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 28經》禪修口訣練習

《靜坐引導》

2018.02.03 《中部 28經》禪修口訣練習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的主題是《中部 28經》裡面的禪修口訣練習。

在開始靜坐之前,可以先做一點簡單的伸展運動,幫助暖身、舒展筋骨、活絡血氣循環。利用這個機會,將可能在過去和未來紛飛的心念,帶到當下正在發生的觸感、正在進行的動作。儘量去探索覺知跟身體之間,怎麼樣能夠更緊密地結合,也看自己當前的需要,或者是平常靜坐時候的慣性。

如果你是一個焦慮、緊張、容易著急的人,可以特別去強調,去留意著呼吸所帶來的放鬆跟安撫的效應。如果你是特別容易,或者是在當前有出現昏昧、渾沌、暗晦不明,容易無聊、發呆、昏睡,那麼你可以特別去留意,呼吸的警醒、它的清新的效應。提振精神,好令身體內在細微的觸感活絡起來的這種效應。

如果你平常的慣性是特別多的怯弱、沒有自信心,那麼你可以特別去留意呼吸所帶來的飽足、豐沛、強壯的這些效應。往往我們進步的動能、進步的潛力,都是被一個、兩個最顯眼、最顯著的障礙所壓制著。你如果能夠只是幾分地去移除掉這個最大的障礙,好比說容易焦慮、容易緊張、容易緊繃、容易昏睡、容易渾沌,或者容易怯弱等等的,把這個障礙幾分地移除,你就會發現到對你的禪修、對你身心的平衡,有極大的助益。

你應該是曉得你的業習、你的習慣性、你的人格性上面,經常會出現的某一種障礙。當你在對治這個障礙的時候,好比說你是一個容易緊張的人,你在嘗試著放鬆,嘗試著去留意呼吸所帶來具體的安撫、調柔這些效應時,你馬上就會覺得安靜了一點點,馬上就會覺得平衡了一點點。那就是你當前所需要的食物,很留心地去開發它。

儘量去拓展你還沒拓展過的境遇,像放鬆這個技巧,充分地去開發它,不是只當作一個機械性的教條,盲目地服從而已。而是在你的身體裡面,去發掘什麼是更深層次的放鬆。我遇到過一些在瑜珈術、在氣功、在太極方面有很好的成就的人,都一致地宣稱:以這個放鬆做為那些功夫的一個重要的訣竅。

深深地到你的肌肉裡面,深深地到你的神經系統裡面,去探索那個緊張它的具體的感覺,然後去把那個緊張,在這些程度上面把它鬆開來,不是只想像的,而是在具體的觸感上面。

《中部28經》裡面有一個禪修的口訣:讓我的精勤力啟動而且不退卻;讓我的念現前而且不忘失;讓我的身體調柔而且沒有亢奮;讓我的心入定而且進入一境。再重覆一次:讓我的精勤力啟動而且不退卻;讓我的念現前而且不忘失;讓我的身體調柔而且沒有亢奮;讓我的心入定而且進入一境。

我們按照次序地來提醒自己這麼一個口訣。首先「身體調柔而沒有亢奮」,這在很多的經典裡面,用不同的語言在表達同樣的意思。好比說,十六勝行裡面的「身行休息」,也是包含了這一層含意。剛剛所講的放鬆,每個人對放鬆這個詞彙的聯想,感覺都不一樣,類似的詞彙包括:像安撫、像沉澱、像安詳,像能夠省略掉多餘的花費力氣,都有雷同的意涵。

嘗試著在安靜之中去覺察,有可能神經系統這個層次、肌肉這個層次,還有因為剛剛你沒有收攝,剛剛放逸、剛剛失念,所以被紛亂的感覺、紛擾的感覺所轟炸,那個轟炸所留下來的殘餘的效應。用心、細緻地去覺察這個,幫助你的身體更進一步地放鬆。請記得這個放鬆沒有一個絕對的定義,所以你不是要努力地去達成一個完美的放鬆,那是很累人的,那反而會讓你更難放鬆。

你所應該做的,只是在於「嘗試著」放鬆,而不是要達到某一個絕對放鬆的境地。是在當前儘量具體地掌握,在身體的底層裡面,你可能可以覺察得到的,某一種緊繃、某一種亢奮、某一種急躁、某一種焦慮。甚至眼前並不一定有什麼特別讓你擔心的事情,可是那個習慣性的焦慮,習慣性的神經緊繃,習慣性地要往未來衝刺,因為未來而感覺到徬徨、感覺到不安。

你說不定能夠在身體的底部,在身體深層的地方,可以發掘得到,那樣的一個衝動,那樣一個具體的觸感,那是一個感覺,你可以覺察得到的。不是要把你的身體帶到一個完美的放鬆,而是一旦覺察到這樣一個習慣性的緊繃、習慣性的焦慮,嘗試去和緩它,不一定要抱著要立刻消滅它的念頭,你可以好像是慢慢在梳理它、在鬆開它、在一點一點地緩和它。光是在緩和的過程裡面,你已經有安靜的感覺,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入定的目標。你專注的目標,就是放在這樣的一個工作上面。

