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的文化課程主要聚焦於「燒墾生活與技能」,學習內容含括了小米農事管理、傳統小米運用及燒墾生活需要的傳統工藝等多元學習。
從「植物認識與應用」開始,學生學習各種泰雅傳統植物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不僅增進了學生對於自然環境的認識,也讓學生建立泰雅族對於生態保護的意識與觀念。
接著,課程進入「開墾與播種」、「育苗除疏及間作管理」以及「摘穗收割與打米」、「苧麻栽植與管理」,這些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小米及苧麻的農事管理過程,理解小米及苧麻的生命循環及生長週期,並從辛苦的農作體驗中,體認泰雅族sbayux(分工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耐心、互助合作、知足與感恩的態度,學習到真正的文化精神。
此外,「小米糕製作」、「小米酒製作」和「小米醃肉製作」等單元,通過實作教學,讓學生了解和傳承傳統泰雅小米美食的製作方法,並深入思考小米的應用在傳統泰雅文化的內在價值。
而燒墾生活需要用到的器具,則透過「三石灶與工寮」、「藤製器具製作」、「竹製器具製作」和「木製器具製作」等單元讓學生學習,這些技能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生活應用能力。
七年級的文化課程以實踐和體驗為核心,期望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欣賞與尊重,同時提升他們對生態環境和傳統技藝的認知與技能;在對傳統文化理解的過程中,同時也強化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