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私立達德商工
作 者:徐羽萱
參賽標題:自我成長
書籍ISBN:9576833965
中文書名:做個快樂的夢想家
原文書名:Think yourself to the riches of life
書籍作者、編譯者:Robert Colin∕秦明利
出版單位:業強
出版年月:1996年5月1日
版 次:初版
「敢於抱有偉大的夢想,勝過漫無目標的消極等待。」每天忙碌又規律的生活,會漸漸磨滅了許多活力和好點子。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能做得比想像的還要好。要從行動後的失敗中重新出發也不是那麼容易,本書指引你從挫折中走出來,正向的思考,追夢也能很真實。
1.目標塑造人們的生活。有時他們首先以夢想或者幻想的形式出現。但是不管你給它起甚麼名字,它們決定人們命運的航向、生活環境,最終決定人們的內 在性格——包括它們的態度、思想和感情。(p.48)
2.成長意味著擺脫過去的障礙,這並不容易。事實上,它可以成為一場負擔沉重、艱苦卓絕的奮鬥。只有通過自我約束,才能堅持下去,成長起來。 (p.176)
3.給與吸引人;索取排斥人。積極的力量吸引人;消極的力量排斥人。這是顛撲不破的思想世界的法則。(p.188)
4.希望吸引人;懷疑排斥人。(p.188)
5.愛吸引人;自私排斥人。(p. 189)
6.愛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態度。事實上,去愛只是意味著用正確的方式同他人生活在一起。它是幫助而不是傷害,每個人都能夠愛。它始於一種關心、一種 對他人的敏感並由此而發展。(p. 218)
夢想多半為自己喜歡的事或是自己想達成的目標,最初可能只是一個想法、一瞬間閃過腦海的念頭,這樣的一個想法影響一個人對未來的發展,也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觀點。要在追夢的同時又能快樂?這是很多人都不能做到的。在追求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失敗和挫折,遇到瓶頸時人們往往會更容易往壞處想,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經歷不夠的人是很容易會被擊退的!內容提到「成長意味著擺脫過去的障礙」,我覺得這句話詮釋得很好,至少在我的經歷中它是這樣的!而且成長都是一瞬間,那一瞬間也只有自己知道,至於每一次成長多或少,也是不一定的。
在我開始對未來抱有憧憬到現在,夢想我還是有點迷茫的,但是在生活中勇於去嘗試參加各種活動、累積生活經驗、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有試過才知道自己究竟能否接受。我也曾因為多次的嘗試後,沒有收穫、沒有結果,而想放棄一場比賽,除了發現自己一無所獲之外,也發現這件事根本不適合我,但在戰友們的開導下,我還是硬著頭皮上場,畢竟都練習大半年了,做事也該有始有終。擁有夢想遠遠是不夠的,必須具備正確的思維觀念、大膽的心態,還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法,因為自己想要甚麼只有自己知道!
書中第十六章「帶傷上陣」,內容以比賽為例,提到把將要去做的那件事視為一場比賽,替自己樹立標準,找到一個比這場比賽更加重要的目標,並要求自己按照自己所訂定的規則去完成這場比賽,也就是要求自己在底線之上,去完成這件將要去做的事!在比賽過程中,無論有多困難都要告訴自己「所有事情都會過去」。我認為這樣的想法非常好,尤其是在為夢想準備的道路上更應該這麼想,否則,只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真的很可惜,而這個方法能讓自己知道自己最多能做到甚麼程度,同時可能也會再往下一步走,發現自己能再做到比原本更多。找一個比夢想更加重要的目標、堅持信念、懷抱希望,這樣能使自己在遇到挫折時轉往另一個方向去想,藉以得到動力繼續往下行走!
繼續走也不能只是因為另外的目標給與你動力,要去思考自己應該改善的地方,這樣才不會在未來又因為同樣的問題而挫敗,時常檢視自己,設想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接受自己應該改變一些想法與習慣,更加了解自己去替自己打造出一條專屬自己的道路。在過程中不要忘記愛自己、愛那件事、愛一切和每一個人。當然這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在忙碌的當下或是受到挫折的當下都可能會突然有親人朋友出現、關心,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在帶有情緒時,不輕易的發洩在他人身上,但也必須學習在他人帶有情緒面對你時該如何去應對,氣頭上說出的話總不能相信。追夢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因為到頭來你還是在與人對談。付出的努力總會有成果,就像達到一個目標後得到的回報可能在物質上有一種滿足感,但在心理上的充實、成就與滿足才是最真,且最難以忘懷的!
你的夢想是甚麼?在夢想的路上又該怎麼保持快樂呢?你覺得你能夠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