那個「達到目標」,在實踐上面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的,主要是在趨向目標,那個「趨向」的過程裡面,你在學習著怎麼樣更善巧地趨向。當你在趨向的時候,那個目標的解析度是增加的,所以你更清楚知道放鬆、離苦,什麼是多餘的緊繃,什麼是扛在身上的壓力感。

所以在禪修的時候,你不是只在學習盲目的定力而已,你還在培養著一種對於品質的鑑賞力,更加清楚知道,什麼是有品質的省力、有品質的休息、有品質的放鬆。然後放鬆不在於多寡,不在於做到多麼地透徹,而在於當你光是把心力放在那個趨向上面,你已經有定力,它會造成你眼前馬上的質變,你的經驗品質的質變。

這是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手段,不需要長時間的修練,你只要眼前用心,「趨向」不關它的多寡,不關達到放鬆的速度有多快。就像一隻螞蟻一樣,推著一個小小的沙粒,知道那個方向,具體地掌握著這一個沙粒,堅定不移地,把那個沙粒往正確的方向推去。

再來,同樣的經文裡面另外一個口訣:讓我的念現前而且不忘失。「正念」在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記得你的技巧,記得你的目標,記得你的意義。記得你的技巧,所以每一次你的心跑走了,鑽進妄念裡面,隨著妄念跑走了,你覺察到這個的時候,就再提醒自己:回到眼前的技巧。像是:趨向放鬆中,感受著正在趨向放鬆的身體具體的感覺。你記得這是你眼前要做的。這個就叫做你對於技巧有正念,你是記得你該做的是什麼。

「正念」是記得方向感,所以你知道你執行這個技巧的目的,是要幫助你的身體更加地調柔、更加沒有亢奮,它是不被欲貪所干擾,不被擔憂所侵襲。你的目標是要幫助身心變得調柔、變得省力、趨向寧靜,知道這樣子,記得這樣的目標。所以當你在放鬆身體的時候,你放鬆的方式是儘量跟這個目標合轍的,你放鬆的方式,是要幫助你去達成這個目標,所以你不只是盲目地、漫無目地的放鬆。

放鬆是為了讓身體更舒暢、更沒有壓力,讓你對於動作的敏感度更高。正念也包含了記得那個意義感,知道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是珍貴的,很少有人能夠像你這樣子,花時間觀察著自己的動作,嘗試著調整自己的動作。絕大部分的生命,都是被動作綁架著,被捲入無明的漩渦裡面,無明而發動的動作裡面,很少有人像你這樣子,能夠安靜地看著自己在做什麼。

調整自己做動作的方法,你這樣子做的原因,是為了要得到沒有害處的快樂。不用建立在傷害別人,跟其他的生命競爭,不需要透過掙扎的這種快樂。你在追求的是這個。這是尊貴的,這是值得你花時間在上面的。你記得這樣的意義感,所以你是認真的,你是投注地在做。一個這樣簡單的事情,把你所有的心力都貫注在這裡面,去探索著怎麼樣叫嘗試放鬆,怎麼樣能夠更精準地去覺察到身體內在的焦慮。那個身體內在,就連你坐著、你安靜下來,它都有可能隱隱約約嗅得出來的躁動不安,你在平息著這個。

同樣經典的另外一個口訣:讓我的精勤力啟動而且不退卻。「精勤力」就是你的毅力、你的能量、你的耐心,發奮圖強的動力。你對於眼前所在做的,好奇心、興趣。你可以感覺得到,你對於眼前你在調伏著身體這個技巧,你是多認真,你是多麼把它當做是一回事,把它當做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在做。

像貪財的人,他在賺錢的時候的那種投注,像是貪色的人,在追逐他的對象的那種熱忱。在你的身心裡面覺察著這樣的熱忱、這樣的精勤,去調整它的力道。要調整到什麼樣的力道呢?佛經裡面講說像調琴一樣的,不過度地緊繃,可是也是不弛緩的。因為過度緊繃的話,你是沒有辦法持續的,你是沒有辦法跑完這場馬拉松賽的。可是如果你是過度地弛緩,那一定是沒有什麼顯著的突破的,你是沒有辦法日益求精、苟日新又日新,每一天都可以看得到自己在穩健地前進。

適度的力道,就好像在練瑜珈術一樣,拉筋的時候,你不能夠完全沒有感覺。做某一個姿勢,你要推自己到什麼地步,若是沒什麼很大的感覺,那樣的拉筋就是不夠的。可是你又不能太痛、不能傷到自己的筋骨,所以你要有眼前能夠承受的些微的痛感。在那種些微的刺激裡面,你還能夠有餘裕,能夠很從容地呼吸,能夠舒暢地呼吸。

