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在3月14日的下午,我們約有24人出隊。
在救恩堂方面,正在推動各小組積極參與各種傳福音的活動,而中西區遍傳就是其中重點推介,我們鼓勵每一小組每年最少參加遍傳一次,而各方的小組都陸續有積極的回應。今次救恩堂有兩小組參加,包括建文組和筱黃組,而另一方面,西潮浸及西區福音堂也有積極的回應,感謝主!
特別奇妙是,這次遍傳有弟兄姊妹一家帶同兒女一起參與,完結後分享見證時一個少年人說會主動跟進一位婆婆,因他的學校就在婆婆的檔口附近。一家人可以這樣同心服侍,這是何等美好,最重要就是讓我們的兒女,自小就能培養傳福音關心未信者靈魂的心志。
至於我所參與出隊的小組,我和兩位姊妹一組,打了十來廿個電話,都未能成功約到一戶可探訪的住戶。後來,我們去了卑路乍灣公園,公園內有很多老人家正在休息,我們在路邊嘗試跟其中兩位伯伯傾談,但都得不到積極的回應。後來,我們到了公園的露天劇場,見到其中有幾位婆婆正坐著傾談,我們便上前跟她們聊天。後來,有一位十分精靈的伯伯走過來,我便跟他談,而我隊的兩位姊妹就繼續和那兩位婆婆談,似是談笑甚歡…..後來聽秀英姐說,她們都跟兩位婆婆有美好的溝通,後來更為她們的健康禱告。(見附照,兩位婆婆在中間)
那位伯伯姓李,他告訴我日本侵華開始 (1938年) 之前,已由他的家鄉江門來到香港謀生,當時香港的公共交通仍很原始,人民生活大多很艱苦。李伯伯對我說,他當時的謀生方法,是從油麻地徒步推木頭車去大埔,在大埔買一些番薯,再徒步推木頭車回油麻地去賣,我聽了嘖嘖稱奇,除了對李伯伯的驚人毅力及體力表示佩服外,也了解到早期香港人民生活的艱辛。後來,我們又談到蘆溝橋七七事變、香港淪陷時的辛酸、1945年和平後的生活、1967年香港暴動、1970年代香港以往的貪污情況…這些事,對我來說只是歷史的知識,但對李伯伯來說是他的親身經歷。他對我訴說和平後得以進入電車廠當售票員,一做就做了20年,他說起來心中仍充滿感恩似的,因為在當時,能有一份穩定收入的職業,已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後來在67年暴動時,他憑著在電車廠得到的退休金,買了一部的士,就進入了「揸的士」的行業,一做就是幾十年,直至十多年前他才退休。他告訴我他樂於助人的精神,在揸的士時怎樣不收足錢,也載一學生趕赴試場,也怎樣不嫌麻煩,把病人接載到醫院檢回性命的事蹟,娓娓道來,仿如看心靈雞湯內的真人真事….後來,他從口袋裡掏出一鎖匙扣給我看,上有香港大學的標誌,後面刻有一首詩,大概是說有三名年青人學業有成等,原來李伯伯有三名孩子,都是香港大學畢業的,李伯伯對他的兒女的學業及事業的成就十分自豪….恰巧,我自己也是香港大學畢業生,也加深了彼此的親切感。
後來,我們也談到1998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及現時的金融海嘯,我告訴他我是靠禱告渡過每一個關口的,也告訴他我是在金融海嘯沖擊最大的公司內工作,但我會繼續倚靠神去面對;我也借勢問他有沒有信仰,原來他的姐姐是基督徒,他也曾跟姐姐多次到灣仔循道會聚會,都可算是信的,我邀請他到附近的教會聚會,及送了一本「滿福寶」給他。問他身體有沒有任何毛病,他說沒有,他以前入過軍校,現在身體仍然很fit,保持腰圍在29吋,還花了很多時間教我耍太極及做健身操呢!問他今年幾多歲,他叫我估,若他在日本侵華時已在香港謀生,若當時是20歲,現在應是91至92歲了!
今次的相遇,對我來說很深刻,原本是完全不認識的人,我們好像老朋友般談了個多小時,也了解到我們上一輩有很多人,在我們的社區內,都像李伯一樣,是很值得我們尊重及敬佩。他們在艱苦的歲月,不斷為生活奮鬥,為家庭及下一代付出,活出有情味的人生。他們當中,在對主的認識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可能有些曾接觸福音甚至相信的,也有更多未曾相信主,甚至未曾聽過福音的,但他們有很多卻仍是十分願意開放自己,分享他們的奮鬥故事,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將主對我們的恩典與他們分享!
臨走時,曾問李伯的電話號碼,他說他天天在這裡,隨時都可以來傾偈!弟兄姊妹,下次你到卑路乍灣公園,見到他 (見照片,左面是李伯伯),你也可以跟李伯談談吧!希望近堅尼地城的弟兄姊妹,可以多探訪他,甚至可以幫他恢復恆常返教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