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六念]

《靜坐引導》

2016.10.09 憶念[六念]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做的練習跟「憶念[六念]」有關。

所謂「憶念」是在心裡面憶持著,某些能夠激勵自心,提升正面能量或寧靜能量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真誠凝視別人眼睛的時候,底氣來自哪裡?是來自於自己的身份、地位、財富嗎?還是來自內心發展起來的善法?

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遭遇到的困境、無可避免的挫折感,你的底氣來自何處?

根據佛法的修習,如果能夠常常練習「憶念」的話,內心就能經常伴隨著「正面的能量」或者「寧靜的能量」。

今天就專門以「憶念僧寶」的內容來說明及引導。

「憶念」並不是嘴巴上唸誦特殊的咒語,而是心裡憶持起那些能激發、啟發自己,跟某個啟發性主題有關的內容。好比說,當我們想到,經過2500年那麼漫長的時間,直到今天都還有活生生的僧團,過著純淨的生活,住持著純淨的佛法,這是多少先行者、多少前輩們,以他們的生命、一輩子的努力,為我們換來的福報。我們眼前不管遇到什麼困境或挑戰,這些為數眾多的佛法先行前輩們,都已經歷過,並成功地走出來。

佛陀的解脱道之中,得到正確訓練的這些修行人,他們的身、口、意,代表著佛法清淨無瑕;內心裡面任何的盲點、染污的種子,都已經被徹底地淨除,或者,已經被他們發現,正在努力地淨除中。像這樣的人類,在世間是多麼地稀有!他不把生命的力量,放在財富的囤積,不放在個人與家庭私欲的延伸;而是貫注他整個生命的資源跟力氣,走出一條讓其他人都能跟上的解脱道路。

當心裡面作這樣的思維時,有不同的情緒產生。如感覺到:澎湃的感情。若如此,則如實知澎湃感情的滋味,去觀察它所帶來的身心衝擊,善用這股力量來幫助禪修。

如果憶念三寶、僧寶,感覺不到澎湃的感情,而是生出一種比較深邃的幸福感,那也很好!善用這個幸福、豐足的感覺,使它成為我們禪修的工具。

如果憶念三寶,連幸福的感覺都沒有,而只有一種寧靜、恬淡感,那也很好!善用這個感覺,使它變成禪修的工具。

若連寧靜、恬淡的感覺都沒有,就應該試著調整憶念的方式,或改變憶念的主題。觀察:什麼方式能夠觸動得了心弦。那個感覺像是心弦被撥動之後,產生一連串的「漣漪效應」。如果懂得善於乘坐它的話,可利用漣漪效應來治療身體、激發鬥志,像是讓內心的糾結、看不開、困陷的事情,得到排解。好比說,感覺到這個漣漪效應,造成身體氣血更加無礙的循環,而得到舒暢。這些都是可以透過不同的取角、不同的尋伺,而達到不同的結果。

在接下來的練習裡,如果能去探索、開發,愈多不同的身心效應,就愈容易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用得上的,適用於當下境況的效應,使自己被正面的或寧靜的能量伴隨著;讓我們在面對困境時,或在用真誠的眼神面對其他人時,我們的底氣是來自這些尊貴的內涵,而不是世間粗鄙、卑劣的人我比較。

調整一下坐姿,端身正意,用虔敬的心情憶念三寶:

何其幸福!在我們的記憶庫裡,有三寶的種子,這個部分是我們能夠想起來的。有多少人能像我們一樣,能記得世間上有像佛陀這樣的人;有佛法這麼完整的教育體系;有僧寶,這些真誠、尊貴的人類,值得作我們的規範、榜樣;值得作我們供養的福田。光是在我們的記憶裡,存在這樣的印象,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修學出世間道的人,他的灑脱、精進,他那種要奮鬥去掉任何細小的污點跟不善巧,這樣的人、這樣的老師是多麼地稀有、難得!這些人就是我們的祖師爺、祖師娘,就是我們現在走的道路之先行者,在前面引領著我們,放著耀眼的光芒,讓我們沒有迷失、沒有困惑;讓我們知道:這是可能的!這是可行的!

整個憶念的過程,不用勉強去製造什麼特殊的情緒出來。看看這樣的憶念,是如何在撥動自己的心弦,如何造成一種迴腸盪氣的效應。不管這股迴腸盪氣是令人振奮或非常恬淡,都是可以用的。

所以,不必強迫這股效應一定要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如果是迴腸盪氣的效應,看看如何乘載著這股迴腸盪氣,讓它幫助我們突破內心跟自身裡面阻塞的地方,讓心變得勇敢、有能量,變得寬坦、寬廣。感覺那股正面能量,怎樣衝倒屏障,讓心境變得寬廣、光亮;讓心充滿著鬥志,準備跟魔軍作戰。

