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的練習

《靜坐引導》

2018.03.03 「正知」的練習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的主題是「正知」。

在開始禪修之前,可以做一點簡單的伸展運動,幫助你能夠更敏銳地去覺知身體,去感覺伸展、拉筋的觸感、氣血被活絡、內部被按摩的觸感。

就算當你停止了運動,開始準備進入禪坐的狀況,你都可以繼續地把禪坐理解為一系列的運動。雖然身體是趨向和緩、趨向安靜,但你是可以留意得到,伴隨著呼吸的還是細微的膨脹跟收縮,還有內在肌肉的使用,在維持著、在調整著你的姿勢。去留意這些動作,以及這些動作所產生出來的觸感。

若自覺到平常禪坐時的坐姿,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朋友,可以多花一點時間調整坐姿。花很多的時間調整坐姿,並不是浪費時間,這是身念住的一個部分。去學習怎麼樣把上半身的重量放置在腰椎自然的弧度。

這是不需要透過很多肌肉上面的用力,而是利用脊椎本來就具有的彈性和弧度,尤其是平常如果你花很多時間在電腦螢幕前、在開車的朋友,特別要留意。要學習讓身體回到這樣一個平衡的狀態。儘量不是用肌肉的力氣把上半身撐起來,而是把上半身的重量放置在這樣一個自然的彈簧上面。

去探索著,你要怎麼樣微調上半身的弧度,它才不是略略地往前傾,而是能夠平正地交託給這個弧度。另外一個有幫助的技巧,就是可以把兩隻手臂下垂的角度調成略略地向後,也就是胸腔感覺是打開來的。手臂不是往前傾的下垂,這樣的下垂的角度,很容易會壓迫胸腔。平常的時候,走路、站立,都可以記得用這樣的技巧,習慣性地抬頭挺胸,讓胸腔是開闊的,讓上半身是很輕鬆的,對於你的信心,對於你內在的氣血循環都會有幫助的。

可以繼續在微細的地方調整坐姿,看怎麼樣的坐姿,能夠幫助你更敏銳地覺察得到身體內在的觸感。光是在意念上面隱約地記得,要幫助身體內在開通,不要讓焦慮、緊張,去壓迫、緊縮你的神經系統—光是帶著這樣的意志,都是一個程度上在幫助你的內在更打開來,讓氣血循環得更順暢。

如果聽這麼多的解釋覺得很複雜,不想要費那麼多心思,那就簡單地用覺知幫助自己調整,怎麼樣的姿勢感覺是端正、放鬆的。你每一點點的微調,可能只是幫助你多一點點,去品味那個多一點點。那個內在覺知的品質一點點改變,清醒多了一點點,放鬆多了一點點,常常練習去觀察到質地上面的變化,這對你的鑑賞力是有幫助的。

過去常常聽到有些在學習佛教的朋友講到「因定發慧」,意思就是說透過定力的培養而產生出智慧來。很多這些朋友都預設,任何的一種定力都可以幫助智慧的開展,所以他們有的人是學習怎麼樣透過唸咒、透過觀想的方法,透過其它的途徑,讓自己專注、安心。他們以為只要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智慧就自然而然開展出來。

但是佛陀對於禪定跟智慧,並不是這樣理解的。他要求我們開展出來的定力,不是只一味、盲目地安靜跟專注,而是一種特殊的定力。它是一種把注意力帶到某一個地方,去觀察某一些現象,這個地方跟現象,直接關係到你的痛苦是怎麼產生的。所以是有很具體的注意力導向的目標,那安靜下來的方法,不是只為了安靜而安靜,而是為了要幫助正知,幫助你怎麼樣正確地知道當前發生的。

如果你以為任何一種一心不亂都會產生智慧,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過,冬天晒在太陽底下的烏龜,瞇著眼、投入地、安詳地,可以在那個地方待上好幾個小時,那樣的定力,人類一般是難以仿效的,但是這樣的定力,是沒有產生出智慧的可能性。佛陀所講的定力,是要能夠直接地銜接上、直接地幫助你「正知」的培養。

若不知道培養正知,就好像你是一個科學家,想要研究細菌在你唾液裡面的活動,你卻不知道要把顯微鏡調焦到唾液上,調到正確的、能夠看得到你所要研究的細菌的程度。你只是胡亂地把焦距放在一個目標上,這是沒有辦法幫助你的。

