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北新校園及夥伴們!何其有幸筆者可以在第一所投入教學的實習學校共度十年。回首初衷,在這裡筆者想與大家分享生活中透過日常小事鏈結信任與信念的互動關係。捫心自問與人相處為什麼需要信任的存在?難道擁有「超然獨立,卓然離世。」的風格難道不好嗎?在學校教學與行政合作需不需要信任感?與家長及社區志工合作需不需要信任感?每當遇到危機困境時,有點信任感是不是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根據心理學家John Rempel的理論,信任產生由三個元素組成︰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可依賴性(dependability)和信念(faith)。Rempel認為信任代表人願意冒上風險去信賴他人,在過程中能夠感到受保護,自己是安全的。在此信任和信念產生了連結性,學校同仁彼此從信念上來講沒有信仰同的宗教,但是我們至少有個共同希望我們工作環境更好的一個信念!就如同聽到在新店區北新國小工作就如同跟在Apple蘋果電腦工作一樣有品牌效益,因此在利用這個要件下我們更容易從工作日常中建立信任感。
Robert Brault "Enjoy the little things, for one day you may look back and realize they were the big things." - 享受微小的事物,總有一天當你回味人生,意識到它們其實都很重要。人生境遇中的每場小細節及小故事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回想到十年前筆者在青潭國小參與一場防災示範學校觀摩的評鑑。那時擔任訓育組長,我們校長一向把組長當作主任一樣「使喚」,更正一下用詞是賦予使命。因此筆者承擔了整個評鑒流程的大小事,在委員用餐時,準備用餐前,校長總共對我耳語三次!重點都是面紙,第一次校長提醒要遞上面紙,一開始僅是放了一包面紙在委員們面前,第二次校長把我拉到旁邊耳語要每張抽出來遞給委員,當我一張張抽出放在委員面前取用,第三次校長又再一次站在我旁邊耳語記得要對折再對折折好送上給委員。最後校長對我說了所有的微小事物都有其意義!
十年後的筆者,乘坐時光機回憶了當時所有細節,成長的腳印瞬間讓我明白了不只面紙,便當及飲料更是我們近幾年來學校團體夥伴間建立信任感的連結小物。
統計下來,校訂課程小組一年吃了至少一千人次的便當,12點的便當會在滿足馬斯洛所倡議的生理需求下,會議間的交流抱怨打氣,無論是正向及建議都成為課程評鑒循環圈的最好養份,讓評鑑時間行於無形之中。長期的信任感凝聚信念讓我們獲得全國十二年國教前導核心績優學校,當全國北區各校背版成果照片都是會議專業討論的互動畫面時,只有我們是一起吃便當的示意擺拍照,也是一種另類的cosplay。因為北新的夥伴們認同這1000人次的便當,讓我們有信任感凝聚的共同信念並產出了60份教案、6份課程評鑑報告及20份導向評量案例。
再來談談我們北新特有的另外一件生活小事「喝飲料」,時光機數字顯示3,040杯,以50元計價大概一年花了各項專案15萬2千元的概算。回想到這裡我還是忍不住屢屢浮出會計主任無奈又美麗的臉龐,無論如何,這些飲料成為我們各類專業學習社群期末報告成果照的亮點,有露意莎、迷客夏、五銅號、水巷茶弄、萬波、珍煮丹…這邊筆者就不幫各手搖飲店打廣告了!從這些時光機的拼圖剪影中,發現飲料增進團隊信任,眼神發亮的共學神情更能證明信任促進共同信念讓教師專業學習 UpUpUp!看到飲料時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幸福感的產生,只是我們沒仔細查覺,飲料喝下去的糖分也會有”Sugar high”的加乘效果。
小王子作者修伯里曾說「如果你想要打造一艘船,不是先請大家去收集木材,或是分配工作與發號施令。 相反的,你應該先激起所有人對浩瀚海洋的一片渴望。」 教育者要先經營人際關係間的信任!注重生活中微小事物的重要性,最後由微觀發展至宏觀,甚至鉅觀的強大信念凝聚力。在此與大家共勉之。
再會,時光機! 再會,北新! 讓我們用信念一起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