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教育部防治霸凌專區bully.moe.edu.tw/news/125
零霸凌(080),需要你 介紹霸凌定義、類型
CRC 青少年反霸凌及尊重多元教案:校園真心話 提供網頁跟學習單,與學生探討身為旁觀者,我們可以怎麼做?
教育部資源分享(資料來源:https://bully.moe.edu.tw/problem/117)
教育部也整理了霸凌的四大要素,幫助大家更清楚理解霸凌的定義:
具持續性:行為會不斷重複發生。(延伸閱讀:非持續性同樣需謹慎處理:老師如何面對學生衝突)
侵害方式:使用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電子訊息、網路等手段,直接或間接地進行貶低、排擠、欺負、騷擾或取笑。
故意行為:個人或集體故意的行為。
損害後果:行為讓人感到恐懼、身心痛苦、財產損失,或干擾到正常的學習活動。
常見校園霸凌樣態
◆ 常見的霸凌樣態
教育部目前將霸凌,分為五類:肢體霸凌、關係霸凌、言語 霸凌、網路霸凌及反擊霸凌。但霸凌事件,通常不會只出現單一的型態,也有同時具多種類型者。教育部將每種類型,都列舉了例子來說明:
遇到霸凌應該怎麼辦
向導師、家長反映 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向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投訴
向教育部24小時專線1953投訴
其它(好同學、好朋友)
向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留言專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