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最基本的功課「觸」

《靜坐引導》

2018.02.17 複習最基本的功課「觸」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我們再來複習最基本的功課「觸」。

在開始靜坐之前,可以先做一點簡單的伸展運動,或者是配合著深呼吸。利用這個機會將覺知帶到身體具體的觸感:你正在拉筋的感覺,正在深度呼吸在按摩身體內在的那個感覺,等等。刻意地將注意力從擔憂、想劇情這個層次抽離開來,帶到活動的層面。

「帶到活動的層面」—好像是你在打太極拳的時候,在做瑜珈術的時候,在做運動的時候,去感知你的姿勢。無須追求全盤地掌握或感知所有的「觸」搞懂,而是抱著一種「趨近」、「作更多探索」這樣的一個心態。

「趨近」、「作更多探索」身體具體的觸感。探索「想著事務劇情」跟「觸感」之間的差異。不要只是機械性地自言自語:我已經注意到觸了,我已經停留在觸上面了。而是繼續去探索著,如何能夠貼近它、覺知它、知道得更清楚。

為什麼要在觸這個層次上面運作?你看看是不是在這樣的狀況之中,你能夠更清楚地知道你的動作、動機。絕大部分的時候,注意力是被不安、飢渴所推逼著,我們是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面,迷失在想像的世界裡面,那感覺是不著邊際、不踏實的。

迷失在念頭或想像的世界裡面,後面必須要有貪染的推力。而眼前正在發生中的動作,你能夠透過離開貪染而單純覺知。當你把覺知貼近觸這個層次,你發現到,你可以不用透過分析,不用透過過度的思維,你能夠分別肌肉的緊鬆,身體內在的那些運動。你能夠分別出執著所耗費的用力。長時間接觸著觸、覺知著觸,將念住安立於觸的人,甚至連內心要起心動念的用力,也能夠覺察得到。

你可能聽很多有關於身行、心行的解說,但是你卻覺得不容易看到它們,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你在觸這個基礎上面沒有做好。把這個基礎打好的話,你自然而然就會知道,那個身行、心行,,那個用力、僵起來,像是在電網上面浮動的干擾波。

這個觸的感覺,可以是放在身體的某一個區塊,好比說胸腔的起伏,或者是胸腔內部被氣壓所推擠,那些具體的感覺。

你也可以嘗試著同時去覺知全身。那感覺像是,你是一個在表演太極拳的人,當你在全心全意地投入在運動當中的時候,你同時在覺知著全身在做什麼,所以你才能夠時時刻刻去調整平衡感、緊鬆,才能夠持續得了眼前正在進行的動作。

「觀察全身」並不是要你死死地,身上的每一寸皮膚你都同時能夠覺知。那感覺是有一種包含性的、溫和的,沒有強迫非要全部都包進去,可是你卻嘗試著更全面知道你這個人現下在作甚麼,那樣的一個觀察方式。

另外一種觀察方式就是,根本不用去計較現在觸的位置是在什麼地方。你只是活在當下,讓自己變得像鏡子一樣。鏡子裡面呈現出來是什麼觸,你就知道是什麼觸,沒有刻意地要把你的覺知放在什麼地方。並沒有要拿著這面鏡子去追逐或捕捉甚麼特殊影像,而是剛好眼前正出現於鏡面的是甚麼就是甚麼。

這三個方法都是可以。

再重複一次:

第一個方法是:刻意地把覺知侷限在身體某一個比較大範圍的區塊,好比說胸腔內部不斷在改變的氣壓,推擠著你的胸腔內在,身體內在的牆壁。每一次的推擠、每一次的鬆緩,你都會隱約地感覺得到,血液上面的迴盪、神經上面的迴盪。這是一個留意區域性的觸感。

第二個方法就是:同時去感知全身。不是很用力地,強迫自己要同時去知道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溫和地、包含性地,好像你在運動一樣,好像你要把路走得好,你必須要同時留意你的平衡感,你必須要留意你提腳、放腳的過程,腳板接觸地面的感覺。你得留意手臂的擺幅,肩膀是往兩側略略往後垂下,而不是往前垂下,擠壓到胸腔變成駝背的樣子。這種是包含著全身的。這是系統性觀察某種活動方式,去觀察該活動方式中所牽涉的全身(而不是直譯的、包含一切部位的全身)。