你要知道最深刻的痛苦是發生在哪一個層次,要怎麼樣把注意力調到那個層次才能夠看得到,什麼叫做最深刻的痛苦,那個伴隨著你的意志,不斷在扭曲著你的行為,在催逼著細微的意念和動機的力量。什麼叫「正知」?要怎麼樣培養它?怎麼樣才算是正確的禪定?怎麼樣是正確的使用注意力的方法,才能夠啟發佛陀所講的,能夠導致解脫的智慧?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講,先從簡單的角度講。「正知」就是能夠幫助你知道「你在做什麼」那樣的覺察,能夠知道「你當下正在發生的動作」那樣的覺察。粗糙的,你可以看得到你眼前的行為善巧、不善巧,是否合乎戒律;你的行為裡面,有沒有施加暴力於眾生,有沒有不予取,佔人家的便宜;你有沒有在從事那些,有可能會破壞自己、破壞別人家庭長遠幸福的情欲關係等等的。這是在粗糙的部分你可以知道的,你在關心著、在觀察著,你的處事和動作。

更細一點的話,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舉手投足,每一次吃飯、夾菜時的姿勢,你躺到床上準備休息的過程,在跟人家講話時的臉部表情,慈柔、嚴肅等變化、變動。你平常在走路的時候,從容、著急,你的舉步、放腳,這都是正知的對象:你在知道著你的動作。

如果你以為一心不亂就能夠啟發智慧,那麼很多的人聽音樂也是進入一心不亂的,很多人打籃球是進入一心不亂的,很多人練毛筆字是進入到一心不亂的。那麼那些很會打籃球、很會寫毛筆字的人,自動自發地,都能夠開悟、都能夠解脫了。

所以你要留意一下,平常你在培養定力,是不是把注意力的導向,調到眼前的這個動作來:你在做什麼。最細微的就去知道你的起心動念,去知道所謂的心行,知道你內心活動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你的心是怎麼樣在對環境、對境界在起反應。它是怎麼樣在參與,它的反應模式,動機的發生、維持、消滅,這些都叫做動作。正知是知道這個。

只有知道這個,你禪定的力量才能夠幫助你,一方面繼續調整著你的動作,讓你的動作越來越善巧、越來越省力,另外一方面能夠幫助你越來越看清楚,我們的動機、我們的動作,跟痛苦息息相關。那個最深刻的痛苦,不外乎是我們跟動作的關係,我們發動動作、維持動作的方式,在製造痛苦。

你要能夠看得清楚,你是怎麼樣跟境界連結,是怎麼樣對它反應,是怎麼樣參與、怎麼樣鑽進去、怎麼樣被它拉進去,你是怎麼樣在追逐著境界這些動作,你才有可能能夠解脫。佛陀「解脫」的意思,就是「諸行漸次止息」,就是跟動作有關連的。他的解脫不是漫無邊際的,不是那種玄深的,而是直接跟動作有關連的。

看一看你現在所培養的定力,你現在禪坐的方法,是不是在幫助你更知道你在做什麼。好比說,你現在呼吸的方法,身體哪一個部分在參與,可能是腹部、胸腔,乃至於手指頭、腳趾指,你可以感覺得到這些不同的部位,怎麼樣乘載著膨脹收縮的波浪,這個叫做觀察動作。

能夠知道你呼吸的急、緩、深、淺,它的效應擴散到什麼地方,呼吸裡面安撫的感覺,那個安撫力是照拂到身體的哪一個部分。是很全面地照拂嗎?你感覺到全身,整個神經系統都是被安撫的,或者是小部分的。當下知道的動作包括:你有多放鬆?那個「正在放鬆中」的過程,就是一個動作。那個不斷在尋找著內在有可能的僵硬的模式,將它瓦解、緩和,那個過程就叫做動作。你知道那個過程,叫做「知道動作」,就叫做「具備正知」。

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動作,可以依著自己的能力,去選擇知道一部分特別關鍵的動作。好比說其它都不理會,光是去留意放鬆的過程。或光是去留意你的呼吸是怎麼樣全身在參與著。它像是一個太極拳的運動一樣,牽連著身體的不同部位。雖然好像很明顯的主要是肺部,是橫隔膜的運動在造成呼吸的現象,可是你可以留心地去觀察,實際上呼吸是有牽連效應的。也就是說,你可以看得到像是肩膀,它是怎麼樣在沖浪,它是怎麼樣在對應著那個起伏跟膨脹收縮,這個叫「知道動作」。

複雜一點講什麼叫做「正知」,就是在你當下觀察四聖諦,這還是跟動作有關連的。什麼叫做「四聖諦~苦、集、滅、道」,怎麼觀呢?

