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Oct 15, 2009 6:11:22 AM
台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 俗稱小黑蚊)主要分布於臺灣中、南部及東部地區。其
中以花蓮秀林、壽豐、瑞穗,台中市大坑、台中縣太平及霧峰、南投縣集集、名間、鹿谷及
竹山,彰化、嘉義、台南等地最為嚴重。近年來,其危害地區已由以往較為偏僻的鄉鎮,漸
漸向都市擴散。
本校所在地的台中市大坑地區深受小黑蚊之危害,除了嚴重干擾本校師生及附近居民的
日常作息外,亦對遊客造成極大的困擾,影響當地觀光產業之發展,造成經濟上莫大的損失。
最近,環保署已將大坑、民政、民德、東山、部子等五里列為「小黑蚊防治示範區」,為防
提升研究水準,以求轉型,因而一方面在既有系所積極新聘具博士學位之教師,一方面成立
具的情況下,亟思積極展開學術生涯。有鑑於小黑蚊的本土特色及地區特有問題等重要性,
研究水準,並將研究經驗融入於教學。總計畫主持人於九十二年八月應聘來校任教之後,因
治大坑小黑蚊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可見其重要性。
本校建校三十八年,過去一直以專科學校的形態運作。三年前改制技術學院之後,積極
新系所及學術研究發展中心。新聘教師群一般均有良好的研究訓練,因而在研究環境規模粗
前校長王乃三教授生前曾多次呼籲校內同人組成團隊,進行小黑蚊研究,俾解決問題,提昇
認同小黑蚊之重要性及研究之可行性,隨即呼應王前校長之期望,積極籌畫,乃有本計畫之
提出。根據計畫之構想,可簡述如下:
一、本計畫共分為五個子計畫,分別進行以下研究(子計畫主持人名單請見下表):
(一) 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 基因庫及其網頁之建構, (二) 分子分類標記鑑定分析及
病原攜帶之研究, (三) 唾腺體cDNA 基因庫及其過敏原表現系統之建構, (四)中台醫護技
術學院之教職員工及學生為群聚體之社區健康評估, 以及 (五) 生物防治—有效殺蟲蘇
力菌之篩選與蘇力菌毒蛋白基因之選殖。
二、本計畫之重點特色包括 (一) 生物材料具本土特色,且能解決地區性的特有問題。 (二) 研
究與教學並重,ニ者並充分結合: 本計畫之研究性質屬於新生物科技領域,所需理論背
景及研究方法包含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技術、基因體學、綱路
資料庫設計、生物資訊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以及社區衛生護理學等。因此,可配
合計畫之執行,開授此等課程。(三) 研究結果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
三、本計畫有三大目標 (一) 提昇本校研究水準:以小黑蚊為材料,進行基因體學、生物資
訊學、昆蟲防治等新而高深的生物科技研究,發表國際水準之論文,提昇本校之研究表
現。在實用上則可獲得防治小黑蚊之材料、技術與策略。此外,EST 及唾腺體cDNA 基
因之研究可能發現很多有實用價值的新基因。 (二) 使研究與教學相結合: 將研究經驗
共 94 頁第 3 頁
融入教學中,以構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