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故事
成長故事
一個從放牛班孩子蛻變成國小校長的成長故事
『如果要鼓勵一個孩子學習不恨晚,我肯定是一個好的例子-
因為我能走過來,相信您也可以。
Ø 人生的第一堂課:
我們家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我有一顆質樸、務實又重人情味的心。小時後家庭經濟及生活非常辛苦與困難,沒有上過幼稚園的我,小學的第一天就是我這輩子的第一堂課。
Ø 懵懂無知的國小生活
如果以現在的角度,我懷疑我小時候有閱讀障礙、注意力缺損、還伴隨著有一些過動傾的孩子。由於功課跟不上同學,我的小學美夢就此破滅。再加上放學回家沒有父母的督導,自己的惰性讓我的功課開始從落後到聽不懂,從聽不懂到放棄,國小階段就這樣一路玩六年,還好雖然功課差了一點,愛玩了一點,但品性卻還不錯,都能遵守學校規定。但六年來老師的成績單評語始終是「天資尚可,欠用功」,我現在解讀-我的老師還是覺得我資質不錯的。
Ø 我的放牛班日記
在我的年代裡,國中能力分班是一個正常現象,由於我的成績不好,進入放牛班早就是可以預料的事了,只是沒有想到,三年都是最後1班~第15班,在早期頭城國中只有15班,我就是最後ㄧ班-『放牛班』,放牛中的放牛班就是這一班,教室是被安排在吵雜的鐵道旁邊,每天到學校的第一件事情,就事先把帶來的便當吃掉。由於沒有課業及學習的壓力,每天總是快快樂樂上學,快快樂樂回家。至於功課嘛!!還好,我總是維持在放牛班的第一名。在國中階段裡由於我對地理科及歷史科的老師特別感興趣,又能得到老師的關心,所以這兩科就成為我生命中的轉涙點。不敢相信吧!!大學聯考我居然考個97的高分。
Ø 頭大生活的大頭日記
在頭城高中別人看不上眼的高中,卻是我的啟蒙教育,永遠記得一、二年級的恩師吳海陵老師,由於吳老師督促學生非常嚴格,雖然在頭城高中三年多我已經慢慢學會如何去掌握自己的未來,懂得如何去自我充實自我學習。不過,由於沒有升學壓力(因為我始終沒有想過要讀大學),日子倒是過得很愉快。
Ø 生命中的轉涙點-一顆永不放棄的心
「讀國小不想讀國中,讀國中不想考高中,讀高中不想考大學」,這就是我的求學生涯。高中畢業後,當然不想再重考,我曾經因為爸爸叫我一定要去試一試大學聯考,足足被同學羞辱兩個月,我也一如預測沒有考上任何一間大學,不過我的父親不死心,要我無論如何一定要考大學,只有他始終相信我一定能上大學,就這樣我在補習班過了一年,起初我用三個月才讓自己能安靜坐在書桌上讀書,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我每天要求自己晚上無論如何一定要讀書到二點,早上六點一定要起床上補習班讀書。果然,勢在人為重考二年後,我大學聯考放榜的那一天,我終於考上國立屏東師院,我和爸爸放了一捲長長的鞭炮慶祝慶祝,終於我成為一個準新鮮人。
Ø 豐富多彩的木瓜園生活
考上了屏東師院之後,我在學校中漸漸展露頭角,我大二當班級幹部、社團幹部;大三當全校最大社團的社長、服務隊隊長,大四更當選學生自治會會長,我在南台灣的木瓜園過一個真正精采的彩色大學生活。其中影響我們最深最遠劉慶中老師,是建立我們學習方向與正確教育理念的偉大恩師。
Ø 『沒有問題學生,只有學生問題』-觀照弱勢學生學習
我是一個幸運的學生,我今天能走過來,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無數的恩師默默為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工作無怨無悔的付出,我感謝這些教育的前輩。因此在我考上師範學院的同時,我就給自己下一個願,希望我能盡力觀照這群弱勢學生,找ㄧ些時間跟他們說說話、聊ㄧ聊天,找個時間和他們做做朋友,從大學到現在,我行囊滿滿,我參加社會服務隊、家服中心、輔導專業學分、認輔教師,我心中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孩子的心需要我們去了解、孩子的困難需要我們去解決、孩子的問題需要大家ㄧ同去觀照。
Ø 『一日童軍一世童軍』-用熱情、活力、服務、關懷,帶領同仁奮力向前
童軍精神充滿熱情與活力,從回到宜蘭任教,就一直在宜蘭的童軍界幫忙協助,從服務中學習,每次看到孩子營火晚會歡樂的場景,總能忘記一天的辛 勞。之前我親自在學校帶領我創立的新生幼童軍,現在我繼續成立帶領凱旋幼童軍團30幾位小狼,每到星期四中午就算在重要的會,再忙的事,我也一定會想辦法回到學校,帶領著期待了一個星期的幼童軍,帶著他們唱跳遊戲、說故事、野炊、綁繩結、玩定位遊戲。現在我是宜蘭縣童軍會總幹事,我依然堅持本著我的服務精神,帶領縣內的童軍伙伴服 務人群、服務學生。
在上方插入活動相片,並在這裡輸入活動說明
在上方插入活動相片,並在這裡輸入活動說明
在上方插入活動相片,並在這裡輸入活動說明
在上方插入活動相片,並在這裡輸入活動說明
在上方插入活動相片,並在這裡輸入活動說明
在上方插入活動相片,並在這裡輸入活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