第三種方法就是:根本不用去理會地方的所在,只是安住在當下,讓自己變得像鏡子一樣,讓覺知變得像鏡子一樣,鏡子之中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觸感,就是什麼樣的觸感。

不管你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嘗試著去「趨近觸」和「探索觸」。靠近觸感,探索它,不要把觸感當做是一成不變的一個客觀的東西。

若你想要的話,可以偶而花一點心思去比較,覺知觸感的感覺,跟你平常想事情、活在想像世界的感覺,有什麼不同。想事情的時候,活在想像世界的時候,不斷地追、不斷地迷失在故事情節裡面,迷失在那個內容裡面。可是你在感覺觸感的時候,你是可以好像沒有特殊的內容,純粹只是在留意著動作的發生,背後沒有推逼著的貪憂。

好比說你在覺知觸感的時候,很容易能夠留意得到,念頭的生生滅滅,你留意到的不見得是念頭的內容,但是你留意得到念頭在生生滅滅。你可以留意得到你在追念頭時所需要的用力,在想事情的時候,頭皮要用力、皺著眉頭的用力。你可以讓自己很放鬆地,完全徜徉在觸感的世界裡面,看你能不能夠更乾淨俐落、更純粹地徜徉在觸感裡。

越來越少分心在因為貪憂而想像、追逐的世界,越來越多是純粹的感覺。知道那個動作,知道該動作的集、滅,看到動作是一種用力。生活裡面看起來很複雜的故事,底下就是由這些動作堆砌起來的。待在這個觸感裡面,你才有能力能夠看到,你是怎麼樣鑽進那個故事,怎麼樣鑽出那個故事,你的心跟境界的那種關係。

把這個基礎練到滾瓜爛熟了,所以你到任何地方去,不管在做什麼事情,你都可以正在趨近觸,正在探索觸感。這裡面有很多的樂趣可以獲得的。你可以在終日的時候,在醒著的時候,都這樣伴隨著觸感,那是比起想事情要輕鬆多了。想事情要堆砌起一個一個的念頭,把它串連起來、思考它,在內容裡面鑽研,那是耗神的。

當你貼近觸感的時候,你很容易能夠去跟內在的補給線通上電,好像插了電一樣。你在這裡面可以得到休憩、得到充電。你可以很放懷、放鬆地徜徉在觸的大海。小心翼翼地、認真地去確保你的覺知,它知道的是觸,而不是與貪憂相應的故事情節。

用一個比喻來解釋觸。你好像是一個游泳健將,在專心比賽的時候,不要分心去擔憂,你的觀眾是怎麼樣在看你。你不要分心去擔憂,如果沒有得到獎牌的話,接下來要怎麼辦。眼前你唯一關心、唯一覺知的事情,就是你肌肉的使用,怎麼樣在划水、怎麼樣在踢水,水觸拂著你的肌膚,所以你能判知泳速,你知道在水面上的保持平衡的那個姿態。

同樣地,你唯一要留意的就是,眼前的摩擦所產生出來的,內在的熱所產生出來的,運動所產生出來的,那種有重量又堅固的質礙感,等等的這些具體的觸感。它可能是小到包括像衣服貼著肌膚的感覺,空氣吹拂著皮膚的感覺,頭髮覆蓋在頭皮上的感覺。它可以是包含這些細節的。或者是不包含這些細節,純粹只是一個渾厚的、渾圓的熱,或者只是一個單純的「動作正在發生中」的覺知,這個都叫做觸。

「觸」就是不需要透過你去分別、去想像,就在這一瞬間生滅,在這一瞬間發生的那個“sensation”、那個觸感。不管你修學的是十六勝行裡面的哪一個技巧,你都需要這個基礎。如果你要能夠觀察你的動作、調整你的動作、放下你的動作,你是需要這個基礎的。所以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面,你才能夠精準地去調整你的身行。

