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很少的原因

原出處:不明,我看到的地方說是G+上轉的,知情者請email給我

為什麼facebook在日本發展不起來?有人說這是因為日本人不喜歡實名,那麼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實名?有人說日本人習慣手機上網,那麼日本人為什麼不習慣PC上網?有人說日本有mixi、gree站穩腳跟,那麼為什麼facebook在其它國家一騎絕塵(王八朝除外)卻單單日本不行?日本人不接受外來文化?twitter在日本可是越來越火……

如果不搞清楚這些問題去解讀日本,那永遠只能是霧裡看花。前兩天一位日本同行給我解釋了個中緣由,才讓我恍然大悟。其實尋根究底到最後,仍然是民風所致,只是如果沒有親耳聽說,實在難以想像。

首先,日本人的羊群心理畸強,電視上說啥就信啥,朋友幹啥自己就干啥,大眾買啥自己就買啥,其他人不碰的,自己也堅決不會碰。

比如大家約好自行車出行,幾個人去路邊便利店買水,但假如你自帶了,如果不也進去買一瓶就會顯得很不合群。如果每次都自己帶水,其他人很快就不會再約你出來玩,甚至徹底與你斷絕聯繫。

所以在日本,一個人加入新團體,比如轉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日本家長會每天都問孩子,「今天交到新朋友沒有?」「做了失禮的事情沒有?」 因為新團體新環境很多東西你不瞭解,不瞭解就很容易不合群,不合群就會被排擠、被孤立。

雖然中國人也會說某某人「不合群」,但除非對方太過怪僻,否則大家不會有這麼多忌諱,很快就可以玩到一塊。但日本人就是不行,很荒唐吧?但這背後的原因卻很可怕。

日本資源匱乏,天災不斷,大和民族如果不團結一致就很容易導致種族滅亡,因此自古以來養成了強烈的服從意識,繼而延伸出對同類的殘害習慣。日本校園盛行的「虐め」風氣便是如此。簡單來說,班級裡看誰不順眼,於是就召集自己的朋友對他各種凌辱,然後拍照片,貼到報欄上,接著大家就開始疏遠他,這孩子就會自殺。

這種事我們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據說在日本卻是極其常見的。比如在網上給某個人造謠,然後說你快去死吧,結果這個人就真的去死了。

學校如此,上了社會也一樣。比如一個普通上班族和同事有地下戀情,被人看到後突然到網頁上公佈,然後這個人就會感到壓力,感到壓力就被迫辭職,被迫辭職然後就失業,失業了就會被社會隔離,被社會隔離了就跑去自殺。

並且,其他人一點也不會同情。

其實日本人非常孤獨,所以宅男會在虛擬世界中找到存在感,所以辣妹會去外國人常去的酒吧尋找ONS,所以日劇和動漫裡常見各種「因為寂寞所以才XXXX」的橋段。日本人很喜歡交朋友,但他們對壞朋友太過害怕,怕壞朋友甚至到了可以完全拒絕新朋友的地步,如果不知道對方是否可靠,那麼寧可不認識。周圍到處都是被壞朋友迫害導致自殺的同學,電視報紙上每天都有網戀見面後被人謀害、姦殺的報導(日本人的羊群心理讓他們十分相信主流媒體),這讓日本人在網絡上對隱私極其看重。

正是這種可怕的民風,讓日本人始終神經緊繃,對小圈子極力迎合,對陌生人抱持恐懼,形成了非常詭異的網絡社交特徵。

比如mixi,必須用手機號註冊,這就保證了每個帳號對應一個人。接著,mixi上的帳號都是暱稱,不是實名(日本的姓氏是世界上最多的,重名概率很低),只有自己信得過的幾個人知道自己的網絡暱稱,這樣就保證了自己的安全。否則的話,說不定就會被人跑到自己主頁上揭短造謠,自己的朋友立刻就會看到,然後疏遠自己。

除此之外,日本人對朋友的朋友戒心也是很重的。比如說我們幾個人很要好,突然有一天你添加了新朋友,大家馬上就想認識。但假如發現自己和你的新朋友沒有共同點,那麼很快就會連你一起疏遠。

這種畸形的社交習慣也讓日本幾乎不存在一對多的交流需求。如果我們想瞭解產品經理這個職業,藉著朋友引薦,找個QQ群問問就行。可對日本人來說,他們只能去找專業的諮詢公司。像facebook這樣真實開放的社交網絡中出現百萬人的頂帖很正常,可在mixi這樣的真實但封閉的網絡中,絕逼無法想像。

中國人常說多個朋友就多條路,美國人也常說「Can I help you?」。所以中國和美國的SNS網站,都是發散型的社交圈,feed流中可以看到朋友的朋友的信息來擴大自己的社交範圍。然而日本人的習慣,則是收斂型的社交圈,只能看到自己信得過的朋友的信息。

日本人的邏輯是:我在手機通訊錄上看到朋友的手機號很正常,但沒道理看到朋友的朋友的手機號。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移動互聯網超牛逼,全民都用手機上網。但不知道的是,日本人其實不喜歡個人電腦。我們日常生活中時常會感嘆電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然而日本人卻覺得買了電腦就是買了麻煩,網費雖然不貴,但是容易出故障,電腦雖然便宜,但容易中病毒,硬件出了故障自己又不懂,請人上門修理又很貴。更重要的是,一旦叫陌生人修理自己的電腦就會覺得顯露了自己的無能十分羞愧,就像自己身上一絲不掛一樣。因此在日本,雖然PC上網比例也很高,但一般人是能不用就不用。

所以他們只用手機。手機屏幕大,上網速度快,還可以隨時聯繫到人,因此就不需要必須對方上線才可以對話的IM,手機是日本人網絡生活的核心。但是正如之前所說,日本人對交友十分慎重,那麼對交換手機號則是慎之又慎。在日本,如果一個人可以把手機號告訴你,那便幾乎等於告訴你他的全部了。這位日本同行,認識一個一起做課題很熟的日本妹子,但一年多後才知道對方的手機號碼,而且還是是實在沒辦法才交換的。當然也有輕易就會交換的,但都基本是確定以後會肯定能成為朋友了,比如剛入學。

所以我們看日劇裡通常是交換電郵,如果一旦得到了對方的手機號碼,則會激動得一個勁鞠躬。

日本人的這種偏重手機上網的習慣也讓偏重PC的facebook很難打開市場。

twitter呢,twitter是一個很側重手機的服務,很適合日本人,日本人也喜歡twitter,因為twitter不排斥暱稱,他們會告訴你他follow了誰誰誰,但是除非關係特別好,否則不會告訴你他們的twitter帳號。

但是,如果被朋友知道他follow了某些朋友不喜歡的人,他不是會被疏遠嗎?事實上正因如此,所以他根本不會去follow那些朋友不喜歡的人。

比如說幾個宅男都喜歡海賊王,然後組團去秋葉原買海賊王的首辦,這時看到對面有一群組團去買火影首辦的宅,這些人就會說「你看啊那群人好宅」,然後遠離之。但假如這些人裡有個人也喜歡火影,那他就不會說,也根本不會讓朋友知道他喜歡火影忍者。twitter上,他甚至可能單開一個號來follow他朋友不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