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Mar 6, 2010 5:03:51 PM
具視像鏡頭揚聲器 助進行游說 伸縮談判棒 專破求死心魔
(星島)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05:30
(星島日報 報道)逃不出感情、疾病、失業、財困、精神等困擾,一時想歪了,有人會輕生、甚至發展至挾持人質的困獸鬥局面,警隊談判專家應召趕往現場游說對方懸崖勒馬,去年就平均每四日出動一次,共處理九十宗個案。為提高救人一命的機會,除了「談判球」,談判組又有新法寶——伸縮談判棒,方便與無法正面接觸的當事人保持溝通,且不易損耗。
記者:余鳳明
面對無法近距離正面接觸、或情緒極度不穩的當事人,近年警察談判專家都利用一個「談判球」,即內藏小鏡頭、發音及收音裝置的綠色中空透視塑料球體,拋滾至對方面前,再透過視像鏡頭及揚聲器進行游說工作,功效獲肯定。
視情況與談判球配合
新任警察談判組主管黃廣興警司接受訪問時透露,曾有人在單位內企跳或自困,談判專家從上層單位用繩吊下談判球時卻「遇險」,「談判球用繩吊落樓時,條繩畀人斬斷了」。據此,警隊再研發一支深灰色伸縮談判棒,由塑膠物料製造,頂部備有鏡頭、發音及收音裝置,與談判球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優點是棒身本長一米多,在有需要時更可伸延至最長二點七米,收放較自如。談判專家出勤時會按情況,決定使用談判球或伸縮談判棒配合。
兼任談判專家逾十年的黃廣興,在高峰期曾日接三至五個召喚,可謂身經百戰。據他觀察及數據反映,企圖自殺的女性數目較男性多一倍,而最後踏上黃泉路的,卻以男性佔多數。他不諱言,在樓宇天台上聽過很多不同的故事,在當事人「諗吓好唔好死」期間,談判專家出盡秘密武器──談判的心、聆聽別人的耳朵、堅持的一把嘴,加上團隊精神,不論現場多亂,保持冷靜應對,「有時鬧吓(當事人),有時給個下台階」,令對方反省自己的生命意義價值。
談判專家要適時抽離
他舉例,曾有一名患精神分裂女子要尋死,對談判專家多番游說都不為所動,「後來知道她鍾意打麻將,就話想打牌三缺一,最後她自己行出來。」「他們好多時會回心轉意,還多謝我們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無奈有人仍在談判專家眼前一躍而下,驚心動魄。故此,談判專家當值時候會投入自己的感情,亦要適時抽離。他語重心長說,不論是當事人或談判專家,都要「識搵幫手,有需要就舉手救助。」
至於近年本港舉行大型國際活動時,談判專家亦在場候命,與抗議人士保持接觸,聽取訴求,盡量提供方便,因為「談判是較和平方法去處理危機」。
目前警察談判組共七十七名成員,黃廣興強調,未來著重成員個人及專業發展,以及國際培訓交流,繼續秉承「仁者不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