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我的機智校園生活


我的加減乘除校園生活

施裕明校長

校園生活中經常面臨各種挑戰,可能是學業、人際關係、時間管理等,如何展現智慧,靈活應對各種情況,並以機智的方式面對校園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從挑戰中學習並成長,成為一位受歡迎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人生課題。

國小是每個孩子面臨內在身心發展與外在環境變化下,所碰到的第一個的學習階段,內在方面有學習方式轉變、生活範圍擴大、不同於幼兒園的課程體驗等;外在方面則須面對較為複雜的人際關係、資訊科技快速更新等,產生許多身心理的衝擊。然而,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國小校園生活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對於日後進入國高中,必然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可以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在此,校長分享《黑幼龍的加減乘除》這本書所提到的方法,來思考我的加減乘除校園生活。什麼是加、減、乘、除的校園生活?「+」,就是增加個人的優點;「-」,就是減少缺點;「×」,就是藉由讚美,讓夥伴發揮力量;「÷」,就是分享。

 「+」,就是增加自己的優點,而如何增加個人的優點?在學校多元學習、多閱讀名人傳記書籍是不二法門,因為多元學習會讓你學識淵博,言之有物,散發自信的光芒,優點自然產生。而閱讀名人傳記讓你學習別人的優點,進而產生見賢思齊的效果。

「-」,就是減少缺點,如何減少缺點?那就孤立缺點,將它研究透徹,然後設計一個方法加以克服,例如討厭自己老是東西亂丟亂放,某天受不了而下定決心:「用畢歸位!」並將這句標語貼在你看的到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吧!書包太重,那就每天睡覺前提醒自己整理一下書包,攜帶隔天該帶的書本文具就好。

「×」,就是藉由讚美,讓夥伴發揮力量。在學校學習,一定有許多的同學、夥伴,學習的過程中也常常需要分組合作、分組學習,這時候團隊精神就很重要,團隊中的夥伴要常常互相讚美、互相鼓勵。在言語中養成感謝、欣賞與讚美的習慣,讓周圍的人覺得自己是重要的,可以讓他們傾向表現良好的行為,彼此保持良好人際關係,就能讓夥伴和團隊發揮最大的力量。

「÷」,就是分享。曾有一則電視廣告說著:「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孟子也曾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管是一份美味的食物、一本好看的書籍、一件快樂、悲傷或生氣的事都可以分享,分享可以讓快樂的事更快樂,難過的心情得到抒解,與同學、朋友、家人共享事物也會讓情緒更好。

在生命的每個階段,我們都需要面對各種挑戰,校園生活也不例外;這些挑戰有時會讓我們感到沮喪,但也會讓我們學習與成長。相信北新孩子有足夠的勇氣和堅韌的意志,可以克服障礙,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請好好照顧自己,學校師長會一直在你身旁支持著你,我們也會盡其所能來幫助你、陪伴你,讓我們一起加油!如果你需要尋求協助,別忘了北新愛你們的校長和老師們。

封面作者/五年15班 田常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