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退休金」「香港年金」不划算

用「退休金」買「香港年金」不划算             【朱永安投稿】

本文以早期入職丶65歲退休時可以拿取一筆過的退休金丶及以後每月收取長俸的公務員為對象。對後期入職的公務員不適用,因為他們沒有長俸權利,只可以取回公積金。同時,本文內容及計算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數據的準確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行動指引。

政府2018年九月推出「香港年金」計劃

「年金」是指按時(通常每月)有現金分派的投資產品。香港人平均壽命很長,就2017年的平均數字是男的84歲、女的89歲,推算未來香港人均壽命再延長的可能性極大,因此政府在多年前開始研究一個適合香港的退休保障「年金」計劃。

香港年金有限公司在2018年九月份推出一個名為「香港年金」的計劃。以65歲投保一百萬元為例,每月可獲固定分派為男性約$5,800丶女性約$5,300。政府解釋男女不同分派是因為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高,若劃一計算便出現利益由男性轉移給女性的現象 [資料來源:立法會文件CB(2)380/17-18(01)]。

這個退休保障計劃年金,你會否購買?

公務員的”一筆過退休金+長俸”選擇權利

2000年6月1日以前入職的公務員,在退休時可以選擇把一定比例的退休金(舊退休金計劃上限25%,新退休金計劃上限50%),折算為一筆過的退休金在退休日收取,以後按月收取長俸直至離世。

假設一個中層公務員丶1/9/1978入職丶1/9/2018退休丶新退休金計劃丶退休時月薪$35,085(2017總薪級表第19點),他/她的退休金是$3,929,520。

(1)  若他/她選擇25%退休金折算,他/她在退休日可先收取一筆過退休金$982,380,以後每月收取長俸$17,543。

(2)  若他/她選擇0%退休金折算,他/她在退休日不收取一筆過退休金,但以後每月收取長俸$23,380 [資料來源:公務員事務局網頁]。

以「一筆過退休金」購買「香港年金」是否化算

退休公務員有權選擇將退休金總額部份折算先一筆過收取,即“小一筆過退休金+大長俸”,或“大一筆過退休金+小長俸”。拿了大退休金的,用來裝修丶旅行,是正確的決擇。用來置業丶投資,亦不是錯誤,因為勝負要十年八載後才知結果。但如果用來購買香港年金,則是錯誤的選擇。以上面那位退休公務員為例----

(1)  假若他/她做了選擇(1),用那一筆過退休金$982,380購買「香港年金」,以後每月可收取年金(男$5,699,女$5,206)。

(2)  假若他/她做了選擇(2),不拿取一筆過退休金,以後每月可多收長俸 $(23,380-17,543)= $5,837,這絕對比香港年金優勝。

物價升幅影響購買力:公務員長俸較有保障

通貨澎漲是必然而非偶然,物價貴了,長俸或香港年金購買力便告縮水。香港年金每月收取的款額是固定的分派,但長俸受《退休金(增加)條例》保障,每年與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調整,過往11年長俸的累積升幅便有43%[資料來源:庫務署網頁]。

因此,用一筆過的退休金購買香港年金,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女性公務員尤甚。如果沒有特殊的用錢計劃,還是把錢留在庫房,每月可收取較多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