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專題

微生物實驗

一.細菌分離

0.未分離的菌管中滿滿都是各式各樣的細菌,如下圖所示

來源:台大生命科學系 周信宏助理教授 大二微生物上課講義

1.劃線塗抹分離法:

1.原理:如下圖所示

來源:台大生命科學系 周信宏助理教授 大二微生物上課講義

2.做法:如下圖所示

來源:台大生命科學系 周信宏助理教授 大二微生物上課講義

3.實驗架設:

4.成果:

2.序列稀釋圖盤分離法:

1.原理如下圖所示:

來源:台大生命科學系 周信宏助理教授 大二微生物上課講義



3.菌落懸浮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液比濁實驗

用滅菌接種環挑取菌落或標本,在試管內壁與液面交界處輕輕研磨,使細菌均勻得散落在液體培養基中。

(來源:http://www.taiwanlab.com.tw/protocol/show.asp?id=4464)

2.實驗架設:

3.成果:


二.細菌生長與控制(照射太陽光長度與細菌生長數量的關係)

1.原理(主要為紫外光):

因為陽光中含有紅外線與紫外線。紅外線可以蒸發水份,讓細菌脫水而死。紫外線可以使細胞核濃縮,而在細胞漿產生空泡,

使細菌死亡。 紅外線與紫外線雖然可以殺細菌,但也會殺死人類的細胞,所以也不要曝露在陽光太久。

(來源:http://linsuwen.myweb.hinet.net/why100.html)

2.預期值:

照光20分鐘的菌落數<照光5分鐘的菌落數<對照組(未照光)的菌落數

3.成果:

三.抑制EK生長的物質效果比較

1.實驗架設

(1)Ampicillin (2)蒜頭萃取液 (3)70%酒精 (4)漂白水10% (5)無菌水

2.成果:

3.討論:

4.理論與結論:

四.細菌染色

1.簡單染色法:

(1)目的及條件:已知菌種且為單一菌種,為了要方便在顯微鏡下清楚看見而做的染色

(2)過程:使用熱固定法固定EK於玻片上→使用Crystal violet染色→用蒸餾水沖洗多餘的染劑→蓋上載玻片並觀察

(3)成果

2.負染色法:

(1)使用時機及條件:常用於不透光液體標本的鏡檢。由於其染色處理過程並非針對菌體本身,故又稱「襯托染色法」、「間接染色法」。在負染色法中,標本不需要熱固定,細胞不會因為化學藥物的影響而變形,對於不易染色的細菌病毒也能觀察。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9F%E6%9F%93%E8%89%B2%E6%B3%95)

(2)原理:負染色法需要使用酸性染料來染色,如伊紅苯胺黑。因為細菌體表面帶負電,而酸性染料的色原也帶負電,所以色原只能將背景染色,才能使沒有染色的細胞很容易的被觀察到。一些染色劑,如四氧化鋨和鐵氰化鋨,化學活性非常強。作為強氧化劑,它們主要與交鍵類脂和不飽和碳碳鍵反應,從而改變樣本組織的生物膜特性並將其染色。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9F%E6%9F%93%E8%89%B2%E6%B3%95)

(3)過程:取一滴Nigrosin染劑滴於玻片邊緣→使用tip勾一點EK並與Nigrosin染劑均勻混合→使用另一個玻片塗抹→顯微鏡下觀察

(4)成果

3.革蘭氏染色法:

(1)使用目的與條件:細菌細胞壁上的主要成份不同,利用這種染色法,可將細菌分成兩大類,即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這種染色法是由一位丹麥醫生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於1884年所發明,最初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間的關係。

這是辨別細菌種類的一個重要特性,對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很有幫助。相對於容易導致人類疾病的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通常是益生菌,不會對人類致病,還能促進腸道菌種平衡。

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對抗生素的反應並不一樣。通過抽取樣品醫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5分鐘左右)確定細菌的革蘭氏性質。這樣,醫生就可以迅速的給病人注射抗生素,而不需要等待通過細菌培植得到的化驗結果,這往往需要幾天時間。

(2)原理:革蘭氏染色的對象是細菌細胞壁。染色後的細菌可在顯微鏡下更好的觀察,以便於區分。不同的細菌在該染色法的作用底下反應不同,藉以區分成為兩類:

  • 革蘭氏陽性細菌,胞壁染色後呈藍紫色
  • 革蘭氏陰性細菌,染色後呈紅色

(3)過程:使用熱固定法分別固定EK以及S.A→已2%Gram Crystal Violet染劑滴於載玻片上菌體→以蒸餾水清洗→加入碘液→以蒸餾水清洗→使用95%酒精進行脫色作用,直到酒精變成無色→加入第二種染劑Safrain→以蒸餾水清洗→在顯微鏡下觀察

(4)成果:EK(大腸桿菌)

S.A(金黃葡萄球菌)

五.問題、討論與相關網站

1.大腸桿菌的全名(E.coli)Escherichia coli

2.巴斯德滅菌法:

巴氏殺菌(Pasteurization)即低溫保持式殺菌法。亦稱低溫長時間殺菌法。是利用低于100攝氏度的熱力殺滅微生物消毒方法,由德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于1863年發明,至今國內外仍廣泛應用于牛奶人乳嬰兒合成食物的消毒。新鮮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十分怕熱,如果用攝氏100度的消毒方法,則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將被破壞,而且原奶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等也有損失。巴斯德通過大量科學驗證明,如果原奶加工時溫度超過85℃,則其中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會被大量破壞,但如果低于85℃時,則其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被保留,并且有害菌大部分被殺滅,有些有益菌卻被存留。所以,將低于85℃的消毒法稱作巴氏消毒法,可以說,這是新鮮牛奶最科學、最好的加工工藝。采用巴氏滅菌法生產的鮮奶,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與新鮮原奶基本相同。現用的巴氏殺菌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加熱到61.1~65.6攝氏度之間,30分鐘;二是加熱到71.7攝氏度,至少保持15秒鐘。由于巴氏消毒法所達到的溫度低,故達不到滅菌的程度。但是它可使布氏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可以使細菌總數減少90%-95%,故能起到減少疾病傳播,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間的作用。另外,這種消毒法不會破壞消毒食品的有效成份,且方法簡單。

(資料來源:http://big5.wiki8.com/bashishajun_108710/)

3.大腸桿菌專門網站:Ecocyc (https://ecocyc.org/)

4.EK蛋白質查詢:http://proteopedia.org/wiki/index.php/Main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