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Apr 11, 2016 3:04:26 AM
時間:週一下午15:30
地點:資工系工程三館B1 EC022教室
自由開源軟體的寫作模式與一般傳統軟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差異點在於,它的共工模式與版本控制系統是以開放近用(Open Access)的態度,提供給每一個有興趣的參與者,而其程式碼也經由授權模式的輔助,讓參與者能夠自行修改、自行分流出其所需要的客製方案。此類群體合作的成果日漸豐碩,但參與者未必熟稔,或甚至彼此間全不相識,主要便是依賴幾套足資準據的自由開源軟體授權條款(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licenses)來達成。可以說,不論是專案的原始開發者、後續參與者、bug的提報者,或是patch的貢獻者,要了解如何使用他人之前撰寫完成的專案程式碼,或是自己貢獻匯入的專案程式碼未來會如何被利用時,完全就是準據指定的授權條款;換句話說,藉由這些自由開源軟體授權條款,近代的資通訊領域的發展,進入了「不謀而合」、毋須協調卻可相互合作的嶄新模式(Cooperation without Coordination)!
綜合來說,了解自由開源軟體授權模式的概念,可以說是參與者加入自由開源軟體共工寫作,或是分流加值利用這些既定成果的基本功,所以本次的演講課程–「自由軟體授權分析」,將簡扼說明以下幾個要點:
什麼是自由開源軟體
自由開源軟體的三大分類
自由開源軟體的相關疑問
演講簡報可透過右列網址下載瀏覽:ODP格式版本、PDF格式版本。
共筆:2016 Week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