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架構:
生命值:
遊戲要有一個結束的機制,在打磚塊的遊戲裡,沒有接到球就會減少生命值,
所以需要一個變數來記錄生命值。
死亡區:
當主角沒接到球,反過來說,就是球碰到了死亡區。
所以我們要在球行進的過程中,加入碰到死亡區的判斷。
在碰到死亡區時,就會讓生命值減少。
問題:
如何讓生命值只減少 1?(請由 3分06秒開始看)
應該做哪些設定讓玩家可以重新發球?
重新發球-1:讓球回到主角的板子上
重新發球 -2 :發球與重新發球的控制
攻擊的目標:
如何得分:
在「球移動的過程中」,如果打到要攻擊的目標,分數就會增加。
思考一下,「球移動的過程」是哪一段程式?
攻擊的反彈:
球打到攻擊的目標之後,應該會產生反彈現象,所以要改變球的方向。
由於這一段程式是屬於「球」
被攻擊的目標並不知道他被打到,所以必須要做「廣播」
攻擊目標的消失與重現:
被攻擊的目標知道他被打到了之後,應該就要消失,
然後再在一個不特定的位置出現。
提示:這一段程式是屬於「攻擊的目標」,不是「球」。
遊戲的結束:
當球碰到死亡區,生命值就會減少,當生命值少到某個程度,遊戲就會結束。
由於生命值減少是在「球移動的過程」中發生,
其他角色並不知道遊戲結束,所以我們必須「廣播」遊戲結束。
當玩家控制的主角收到遊戲結束時,會告訴玩家 GAME OVER 了。
攻擊的角色收到遊戲結束時則從舞台上消失。
遊戲的變化:
補充生命值、球速加快、球速減慢、增加球的數目、球變大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