「苦」:要知苦。「知苦」就是把注意力導向知道:壓力怎麼樣在壓迫著你的心,那個催迫、擠壓、促發、力道。好比說,你發現到眼前不能安靜下來,是因為心裡面在擔憂著一個事情,學會正確注意苦的方式。你注意的不是擔憂的內容,不是在注意著「我在擔心著我的小孩上學的情形,我在擔心著我工作的狀況…」。這裡講的「知苦」,是去看到擔心怎麼樣擠壓著你,怎麼樣造成你內心的沉重感,怎麼樣在造成你的坐立不安,在這個程度上面知道。「知苦」:在這個程度上知道苦。

「集」,正知是跟斷集有關連的。正知在這個部分指的是:你能不能看得到那一個在製造痛苦的動作。舉例來講,能不能夠看得到,是你不斷地鑽進擔憂的思維,擔憂才造成壓力感。去認知到這個,努力地放下、對治那個擔憂。你可以看得到這個擔憂,怎麼樣造成擠壓、壓力、坐立不安,那個具體在「觸」這個層次上呈現出來的壓力叫做「集」。

正知除了能夠導向剛剛所講的之外,還可以導向另外一個對象—滅。就是去留意壓力感瓦解的過程。舉例來講,當你在練習更深度地放鬆,能夠看得到緊張、僵硬的感覺,好像一點一滴地被瓦解,從不舒暢變成比較舒暢,本來擔子很重,變成比較沒有那麼重,去留意這個過程叫做「證滅」。去看到剛剛那個擔憂,是如此全面地盤據你的心,眼前它在逐漸地瓦解,因為你在練習著不要擔憂,留意著這個擔憂正在被瓦解的過程,心正在一點一滴脫離開擔憂的過程。這個叫做「證滅」。

四諦的最後一個叫「道」。就是把你的注意力導向:你是怎麼樣使用著技巧。你剛剛用:「學習正在放鬆中」這個技巧,可以發現到它在瓦解你的緊張感、動盪不安感、苦感。透過這樣的理解,而去調整你使用這個技巧的方法,讓你放鬆的方式更有效率,也就是能夠用更省力的方法達到更大的效果。這樣叫做「道」。

再一次重複「正知」就是:把注意力導向直接會幫助你解脫的那個區塊。當下有太多的事情在召喚你的注意力,要是不懂得選擇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個區塊,修行很容易就會落入到所謂的外道的修行方法,以為「我只要活在當下就好」,「我只要唸一個咒,達到一心不亂就好了」,「我只要把心置於一處,它自動自就會產生出智慧來」。佛陀不是這樣認為的。原始佛經裡面所教的是,你必須學習把正知、正念、正勤結合在一起,那才是禪定的基礎,才是四念住的基本元素。

「正知」複雜一點地講,就是把注意力導向四聖諦的任何一個聖諦,或者是,如果你的思惟、觀察很迅速的話,可以同時導向四個,那是有可能的。做不到沒有關係的,一次只是注意一個,甚至只是專心地注意一個,你會發現四聖諦的任何一個,都在闡明、都在幫助你更了解其它的三個。

四聖諦—苦、集、滅、道,包含著四個任務: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你可以把注意力導向任何一個任務,都會幫助你。首先第一個任務,跟第一個聖諦有關連的叫「知苦」。你在面對苦的時候,能不能夠不要盲目、無知、逃避、否認 、鑽進故事情節,而是能夠在動作的層面上去了解苦,去看到你的心跟身怎麼樣被苦逼迫著,具體的壓力的生滅。當下這種具體的狀況,它是「有壓力感的、是壓迫的、是動盪不安的」這種覺知,能夠把注意力導向這個層次來,叫做「正知」。