同樣地,你眼前在支撐著你的這個能量、這個動力,去調整它,讓它變得強靭、穩健。它可能不是什麼劇烈的,但它是綿密的、是可延續的。比較高明的方法,就是很認真,但是確保你這個認真不造成逼迫,不輕易地讓你疲勞。然後你可以從這種很認真裡面,得到實踐的快樂,得到腳踏實地的快樂。那種活得很有意義,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在努力,這樣子的快樂。用這樣的精勤力支撐著你自己。

同樣的經文裡面最後一個口訣:讓我的心入定,而且進入一境。能不能夠心無旁騖地融入到觸感裡面,在觸感這個層次裡面去幫助自己放鬆。你知道,任何沒有辦法幫助你完成眼前的功課的那些念頭,都是多餘的、都在浪費力氣,在浪費珍貴的資源一樣。把內在那些才能、那些資源、那些聰明才智,那些觀察力、統整力、直覺等等的,都貫注在這一個地方。

身體每一處都可以感受到調柔,不被亢奮感所入侵,讓你的身體沉浸在安詳裡。旁邊的那些干擾,好像是魔王派來的軍隊一樣,要讓你分心。堅定著你的意志,貫注在這一份工作上面,然後在這一個工作上面得到你要的飽足跟樂趣。所以你是沒有需要分心,去追著那些念頭,去尋覓那一點點的娛樂感。

這裡面所講的「一境」,一個境界、一境。讓你的知覺所留意到的就是身體,沒有多餘的、沒有干擾的。所以你能夠深度、感興趣地去探索,什麼叫做藏在身體裡面的躁動,藏在身體裡面的急躁和焦慮。讓覺知好像完全浸泡在三溫暖裡面,這三溫暖的池子,就是你身體的觸感。在這裡面就能夠像是一個手術師一樣,去梳理、去調理、去和緩,把還在緊繃的那一條筋,去按摩它、去爬梳它、去安撫它。

這四個口訣,你可以拿來用在你所要選擇的效應上,剛才所講的放鬆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你可以把這四個口訣拿來用在幫助自己,趨向清新、振奮,趨向飽足、豐沛,趨向清醒、趨向減少負擔。看一看你自己,檢查一下,那個阻礙著你進步的最大障礙,那一、兩個你最常遇到的讓你不平衡的,讓你的定力無法很穩健地發展的。

你若是一個關心你的長遠利益的人,你知道的,你知道你是一個性情急躁的人,或者是你知道你是一個性情很怯弱的人,你是一個容易緊張、容易不安的人,容易妄念紛飛…。所以,找一個能夠對治你那最大障礙的那種品質,讓這個好的品質經常伴隨著你。好像不斷在服藥一樣,在日常生活中,那個焦慮的人就是不斷地在服著「放鬆」 這帖藥劑。

很多時候提醒你自己,說不定能夠把那個習慣性的焦慮,在根本上面改過來。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地方,一直、一直留意,常常做五秒鐘的禪修、十秒鐘的禪修。然後在這種有正式靜坐的機會,深度地去開發、深度地去品味:

讓我的精勤力啟動,而且不退卻。

讓我的念現前,而且不忘失。

讓我的身體調柔,而且沒有亢奮。

讓我的心入定,而且進入一境。

去察覺,身體內在有可能正在經驗的躁動、焦慮、緊繃,嘗試著去掌握那個難以掌握的電網。它是如此地飄忽不定,要趨近一個經驗的時候,它好像是變得變化萬千,但是光是「嘗試中」的那個動作,它已經有安定力了。

對於有可能產生出來的不同種的干擾,那些妄念、無聊的感覺、煩悶的感覺,你都能夠用觸感這個角度去覺察它,知道那個放鬆的感覺被打擾了。也就是說,能夠從觸感這個角度去覺察那個分心,它是一種在「鬆」的程度上面失調的一個狀況。

確保你的興趣是高昂的,態度是認真的,意思並不是說你要逼迫著自己,好像在心裡面做一個小霸王一樣盯著自己。你要自己去尋找出,一種穩健的、高昂的興趣,所以讓你的探索是認真的、是細心的,你在關心著怎麼樣幫助自己進步。每一次起了妄念,每一次出現了打擾,提醒自己:這不是我眼前要理會的。鍛鍊自己,心無旁騖地、更乾淨俐落去實踐那個技巧。

如果你要在你深層的地方,對你的氣質潛移默化,你就是要在禪修的時候,深深地進到你的神經系統裡,深深地進到你的肌肉裡面,去潛移默化你自己,去移除掉那一些讓你躁動不安的因子。

(靜坐結束)

【回向文】

好像巨大的岩石一樣,不被風所動搖;

同樣地,毀謗以及讚歎,智者不為其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