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多元智慧的理論與現實,學習的評量同步採取多元的評量方式。形式上,低年級多數的學習領域尚未實施定期評量或總結性評量;因此,雙語學習的領域仍是採取分散式的形成性評量;評量的方法,包括聽說讀寫的學習表現(評量的表徵如:精確度、熟練度、流暢度),學習態度的表現(例如:正向積極、合作參與、專注、投入、、、),評量者視評量性質,儘量讓親師生共同參與,可以自評、互評、教師與家長的評量及回饋。經常使用的方式,例如:口頭回答、口頭發表、對話、搶答、分組討論、分組發表,跟讀、朗讀、唸唱、表演、、、,聽力、執行指派的任務(非書寫作業,如:遊戲或手做作品、、、)、習作、紙筆書寫、閱讀理解、記錄統整、、、
評量的數字化成績(分數計算):
1、基本分數:人人都有60分(保底制,給予心理上的「安全網」,但不多、、、)
2、每次表現好蓋加分章,每次蓋章範圍以1~3枚加分章為主,特別好的可以再加碼1~2個章;學期結算,一枚加分章換算1分,總分未超過100分,就以此分數做為學期成績;加分章換算後,超過100分,學期成績為100分,超過的部分,可以兌換獎勵或獎品。
3、基於健康因素,學校強烈建議教師不要提供零食和飲料給學生做為獎勵,許多班級亦不准學生攜帶玩具到學校,故此,會慎選獎勵或獎品的種類與方式,依據實際條件,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或獎品。
4、故意干擾課堂學習活動的話,會先規勸;規勸無效,會酌扣加分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