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Jun 30, 2017 8:05:03 AM
本會與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東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會於2014年4月18日在佛光大學合作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論壇-大學校院教師專業發展與兩岸教師合作培養模式多樣化」學術研討會。該會廣東省代表共有約60人與會。
(一)論壇宗旨
以目前全球政治、社會、經濟及教育等領域領袖人才日益年輕化、活力化,及自2010年政府開始開放大陸學歷認證及啟動陸生來台就學政策以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界之交流日趨密切;隨著兩岸政府積極致力於文教之交流,未來可預見兩岸高校學者將躍居為各自社會的中堅力量。何況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迄今兩岸高等教育各自走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積累豐富的經驗,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已從菁英化轉變為普及化,未來也朝向卓越化及邁向全球化接軌。近年來更因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政策之推動,各大學校院莫不積極致力於教師教學專業化之發展,因此,為了建立海峽兩岸高等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制,提升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水準,兩岸學者有必要建構一個公共性質的論壇,同時展現雙方的辦學特色及經營管理績效,對兩岸高等教育共同關注的議題進行研討,以確立兩岸學術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模式並持續透過研討會形式之集思廣益,研擬更好的機制。
從2005年開始,在台灣高等教育學會、廣東高等教育學會、東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會,與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的共同合作下,幾乎每年都聯合及輪流主辦兩岸(粵台)高等教育論壇,在台灣方面曾經主辦過此論壇的單位包括淡江大學、致遠管理學院、元智大學,及銘傳大學等校,在廣東省方面則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等校。根據雙方商定,2014年輪至我方主辦此第九屆高教論壇,依規劃於2014年4月在佛光大學舉行。為持續歷年論壇的總體構想和交流與合作思路,廣東省亦組織其高校領導和專家學者與台灣大學校院之校院長與專家學者一起,進一步研究兩岸(粵台)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問題。
(二)論壇主題
基於兩岸近幾年來年業已開展的教師專業發展,經兩岸籌辦單位協議,第九屆海峽兩岸(粵台)高等教育論壇的主題定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與兩岸教師合作培養模式多樣化」,目的旨在探討高校教師發展的理論,總結近兩年合作開展教師培訓經驗,深化粵台高校教師交流與合作,以提高雙方大學校院(特別是技術職業院校)教師專業水準及強化兩岸合作培訓大學校院教師之機制。研討會之具體論題包括:
1.中外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和經驗
2.當代高校教師教育的理論和模式
3.粵台高校合作開展教師培訓的模式和經驗
4.深化粵台高校教師交流與合作的途徑
5.粵台高校對口本科插班人才培養中的教師合作及其課程設計問題
(三)論壇效果
1.加強與會學者瞭解兩岸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所推動的政策。
2.加強與會學者瞭解雙方大學校院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與實際執行成果。
3.瞭解兩岸不同層次、類型的高校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採取的不同策略與機制。
4.進一步探討粵台高校教師交流與合作的途徑。
5.強化兩岸高校與技職校院教師之實質合作培訓。
6.強化兩岸高等及技職校院學術文教之聯繫與交流。
7.落實「粵台職業教育合作推進委員會」成立以來的工作。2013年5月雙方簽署了《粵台技職教育合作聯盟成立備忘錄》。
8.2013年是台灣「二技」第一次在大陸招生,透過論壇可強化廣東省高職院校畢業生插班台灣「二技」本科招生與培養經驗,未來可更積極開展合作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
9.透過安排參訪與廣東省已合作開展教師培訓的台灣高校,促成其對我方培訓高校教師過程的瞭解。
(四)論壇主(承)辦單位和參加人員
1.指導單位:教育部。
2.主辦單位: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東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會。
3.承辦單位:佛光大學。
4.協辦單位:台灣高等教育學會、台灣公立科技大學院校協進會、台灣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私立大學院校協進會、東莞台商子弟學校。
5.參加人員:約130人,包括中國大陸廣東省之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代表約55名;台灣高校代表約40~50名;東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會及子弟學校代表 6名;佛光大學等工作人員約10~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