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X偶戲大師NORIYUKI SAWA
還想知道更多無獨有偶的訊息!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X偶戲大師NORIYUKI SAWA
【排練初期】海洋生物也要測速
『鯤之旅』的演出,除了巨獸『鯤』,還有代表臺南的吉祥意象:黑面琵鷺、劍獅、鯉魚公等。值得一書的,還有海洋生物夥伴,是由無獨有偶劇團過往劇碼《飛船與海怪》與《鯨之嶋》中的戲偶改裝上陣,響應永續的精神:魟魚、章魚、鰻魚、螃蟹等各式逗趣的角色,展現無獨有偶多年純熟的偶戲美學。
早在今年年初,海洋生物群已率先在無獨有偶位於宜蘭利澤的排練場展開排練,邀請劇團合作多年李羿璇擔任動作導演,因演出規模龐大,並特製角色模型積木來模擬隊伍的走位。為實際體驗藝閣車的行進速度,團隊不僅於利澤老街上排練,更請出「手機測速照相APP」一邊測速,一遍行進排練,令人莞爾。
【排練後期】日本偶戲大師愛上臺灣的節慶獻禮 呈現多彩海洋文化,繽紛藝術盛宴在燈會高鐵區展開
操作500公斤巨型的懸絲偶,在台灣是首次的創舉,11位操偶師在操作過程中,就像是格列佛遊記的小人一樣,拉著懸吊系統,演員之間隔著藝閣車無法看到彼此,需要不斷地重複練習,才能達到極佳的默契,讓「鯤」隨著音樂靈活擺動。
戶外遊行演出的最大考驗,是要適應各種天候狀況,30位演員於首演前一週提前抵達台灣燈會高鐵燈區,天天在烈日及強風下排練,製偶團隊也每天隨行在側,為了時刻觀察戶外日夜溫差是否會對戲偶外觀或結構產生影響,以確保戲偶運作順暢。為得就是完美呈現。
導演沢則行表示:「2019年我受無獨有偶合作邀請,因此愛上了台灣,去年起與台江文化中心合作,更愛上了臺南。我深信出色的藝術家,必須尋找觀眾心中的想望,為了激勵觀眾而創作;因為這份信念,所有演出者不辭辛苦在烈日下排練,非常期待來參與臺南燈會的觀眾,都能獲得最愉悅的觀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