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海潮》第十三章(未定稿)
欧阳健
1987年11月,海峡彼岸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长达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两岸邮件则互经香港转运,或通过第三地代转。欧阳健回南京后,给李寿菊写了回信,就是由日本大阪代转的。信中赞赏她的钻研精神,且发挥魏子云“兴趣是研究的原动力”的意见,指出怀疑也是研究的原动力,在学术领域里,对“常识”的怀疑,往往是重大突破的开始。信中提到江苏有召开明清小说研讨会的计划,欢迎魏子云先生和她光临古城金陵,并提供台湾明清小说研究者的情况,以便联系。
发起海峡两岸明清小说研讨会,是刘冬久蓄于心的意愿。但大家对台湾研究界情况不熟,心中无数,感到无从着手。
12月7日,收李寿菊11月20日信,开列了一份完备的台湾明清小说研究者名单。刘冬见后大喜,以为条件已经成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遂于12月14日在他家中开会,启动筹备海峡两岸明清小说金陵研讨会,会议名称中的“金陵”二字,就是刘冬冥思出来的。
12月22日,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理事会又在刘冬家召开。此前的11月8日,明清小说研究会进行换届,推举刘冬为会长,陈美林、王立兴(常务)、李灵年、王永健、欧阳健为副会长,李灵年兼秘书长,萧相恺(常务)、黄炽、张虹、宫爱东为副秘书长。出席理事会的有刘冬、陈美林、王立兴、李灵年、欧阳健、萧相恺、张虹、朱新法、吴圣昔、王长友等,研究了海峡两岸明清小说研讨会等事,取得一致意见。
根据两个会议的精神,欧阳健于12月29日起草了为召开海峡两岸明清小说金陵研讨会给省政府的报告,经刘冬、陈美林、王立兴过目,由周钧韬送盛思明上报。
1989年2月20日,欧阳健收到魏子云2月2日来信,中说:
读了您几篇论文,非常敬佩。带学生做三遂平妖传研究,还特以先生论点为行文之结构梁椽,得益极多。在此并申仰慕之忱!
寿菊在寒假中,有旅游之举,将先赴泰国再转港到北京上海等地一游。您们能否会面?我不知道。寿菊这孩子非常单纯,没有出过门。同行的有她学姊王友兰,如到南京,盼多照顾。弟三月廿日前后在上海,希望能见面。
3月6日收黄霖来信,说魏子云3月20日到上海,希望同他会会。萧相恺、张虹都希望欧阳健去上海与魏子云面谈,落实邀请台湾学者参加海峡两岸会议。而欧阳健亦有搜集晚清小说资料的计划,便于3月19日中午乘车抵沪,陈年希来火车站迎接,先至他家中看了搜集到的陆士谔材料,之后陪同至复旦大学招待所住下,同访张兵,张兵告知《〈五色石〉〈八洞天〉非一人所撰辨》一文,将发表于《复旦学报》1989年第2期。晚饭后又同去南京西路访孙继林,联系去上海图书馆看书事。九点一人回招待所,与黄霖通了电话,言魏子云22日方能到达上海。
还有空馀时间,欧阳健早晨六点起床,八点赶到徐家汇藏书楼,看了两天的旧书报,经眼的有《俄事警闻》、《时事汇报》、《民国日日报汇编》、《杭州白话报》、《江苏》等,抄录蔡元培的《新年梦》,摘抄《美利坚自立记》。21日下午,陈年希也如约来徐家汇,四点乘402路车去彭浦新村,六点方到黄霖家。黄霖说魏子云明天上午九点到达,看了他在日本的照片,谈至八点半归。
22日十点,接黄霖电话,言魏子云已到,约欧阳健下午一会。下午三点,在复旦大学东苑宾馆初会魏子云,互道钦慕之情。他已七十二岁,风度凝远,温和爽直。魏子云祖籍安徽省宿县,夫人冯元娥是江西人氏,对家乡充满怀恋之情,连连说开放海峡两岸交通,是深得民心的。欧阳健说自己也是江西人,在宿东的淮阴生活了二十八年,情感一下子就拉近了。
正话是由李寿菊的《三遂平妖传研究》开始的。
魏子云说,李寿菊论文开题之后,他在图书馆翻阅《中华文史论丛》,见1985年第3辑上欧阳健的《〈三遂平妖传〉原本考辨》,就把李寿菊喊到跟前,说大陆欧阳先生这篇考辨《三遂平妖传》原本的文章,你拿回去好好读一读,两个星期内写出否定的报告。过了两个星期,李寿菊噘着嘴来了,说,老师,我否定不了。魏子云说,我谅你也否定不了;既然这样,就以这篇文章作你的指针吧。
欧阳健说,李寿菊的论文还是下了功夫的,且论文的学术规范,也是值得称道的。又谈到魏子云让学生随读随用卡片记录读时的心得,读了三遍之后再来讨论的指导方式,及从事小说研究比研究经史子集都要难些,小说涉及的点线面不仅比经史子集广而且枝蔓的见解,都表示极为赞同。
魏子云说,韩国有两位学生来台湾读博士,论文都以《三遂平妖传》为题,临到答辩来请魏子云指点,问:看过大陆欧阳先生的《〈三遂平妖传〉原本考辨》没有?她们面面相觑,回答没有。魏子云说,没有看过这篇文章,怎么能做《三遂平妖传》呢?弄得她们都哭了。说得连夫人冯元娥也大笑起来。