在這個基礎上,當你是介面著這個層面,有時候你只要透過一點點意念上面的轉變,你的身體就變得開通、變得放鬆,你就會感覺得到內在的能源,有很多很多你可以接下來善用的東西。在這樣的基礎上面,當你放鬆的時候,那個放鬆是深度的、精準的。覺知著觸,當你去觀察動機、觀察動作,它們感覺好像是水面上產生出來的漣漪,好像是電網上產生出來的波幅—是具體的、有下手處的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十秒鐘的偷空,有一分鐘能夠忙裡偷閒來做這個,都是很好的。這個基礎做得好的人,一接近觸心馬上就安靜下來,一接近觸、馬上就知道你現前的狀態,眼前有什麼起心動念。就在觸這個層次裡面,你能夠客觀、準確地去評估,什麼叫苦跟樂。要不然,那個苦跟樂都是被想像力、被飢渴感,所扭曲的、所蒙蔽的、所誇大的。

在觸這個層次上面去感受壓力,你就會在你的身體裡面直接看到苦諦。在觸這個層次上面去觀察諸行無常,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的每一個動作它的危脆、它的變異,它怎麼樣跟你的起心動念黏在一起。

在睡覺之前,如果你能夠連接著這個觸,而不是習慣性地在妄想之中睡著—在擔憂、在企畫著明天,在猜想著未來—而是被這個具體的觸感所包圍著,被暖意所包圍著,被那個運動所按摩著,這樣子睡眠品質一定會改善的,那個休息是深度的。

同樣地,你在靜坐的時候,若長時間地練習,讓自己在動作這個層次看到自己,而不是老是用哲學理論的角度在看事情,你的禪修的功夫就會脫胎換骨。你看到的是那個複雜現象的基礎,因為動作是人類的經驗中,最微細、有意義、值得去探索的單位。

這個單位就是動作,就是你怎麼用力,就是你怎麼樣起心動念,你怎麼樣讓身體的肌肉繃起來。你怎麼樣在面對不同的境界時,身體的內在在形成另外一個身軀或態勢。幫助自己看得到這一些,你的禪修才會有深度,要不然永遠都是停留在見諍的那個角度上,在那些無關痛癢的意見上辯論著、爭論著。

深入到動作的底層,深入到觸感的底層,幫助你修行的動機變得誠實。佛陀所講的苦諦就不需要是有什麼複雜的理論來解釋它,它就是在動作之中,隨時都可以看到的。依附的動作裡面有黏著、有被推。貪染的動作裡面有鑽進去、跑出來,有抵抗、擁抱、變成、依賴、汲取。這些動作裡面都有壓力。你要看到這些,就必須回到這個觸上面來。

練習在這個層次上面得到滋養,而不是在想像的世界或心裡面拍攝著電影中得到滋養。練習在觸這個層次上面,得到你要的豐足感、安全感、穩定感。就算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專注在觸上面,起碼做到「正在靠近著觸」、「正在趨近觸」、「正在探索著觸」。

它不是一個可以被你抓到的東西,可以被你放在眼前說:啊!這個就是了。它是那麼稍縱即逝,它的特質難以被定住,但是你在趨近它的這個過程裡面,可以得到安穩感。這就是為什麼你的目標不是要去捕捉到它,你的目標只是要趨近、覺知。

最高明的觀察觸的方式,就是選擇一個舒暢的、安穩的、幫助你安詳的那個層次的觸。好比說去留意那安撫性的迴盪好,比說去留意包圍性的溫暖,好比說去留意那個正在進行的放鬆,好比說去留意那個正在被推拿,好比說幽深寂靜的觸感…類似這樣的觸感。所以當你徜徉在其中的時候,它裡面有不同種的雖然是微細的樂趣,會不斷地被發掘。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地回到這個地方來,在講話、在休息的時候,在等公車、在做家事的時候,不斷地回到這個身念住來!

(靜坐結束)

【回向文】

修持正念,

心中無所住,

好像是大雁鳥飛離開池沼一樣,

捨棄它的巢穴。

如同鳥遊於虛空,

沒有痕跡可得,

這是聖者之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