舉例來講,如果你當下在擔心著家人的健康,學習暫時把故事情節的部分擱置在一邊,而是去留意這樣的擔憂怎麼樣盤據在你的身體,讓你身體的某一個部分緊起來,壓縮著你呼吸的方法。那感覺是內心的空間好像被擠壓了。你被逼著要產生出某一種回應。去覺知到這一點叫「知苦」。

「正知」也可以是導向第二個聖諦「斷集」。就是去斷除掉、去對治那個正在製造壓力的動作,去調整它。所以你面對著好比說擔憂感,若是學習換另外一個想法,或者學習覺知著那個念頭、不參與,或者是厭離那個念頭,或者是對那個念頭修學平捨,或者就是努力地跟這個擔憂打太極拳…所以讓它的力道沒有辦法真的打到你的身上,你是不斷地在卸力,這個都叫「斷集」。具體的例子:去留意你眼前的身心,那裡面有沒有擔憂,任何發現擔憂的地方,都努力地斷除它、對治它。去停止、去改變那個製造擔憂的動作,這叫「斷集」。

所謂的「正知」也可以導向第三個聖諦「證滅」,就是知道那個壓迫感、壓力感瓦解的過程,那個具體的經驗。所以當你好比說,能夠感覺到你從擔憂裡面抽出來一點點,能夠把擔憂這個擔子卸下來幾分,那個輕鬆感,去覺察這個過程就叫做「證滅」。或者是去見證,擔憂徹底地被瓦解,你的心徹底地從擔憂逃脫出來,感受不到任何擔憂的影響力、重量。這個叫「證滅」,去觀察這個過程。

所謂的「正知」也可以導向第四個聖諦「修道」。去看看不管是知苦、斷集或是證滅的技巧,要怎麼去琢磨它,好像在磨一把鋒利的劍一樣,去檢視著哪個地方是鈍的,是可以把它磨得更利的,去檢視你使力的方法,使用這個技巧的方式能不能更準確,去看看你使用這個技巧的方式,能否更省力、不用那麼累的。隨著技巧的純熟,你真的一定要跟擔憂這麼劇烈地爭鬥嗎?還是你能夠越來越了解擔憂的本質,所以能夠用越來越輕鬆的方法瓦解它?整個解脫的進步就是在於:發現怎麼樣是越來越省力的脫離苦方式,乃至到了涅槃,那是一個不需要花力氣的自由。

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層次,去調整、去修正你的技巧,讓你的技巧變得更有效和更有效率,這叫「修道」。這是「正知」的內容。所以「正知」不是像一般人所講的,觀察實相或者活在當下,那樣是不夠的。要知道把注意力調到哪一個角度去,那個角度是具體地能夠幫助你解脫的。這樣正確地調整角度,佛教有個術語叫做「如理作意」。英文翻譯得很好,叫“appropriate attention”ーー正確地使用注意力的方法,正確的注意力的導向。

所以「如理作意」就是「正知」的同義詞。我們修學禪定,讓心更加地穩健、專注、投入、更加地有力道,為的就是這個。所以佛陀所講的禪定,不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佛陀所講的禪定,是你能夠更融入於這個技巧的使用,那個叫做禪定。

在眼前的練習裡面,去看一看正知是怎麼樣修學的。簡單來講,就是去看你的動作,知道你在做什麼,知道心在做什麼。如果看不到細膩的動作,就先學習看比較粗糙的動作。看看你是怎麼樣呼吸,看看你是怎麼樣在放鬆身體,看看你是怎麼樣在維持、在微調著你的坐姿,你的不同肌肉的使用…。

如果你有了足夠的功夫,就會越來越懂得怎麼樣去看細膩的動作,包括你的心念、內在的對話。你是怎麼樣在編織著故事,你在告訴你什麼,你在跟自己講什麼,你在給自己什麼樣的方向感,你的注意力是導向什麼地方,這些都叫做動作。你在看你對於眼前的麻、癢、疼痛、無聊,或者是輕鬆、愉快、亢奮、安靜,這些不同的現象,你是怎麼樣在對應,你是怎麼樣跟它們相處,那個都叫做動作。

去留意這個!不管你禪修的主題是什麼。

(靜坐結束)

【回向文】

能夠戰勝自己的是最尊貴的,

那是遠勝於征服群眾,

這就是為什麼,

能夠戰勝自己的人,

不管是梵天或者魔,

都沒有辦法勝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