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應用程式是利用大量的資料中心及強大的伺服器來代管網路應用程式及網路服務,任何人皆可透過網路及標準的瀏覽器存取這些軟體服務。
IBM 及 Google 在 2007 共同宣布成立一研究計畫,由雙方共同釋出資源推動大專院校進行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研究。
根據 Wikipedia 的定義,所謂的雲端運算指的是豐富網路應用程式,因為傳統安裝在個人電腦上的軟體已逐漸延伸到透過網路就可取得,而雲端應用程式則是利用大量的資料中心及強大的伺服器來代管網路應用程式及網路服務,任何人皆可透過網路及標準的瀏覽器存取這些軟體服務。
IBM 表示,這項計畫的目的是想改善電腦科學相關系所的學生對高度平行運算的認識,以期解決新興的大規模分散運算需求。IBM 及Google 將共同提供硬體、軟體及服務供學校課程使用並擴大學者的研究領域。透過業者提供的資源降低學術界開發新興運算模式的財務及後端門坎。
IBM 指出,電腦架構基礎的改變以及漸增的網路能力刺激軟體開發人員採用新方法來解決電腦科學問題,為了讓諸如搜尋、社交網路及行動商務等網路軟體可以快速執行,運算任務經常需要被打散成數十萬的碎片以同時在許多伺服器上執行,而且平行程序設計技術也經常被用在基因排序或建置氣候模型等複雜的科學分析中。
IBM 執行長 Samuel J. Palmisano 說,他們希望訓練未來的程式設計人員得以支援全球網路成長的浪潮及每日數兆的安全交易。
在此項計畫中,Google 及 IBM 將提供數百台個人電腦及 BladeCenter 與 System x 伺服器,這些運算平台將提供 1600 個處理器,支援包括 Linux、XEN、Hadoop 等開放原始碼平台,學生可以透過網路在不同的平台上測試平行程序設計課程的計畫。
第一個加入該計畫的是華盛頓大學,其他加入該計畫的學校還包括卡內基美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馬里蘭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