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
家庭教育
教育專欄
家庭教育
親子提升專注力的好方法
張月玲
專注力是學習的關鍵
專注力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關鍵的角色。它是一個人能夠聚精會神,持續地進行一項活動的能力,也是學習的基礎,良好的專注力可以提升孩子學習的效能,保持良好的專注力,是大腦進行認知、記憶、思維等的基本條件,但在當今充滿著3C資訊爆炸和多元的社會環境中,孩子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和誘惑,若孩子專注力不足在學習行為表現上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易分心、記憶力差學習、學習障礙,拒絕學習,丟三落四、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挫折忍受度低,甚至也會影響在人際關係的表現:如易衝動,攻擊行為、情緒控制不佳、打人、推人等,所以任何的學習都需要專注力來增進學習效能,因此擁有良好的專注力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從家庭中家長的引導和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透過正面的激勵和引導,讓孩子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進而提升專注力。
家庭中親子專注力提升的好方法
在家庭教育生活中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的角色極為重要。首先,家裡要有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節制使用3C的使用,避免孩子分心,並和孩子共同討論制定適合的學習方式,協助孩子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其次,要遠離不健康的食物:如高油炸的食物,加工的糖果、甜點等,選擇健康、天然的食物,這些都有助於健康,提高專注力和思考能力。
另外,父母可以透過方法與孩子互動提升專注力時,需要給孩子一個正面的環境,並且鼓勵孩子嘗試的學習,不怕做錯;專注力提升訓練進行的方式從簡單到複雜,進行速度從慢到快且依照小朋友程度循序漸進,家長和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親子一起做專注力的方法,介紹幾個在家簡單的方法:
(一)肢體平衡協調運動
1.機器人:同手同腳走路
2.協力車,先跨出右腳,左腳連接在右腳腳跟,兩腳交叉互換走直線。
3.休閒時,可一起從事戶外的運動。
(二)聽覺專注力訓練
1.正聽正寫:爸爸媽媽說什麼,小朋友就立即說出或寫出什麼,聽完立即反應。
2.聽覺殘留訓練:爸爸媽媽說什麼,小朋友就說什麼寫什麼。
(三)視覺專注力訓練:
1.如迷宮,著色框邊的圖畫,連連看等。
2.分類或辨識異同訓練法:找出相同的兩個東西。
方法:
(1)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找出兩個一樣的,或是輪流找小朋友找一個,爸爸媽媽找一個。
(2)競賽計時: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各一張,競賽計時誰找得最快。
資料來源:
https://www.kidprintables.com/puzzles/twins/drums.shtml
資料來源:
https://www.churchofjesuschrist.org/study/liahona/2000/03/fun-page/tree-of-life-maze?lang=eng
(四)親子共讀
藉由親子共讀啟動孩子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力與理解能力,選擇合適孩子閱讀的書籍,例如學齡前的孩子可選擇繪本或圖畫較多的書,由家長唸給孩子聽;進入小學之後,可以與孩子共同選書,依照年齡選擇適合的書,陪伴孩子一起朗讀,進而養成閱讀的習慣,提升專注力,且增進親子間親密的關係。
專注力的養成始於家庭
專注力的養成從家庭開始,透過親子專注力提升的方法,讓親子家庭間良性互動,讚美、感激、鼓勵等,更能促進孩子的正向的發展和穩定情緒處理的能力,提升學習的專注力,所以也期望藉由親子互動的同時希望每一個關心孩子的家長,能掌握專注力提升訓練的原則與方法,以最生活的方式和孩子互動,用隨手可得的教材,無論取自網路或是簡單的肢體活動,都可以讓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一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