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介紹

一、前言

詞彙是外語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在閱讀或交際過程中,若無足夠的詞彙,學習者將無法有效地完成閱讀或進行溝通。然而,詞彙語義複雜且豐富的現象,包括同義、多義、反義、近義、同音異義、同形異義等層面 (蘇新春,2008),都是學習者詞彙拓展的難點。詞彙組織( hierarchies),如上下位詞、整體與部份關係等,亦反映人類腦中對客觀事物表面或是社會文化(外部聯繫)的直接反應(Cruse, 1986; Saeed , 2009)。 對第二外語學習者而言,詞彙的掌握是語言學習成敗的關鍵。但在課本教材中,詞彙相對應的英文翻譯常是多對一的關係,以致學習者無法精確掌握其意義;再者,詞語的多義性或是情境義,並非皆詳盡地列於字典中;華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時會幫助學生擴展相關字彙,然而,這些詞彙的補充往往是任意的,且忽略了句式語境,反而增添學習者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哪些詞組是該先教,且又能幫助學習者自動內化形成「產出性」的輸出規則(productive rule)?

有鑑於上述原因,本研究將從認知語義(如:家族相似性、原型、範疇、概念化)來分析華語詞彙,結合概念圖與隱喻、把看似孤立的詞彙建立出基礎詞彙和延伸詞彙語義間的關聯性、並將詞彙在具體語境中呈現,幫助第二外語學習者理解、記憶詞彙意義並掌握其用法。

二、研究目標與問題

華語多義詞現象十分常見,構詞方式也非常多元(連金發,1990;湯廷池,2000; Packard, 2000)。華語詞彙中,越是常用的動詞,其詞義(包括延伸義)也就越複雜,例如「吃」與「吃飯、吃冰、吃力、吃老本、吃香、吃醋」等詞彙。同一詞彙會有不同的搭配現象、在不同的語境,語義使用上也有差異,如:「吃醋」及「吃虧」的語義是字面義抑或引申義。對第二外語學習者而言,即使有字典內羅列的豐富內容,學習者也無從判斷哪些語義詞條是比較重要,且應該先學的。先學哪一些字彙的詞義,將可以幫助學生累積或是擴充其他更多語義相關的詞/詞組?

近年來,許多研究越來越強調結合語料庫研究成果的應用(如:黃居仁等人,2008; 鄭錦全,2005a、2005b、2007;肖航,2010)。詞彙與語料庫的運用研究成果包括黃居仁教授(2008)的知識本體、中文詞彙網路(Chinese WordNet)與鄭錦全教授的數位典藏計畫「一詞泛讀」與詞彙學習研究(Cheng et al., 2004; 鄭錦全,2007)。

現今數位化的時代中,既有的語料庫提供了許多詞彙學習資源,但其資料多半還是以提供給母語者學習參考使用為主。而在為第二外語學習者所建立的資源,如學習字典中,多半仍是以字(character)詞條為主,或是直接提供所有的字典義。以「蘭亭2.0」為例,我們查詢了多義動詞「洗」之意義,其日常用詞羅列了至少30個以上的用法,學習者該如何區別「洗錢」與「洗碗」的差異?學習者又如何區分「洗三溫暖」或「炒冷飯」的字面意義(denotation)與內涵意義(connotation)/引申意義(同形異義)? 哪些是關鍵詞彙是跟原型核心詞彙意義相關?哪些不是?

學習第二外語時,唯有掌握並瞭解詞語的精確意義才能使用得當。因此,本計畫希望透過認知隱喻概念、語義框架等理論分析成果,幫助華語第二外語學習者在詞彙學習過程,學習並擴充更多常用且重要的相關詞彙。

本計劃 (暫訂)之各年度研究問題及目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