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史沿革

東林福德廟沿革

本廟當初興建時,即因漢人來此拓墾,在林仔邊聚居成庄,並於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由地方仕紳葉文賓募建興濟宮及福德祠於今日福興街(或稱舊街)的街頭及街尾。即此二廟祠位於福興街的兩端(參閱附圖)。可見林仔邊庄聚落至遲在乾隆初年即已形成,而且其範圍正在此二廟祠之間。林仔邊的兩座廟祠位於聚落兩端,有保衛此一聚落的意味,福德祠更被當地仕紳與村民賦予守護庄頭,掌管土地與農業,驅除邪魔鬼魅入侵,並凝聚同鄉共同生命體意識與情感的神聖意義;換言之,福德爺除負責管轄區內人民的各種請託,如生育、成年、結婚、服役、喪禮、久病不癒、甚至連遭受誹謗、蒙冤受屈、咀咒誓盟,都來求土地公護佑和主持公道。

加上本區位於現今大寮、小港通往縣城鳳山的交通要衢,當地方遭遇到天然災害或發生瘟疫時,地方官吏往往會求告於街尾福德祠之福德爺,因此協助鎮壓災疫亦成為福德廟重要職司。故以本廟之規模與格局乃享有配祀文、武判官分列土地公左右兩側,協助土地公處理凡間事務。不僅如此,本廟的福德爺也因顯聖賑災、仳護鄉梓有功,而享有頭戴宰相帽,外披布製龍袍的待遇。在台灣穿龍袍的土地公非常少見,民間一般認為只有帝王級(帝后級)的神祇,才可以穿龍袍,而在民間認為土地公神格並不高,其服飾的圖案以『鶴』及『壽』字紋為主,龍紋則非常少見。由此可知,悠久的歷史與特殊性,皆可說明本廟福德正神的神格與權限,自建廟以來就頗為特殊。

如前所述,本廟福德爺擁有多重身分。參觀本廟會發現,福德爺的塑像可能不只一尊,神龕前的案桌共放置四尊的福德爺塑像,供信徒們祭祀。一般而言,神龕內的福德爺其中一尊是鎮殿福德,很少出廟門,許多公務如出巡、遶境就由其他福德爺代勞。但是本廟的特殊歷史際遇,又顯現於廟內四尊福德爺的雕塑造型各具千秋上。

清代建廟時,以泥土塑像的神尊,經過洪災與易地重建等重大變故,均未毀損。直到昭和二十年(一九三七),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各地陸續推動「皇民化運動」,其中「寺廟整理」就是計畫廢止道教系統廟宇等,當時全台許多廟宇受到波及,其中包括本廟的福德爺等神像,均被送往鄰近的新庄仔統一管理,不准村民祭祀。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國民政府通知各寺廟領回神像,原本創廟時泥塑的福德爺,已不知被何人領走,文、武判官卻沒遺失。某日,福德爺透過乩童表達,須按照原泥塑面貌重塑金身,因此本廟創始之福德爺容貌偏黑沉靜,表情威嚴,身坐龍椅、右手拿金元寶的造型特徵,才得以重現,至於被誤領回的福德爺仍舊留在本廟同享香火。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本廟與屏東車城或是外縣市的福德祠聯誼活動日增,經過管理委員會一致決議,另設一尊鎮殿福德爺與文、武判官,並配祀金錢虎爺,由於不同的製作工匠,使得後製的福德爺及文、武判官之造型風格皆迥異於原創始。至於另一尊紅臉且笑容親切溫和的福德爺,則是由某信徒放置於此。

另外,關於本廟廟地搬遷與規模減縮的緣由,本廟重建廟碑內容提及:「……本廟古址居廟後方約300公尺處,清乾隆年間所建,嘉慶年間遇大水災,被洪水沖毀,光緒九年(一八八三)易地現址重建。」根據日本官方留存在台灣的《土地台帳》資料以及地籍圄發現:土地公廟原址在東林東路林園南路口正南側100公尺處,日治初期,此地地目登記為「祠廟敷地」,業主為土地公,迨至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其地目卻變更為佃(旱田)。而現今福德祠的土地「林仔邊庄358番地」在同一年,地目由山林變更為祠地。這些資料正顯現出,本廟是在日本時代才遷移到現址地的。

綜合前述的文獻資料可推估,本廟至少歷經兩次以上的搬遷與重建。日治初期以前,本祠規模仍是全縣土地公祠之冠,惟現今規模縮小。其原因之一是頂林仔邊街經過幾次的街道改正,本廟廟地因道路闢建,土地被分割成為道路用地,以致廟地縮小。廟地雖是縮減,但經過民國八十六年的改建,不僅建築物的內外觀變得美輪美奐、金碧輝煌、莊嚴富麗。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本廟福德爺從處理社會行政雜務與鎮壓災疫和守護農業的職司,轉型為被賦予財神爺之職,因此廣受各階層人士祭拜,祈求土地公庇佑生意興隆、事業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管委會在土地公得道日︵農曆二月二日︶和聖誕︵農曆八月十五日︶兩日所舉辦的擲筊借發財金活動,民眾都大排長龍,甚至遠從基隆和台東趕來,希望能得到土地公的保佑賺大錢。今年福德爺更親往全台聞名的財神廟-中和烘爐地展開寺廟文化交流 。

東林文賢福德廟在歷屆管委會和現任主委林寶祥先生的努力經營下,不僅延續昔日鼎盛的香火,更透過學界的人力、科技資源,將數百年的傳統寺廟文化以及藝術之美予以數位化典藏。此乃本廟福德爺深入民間生活、與時俱進之最佳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