欧阳健说,他请黄霖带来的李寿菊论文,是在敦煌近代文学讨论会上收到的,话题于是转到晚清小说上来。欧阳健说,台湾林明德的《晚清小说研究》,广雅出版公司的《晚清小说大系》,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晚清小说可做的文章极多,当前最重要的是以新的观点重新清理其全部遗产,编订一套《晚清白话小说集成》,便详细地介绍了他和王俊年的计划。
欧阳健没有明言的是,去年敦煌会议之后,他就起草了致国务院古籍领导小组关于编辑《晚清白话小说集成》的报告,并请刘冬给李一氓写了一封推荐信。11月28日,欧阳健去北京劲松访王俊年,一道修改了报告,讨论了《晚清白话小说集成》的体例等。金宁芬还烧了几样菜,留他吃了晚饭。30日,二人去王府井中华书局拜访许逸民,谈《晚清白话小说集成》的计划,许逸民提了几点修改意见,建议送李一氓的秘书沈锡麟转达。二人当即回到劲松,修改誊清了给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的报告, 12月1日上午去中华书局楼上找到沈锡麟,此人有事急于外出,态度极为冷漠傲慢,甚至连听一下的兴趣都没有,只说可将报告留下,会有给刘冬的信而已,二人败兴而出。回南京后,刘冬果然收到沈锡麟的信,草草几个大字,言李一氓谓不能为《集成》提供经费,要他们直接与出版社联系云。
魏子云听了,表示可以帮助在台湾联系出版。沉吟一下,又说,像这大部的《晚清白话小说集成》,与《晚清小说大系》难免有重迭之处,且成本较高,出版难度较大;如果你个人有学术专著,倒是比较好办一些。要欧阳健先写一个情况介绍,让他回台湾去试试。欧阳健赠以《明清小说研究》五册,魏子云回送一个制作别致的塑料台历。
黄霖说,去参观参观复旦校园吧。于是魏子云夫妇,还有从江西来的连襟,一道信步从邯郸路大门进去,边走边聊。
趁魏子云不注意,黄霖悄悄对欧阳健说,接待魏子云,是由章培恒一手安排的。今晚的宴请,连同明天的座谈,只限于上海的学者,晚饭你就自便了。欧阳健淡淡一笑,说没有什么。便与魏子云告别,回招待所吃饭了。
章培恒明明知道,欧阳健是为了见魏子云,特地从南京赶来的;而非上海的学者,也只有欧阳健一个。那为什么要作这种限制呢?显然是那篇《发现者言》,引起了他的不快。前不久,中州古籍出版社上报欧阳健与萧相恺编订的《宋元小说话本集》,参加全国古籍评比,审评组已经通过为二等奖了,不料到终审时,章培恒说了一句:“小说还能评二等奖?最多三等。”慑于章培恒的权威,只好降到了三等。他不想想,自己可以骄人的学术成就,《〈聊斋志异〉写作年代考》,《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关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注的作者》,《论〈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原书应为五十卷》,哪一篇不是小说研究呢?
晚饭后,请魏子云夫妇去中国戏院看京剧,魏子云提出要请欧阳健陪同,于是黄霖、张兵又来招待所相邀。当晚的节目是《戏迷传》,出场的名角有孟广禄、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等,魏子云以行家的眼光连声赞好,说那演技是台湾的艺人所不及的。
23日,章培恒主持了与魏子云的座谈,除了复旦本校,还有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的学人。欧阳健则一早就冒雨去了徐家汇,看了《福建白话报》、《杭州白话报》等,晚饭后写了《晚清白话小说集成》之说明,八点访魏子云,连同自己的《明清小说的发现》目录,一并托他与台湾出版社联系。又谈到海峡两岸明清小说研讨会的计划,魏子云表示极为赞成,说台湾学者的连络,由他一力促成。
24日上午,欧阳健在复旦图书馆查抄了赵景深藏书目录,又借观卫聚贤《小说考证集》。中午十二点,魏子云作东回请,点名要欧阳健参加,章培恒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同席的有黄霖、张兵,还有一位日本博士研究生丸山浩明。魏子云拉欧阳健坐在身边,不住地往他碗中夹菜。欧阳健发现,与台湾学人交往,大陆的人都比较拘谨,席间还是魏子云说得最多,他说幼时在家读私塾,服膺桐城派的考据、义理、辞章,治学之道以历史为考据的基心,以社会现象为寻证的基因,以训诂为考察问题的方法,侃侃而谈,自有一番硕学鸿儒风范。欧阳健与他相识不久,但已感到颇为熟悉了。二点饭毕,送魏子云夫妇与连襟上汽车去北京。
欧阳健又留在上海看书直到31日,在南京西路上海图书馆看了陆士谔《风流道台》、《最近社会秘密史》,及《宦海风波》、《蕉窗雨话》等,徐家汇藏书楼看了《江苏白话报》、《教育世界》等。还去打浦路与林辰见了面,讨论神怪小说大系体例,谈叙甚欢。又在陈年希陪同下去汕头路82号访陆士谔之子陆贞雄,谈陆士谔研究与资料搜集。欧阳健拟以《明清小说研究》增刊发布陆士谔研究与资料专辑,由于吴圣昔、王同书擅自印了自己的著作而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