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編者序

路德小問答(Small Catechism)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最早期的基督教會,保羅使用希臘字katecho──意思為「再一次」或「從上頭」──來指基督信仰的教導。(加6:6)在第二世紀,這個字已用來指受洗前的信仰課程。奧古斯丁是第一個使用信仰問答(catechimus)來指基督教基礎課程之人。在中世紀時期,信仰問答通常是指十誡、使徒信經和主禱文,路德終其一生也是如此使用這個字。到了中世紀晚期,信仰問答的小冊子通常聚焦於懺悔聖事:教導人在犯罪後如何痛悔、告解與補贖(特別是祈禱、禁食與施捨),最後進入善終。


早在宗教改革之前,路德在其任職的威登堡聖馬利亞教堂中,已經分次傳講小問答的部分內容,並收錄在1522年出版的《個人祈禱書》(Personal Prayer Book)中,但這祈禱手冊本身並不是信仰問答。在1526年《德語彌撒》(Deutsche Messe)的序言中,路德鼓勵與他共事的牧師和教師以他的祈禱手冊為基礎,撰寫信仰問答小冊。與其他為數眾多的中世紀信仰問答不同,這本祈禱書的問答以十誡作為起頭,接著是信經,最後是主禱文。


早些時候,在1525年,茲威考(Zwickau)的尼可拉斯﹒豪斯曼牧師(Nicholas Hausmann)催促威登堡的神學家撰寫基本的基督信仰教導,他向路德和薩克森(Saxon)選侯尋求幫助。此後,威登堡的團隊開始著手編定信仰問答,但由於約翰﹒阿格里寇拉(John Agricola)搬到艾斯萊本(Eisleben)的緣故,阿格里寇拉和賈斯塔斯﹒喬納斯(Justus Jonas)並未能完成計畫,路德便答應要自己撰寫。然而當路德無法立即實現他的承諾時,便找了其他人來代理。最終這份信仰問答可能是由司提反﹒羅斯(Stephan Roth,之後成為茲威考的教區書記)編撰而成,並在1525年末,以外加在《個人祈禱書》的形式出版。它包含了所謂的平信徒的信仰指南:內容為三個傳統的信仰問答,和聖洗禮、聖餐禮的經文組成,這是五個主要元素第一次被放在一處。其他的傳道者和教師,包含艾斯萊本拉丁學校的校長阿格里寇拉,撰寫的信仰問答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威登堡的福音教導。


1528年,威登堡聖馬利亞教堂的主任牧師約翰﹒布根哈根(John Bugenhagen)前往布輪瑞克市(Brauschweig)進行改革,路德再次負責信仰問答的宣講。在這些講道中,除了冗長的解釋,他試著將部分信仰問答簡化為一句話。因受到其他信仰問答不可靠的神學及教法的刺激,以及他自己訪問薩克森鄉村教會的短暫經驗,他在1528年末或1529年初開始撰寫小問答,首三個部分在1529年一月以海報印刷出版,每一部分都是針對一家之主而寫。在一次重病縮減他的活動之後,他在春天完成了這項工作,並且包含聖禮的解釋和簡短的家庭禱文。


很快地,這些內容也以小冊子的形式發行,並包含路德為威登堡版本而寫給牧師和教師的序言。之後的印刷都有聖經圖畫和參考資料,並加上兩個附錄:德文版婚禮程序和聖洗禮的問答指引,也包含不同的家庭禱文和家用經文表(有時稱為信徒職責錄)。1531年,路德稍微修訂小問答,在聖洗禮的第四個問題之後加上個人認罪,並新增對主禱文的解釋。


路德的小問答通常以一個簡單的問句作為開始:這是什麼?(Was ist das?)偶爾提出其他的問句(這是如何發生的?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著什麼?)藉由與律法(十誡)到福音(使徒信經和主禱文)的進程相符的提問,以及傳統信仰問答中廣泛的資料,包含聖洗禮和聖餐禮的解釋,路德完成了這個簡單的信仰問答。其餐桌禱告、早禱和晚禱是來自於傳統資料,而為家庭節選的聖經經文則反映出路德對於日常生活的人際關係建構出的基督徒生活,而非個人選擇性的靈修生活。


在1580年於德勒斯登(Dresden)出版的協同書中,小問答包含上述部分。然而出版之後,幾位王儲,包括巴列丁奈特(Palatinate)的路德維希六世(Ludwig VI)以及他們的神學家,認為路德的洗禮程序中含有驅邪儀式因而反對。儘管雅各﹒安德烈(Jakob Andreae)強烈懇求,在德勒斯登和其他地方出版的版本中,包含洗禮程序在內的兩個附錄仍被刪除。受到改革宗影響的神學家所主導,信義宗內部對被刪除的洗禮儀式進行長時間的討論,因他們擔心信義宗信徒會將洗禮理解為僅需藉由行為,而不需要信心,便能生效。這份文本包含了這兩個被刪除的附錄*,也收錄了原插圖作為簡單的描述,這些插圖幾乎都出現在路德有生之年於威登堡所出版的每個版本中。


* 編註:因為使用頻率的緣故,本手冊沒有收錄這兩個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