、浪裡去的謀生方式,充分顯現了漁民為求溫飽的辛酸。

質料提供:陳進發先生,從1958年至今魚苗育養經驗,現在以傳給第三代陳家齊。

原始漁撈

主要有牽罟(地曳網)、搖鐘(圍刺網、巾著網)、流刺網(放綾仔)、石滬。

◎牽罟(地曳網):

時間-四季皆可,但夏季為淡季。

工具-舢板船、漁網。

人數-船上10人、灘上30人左右。

作業方式-原始漁業完全是以人力來運作,所以船上需要有10人,10人的工作分配如下: 1人在船尾做總指揮;2人負責放網;7人划槳,而划槳的人力分配又為頭槳1人、二槳2人、三槳位置最需出力設置3人、尾槳1人負責控制航行方向。當船要出海放網前先將一頭的罟繩給灘上的一隊人馬準備拉網後,把船划至附近海域(最遠不超過1500公尺)將網撒下之後,便回岸上把另外一頭的罟繩交給另一隊人馬,之後兩隊人馬(每隊至少15人)同心協力把網一起拉回,即是所謂的「牽罟」。

◎流刺網(放綾仔)

退潮時將漁網呈一長條直線定置於海灘上,當漲潮時魚隻會隨潮流而來到;網子也因海浪沖刷而攤開,魚兒便被困在網裡,等到再次退潮時便可收網,有浮網、中層流刺網及底刺網之分,地方上稱為「放綾仔」。


◎石滬:

石滬捕魚是一種古老的潮間帶陷阱漁法,當漲潮時魚兒隨海水進入石滬內,退潮時海水因受滬牆圍阻,消退較慢,此時魚群仍迴游於滬內深水,待滬頸排出海水後,於便被困於淺水的滬內,漁民即可手到擒來。

本地區在早期因沿海漁源豐富,因此,自西湖溪口以南至新埔沿海,石滬櫛比鱗次,在潮間帶成密集的魚鱗狀,綿延長達五公里,如今雖僅剩位於山邊地區的「蛤滬仔」1,但是站在山邊地區任何制高點望向退潮後的海灘,那層層疊疊的石滬遺跡,依然清晰可見。

石滬原是平埔族民的資產,地區先民以物資及金錢換購取得業權;平埔族民原先所建構的石滬規模並不大,圓周長約30公尺、高約30公分,且牆的厚度也不夠厚所以也就不夠堅固,常常經幾個月後就會因受到潮水的衝擊而倒塌。

先民於取得業權後,乃依其原鄉,福建沿海填滬的工法,將其規模增大為圓周長約為200公尺、高約1.2公尺、牆的厚度增為約80公分厚;底層先用巨石墊底做為地基,然後再用較小的礫石把周圍推砌填造;也由於建石滬所需礫石數量龐大,需要集合眾人的力量,因此幾乎所有石滬都是由鄰里鄉親共同組織填造,當然捕魚權也依出資、出工的多寡分配,分配時均以曆日為準輪流巡滬,巡滬者除有權取得當日之漁獲外;同時也必須負責修護受潮汐侵襲而傾壞之滬牆。

在本區北端之半天寮,好望角下。有著十幾座的「石滬」,其由來鄉里間流傳是後龍鎮中和里半天寮間,有個村落叫做「翁厝」,他們在數百年前由澎湖移居來台,就在現址的半天寮定居下來,也因為他們的袓先在澎湖即從事「石滬」捕魚的工作,來台後在海邊築「石滬」的條件與澎湖相似:1.有天然的石材2.有潮差大的條件3.有東北季風強的氣候特性4.又有後龍溪及西湖溪的淡水與海水的交會口(俗稱港口)之賜。據老一輩憶述鄰近地區中特別以本區的漁量最好,所以他們就一座座的興築完成。最盛時期,幾乎全白沙屯沿海都有「石滬」。

1「蛤滬仔」原為鄭俊袍先生所有,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賣與白沙屯人氏林快,民國六年日本政府發給「定置漁業免許願」,1939年一度受流沙埋沒,1948年五月林氏後裔林乞食、林順仔二人發起重建,並取得國民政府發給之漁業許可證。本資料參考該滬登記業權各項原始檔案影本(原始資料已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