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劃說明
1.「孩子要當自己的主人」,未來要有能力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問題。
2.低年級的學習生活,期待親師生間的互動,能讓彼此有令人期待的成長。
二、現況分析
1、班級學生人數:男生13人,女生12人,共25人。
2、教師:班級導師及科任教師,橫向聯繫實施分科教學或協同教學。
三、班級經營理念
1.班級經營,首重安全;經營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陪伴孩子快樂的學習。
2.建立良好的品格與生活習慣、覺察自身情緒與理性處理情緒是保持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發展的根基。
3.培養孩子主動學習與活動參與的態度以及自我要求、自律的能力。
4.以積極的獎勵與正向管教方式對待,多鼓勵,給孩子成長的時間與機會。
5.以誠摯的心邀請家長參與教育,締造親師生三方互動的良好關係。
四、班級經營策略
1. 班級環境的規劃與佈置
(1)圖書角:鼓勵孩子多讀好書,培養閱讀習慣。
(2)學習天地:配合單元選擇適宜教材或是剪報、品格故事等課外補充資料。
(3)我們的作品:展示孩子的作品,鼓勵孩子自我精進,欣賞及學習他人的優點。
(4)公布欄:公布學校、班級重要資訊。
(5)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垃圾資源隨手分類,環保愛地球從小地方做起。
(6)我們的約定:訂定班級生活公約,遵守自身與團體規範。
(7)適當運用教學視聽媒體,提供不同學習刺激,進而提升學習興趣。
(8)提供桌遊、休閒益智遊戲組。
2. 學習輔導
(1)辦理學習輔導,輔導學習情況較為落後的同學。
(2)對於學生的作業錯誤實施訂正輔導。
(3)從「做中學」,透過動手操作或實際具體行動,培養發現問題、尋找答案、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語文教學大量融入識字教育、記敘文文本分析等,幫助孩子正確且有效率地理解文本,並嘗試仿寫童詩。
(5)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出自己的見解,培養與人討論的能力,參考他人的觀點,傾聽他人的發表。
3、生活輔導
(1)訂定班級公約並配合學校榮譽制度,實踐良好行為模範,與人有良好的互動。
(2)培養作息正常,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的習慣。
(3)加強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配合校園實施資源回收活動。
(4)養成愛惜公物、有公德心及不浪費資源的好習慣。
(5)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班級事務的分配,體驗「資源共享」、「勞務分擔」的概念。
(6)以情緒卡、性格卡、行動卡以及觀點卡進行情緒教育,引導孩子察覺、辨識、表達與調適情緒,進而採取正向行動。
(7)以"正向語錄"為生活與學習鼓勵、打氣,面對問題,學習轉念,期望孩子擁有滿滿的正能量。
(8)多多鼓勵與生活相關的學習並留下紀錄,如閱讀心得、進行體能活動、做家事…等。
4.班級自治組織的規劃
(1)上學期由老師分配每一位孩子的專責任務。
下學期學生幹部由全班同學提名票選產生。
(2)各科小組長或小老師由各科老師視需要指派。
五、班級教學活動
1.晨光時間安排:週一~週四閱讀、加強國數課程、繪畫;週二朝會宣導。
2.實行班級聆聽與閱讀計畫,鼓勵多讀好書、好文;多聽故事;多聽多唱歌。
3.其他-配合單元教學活動
六、評量方式
1.定期評量占50%
2.平時表現占50%(上課態度與表現、平時評量、作業、努力程度、小組合作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