如果這樣的憶念造成的是「幸福感」,就嘗試讓這樣的幸福感充溢全身。這種被僧寶保護的幸福感,被僧寶指導、引導的踏實感:「我的人生是有方向的」,「人生努力的目標是珍貴的」,「是非常值得努力的目標」。這種幸福感雖然沒有迴腸盪氣那麼強烈,可是,卻好像暗潮洶湧,有一種深邃,或者是一種細水長流的滋味,都可在心裡探索、品味著。省力輕柔地保持這個幸福感,使它導向寧靜、導向身心的安穩。

或者,這樣的憶念沒有產生什麼具體的幸福感,只是有種恬淡、寧靜,那也很好!練習讓自己的身心浸泡在恬淡、寧靜之中。然而,它不一定會一直保持著,偶而,一個念頭的起伏,撥動了心弦,會感覺恬淡之中,隱約有悸動、感動,隱約地含藏著幸福感、踏實感。

這個練習,要有多少時間放在憶念僧寶上面,有多少時間是放在品味、觀察?這樣的憶念所產生的效應,好像在彈奏樂器一樣,細心傾聽自己演奏出來的音樂。怎麼樣是恰當的,自己要怎樣導向、調整。所以:

如果有澎湃的感情,讓它變成我們的工具,幫助增上;

如果有幸福感,讓它變成我們的工具,幫助增上;

如果有恬淡寧靜感,讓它變成我們的工具,幫助增上。

如果迴腸盪氣的感覺,特別強烈,往往表示我們做的這種憶念,是跟我們特別相應的,何妨多花一點時間,感受迴腸盪氣!允許自己多一點的時間,在憶念三寶之中,得到治療、紓緩、啟發。

自然而然,到一個地步,就會覺得「夠了,不需要那麼強烈的感覺,不需要那麼複雜的憶念」,然後回歸到簡單的休息,回到更寧靜的禪修方法。可以自己調整,這時是多一點激勵,還是多一點平撫。

正面能量,學習引導它,讓它幫助衝開內心閉塞的地方,衝開貪憂,衝開因循苟且,衝開被卡著、困陷的情結。

正面能量的產生、消失,乘坐這股波浪。就算它在消失之中,都能導向更深度的寧靜、更深邃的滿足感。

或者覺得太複雜,則光是在內心保持著虔敬(虔誠、尊敬)的心情,都是好的,都是有助於禪修的。

一方面,在虔誠的心情裡,自我感到卑微,同時,卻是踏實而有信心的。多花一點時間,跟這種虔誠的情緒相處,熟悉它;愈來愈知道,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善用它,善用它治療自己、引導自己、激勵自己、調柔自己、安定自己。

想到我們的老師、想到我們老師的老師、想到我們老師的老師的老師……,哪一位不是人中豪傑、人中龍鳳。我們能在這樣一個聖人備出的傳承裡修行,何其榮幸、何其幸福!我們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祖師爺,都是勝利者。雖然,他們不見得是大名鼎鼎、世人皆知,但是,都是真材實料。

吸氣時,心伴隨著虔誠、尊敬;

吐氣時,心伴隨著虔誠、尊敬;

吸氣時,感受著虔誠、尊敬的好處;

吐氣時,感受著虔誠、尊敬的好處;

吸氣時,將虔誠、尊敬昇華為定力;

吐氣時,將虔誠、尊敬昇華為定力;

呼吸氣時,虔誠、尊敬滋養全身;

呼吸氣時,虔誠、尊敬治療全身;

呼吸氣時,知道自己是被保護的;

探索怎樣用虔誠、尊敬統攝身心,讓身體不同部位的漣漪效應,互相呼應,慢慢地串連,成為更豐足、充遍的感覺。如果沒有什麼具體的感覺,沒有關係,光是卑微地維持、品味著,不管多少程度的虔誠、尊敬,都是有好處的。

知道自己也是僧寶僧團的一員,我們的努力、有一天走出來,會帶給後進者希望、啟發;我們的光明將會引領他們,在黑暗、迷惑中,有希望,知道是有路的,這條路是可行的,人是有希望的,痛苦是可以終結的。

澎湃的情緒、感覺,如果消逝,就讓它消逝,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的勉強。感動、激情的消逝,不是沮喪,而是裡面有滿足的滋味、知足的滋味、踏實的滋味或者寧靜的滋味。像是剛從熱水澡出來一樣,雖然已經沒在淋浴熱水,但身體還冒著水氣。熟悉這些能量,讓它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伴隨自己。善用這些能量,當它們升起時,知道怎麼讓自己得到激勵;當它們消逝時,知道如何將它們昇華成定力,昇華成為深邃的滿足感、踏實感,這些都是能幫助定力的。

品味著虔誠、尊敬裡面幽深的滋味,如果想要的話,可以在這裡面入定的。

(靜坐結束)


【回向】

如同在森林中獨處的獅子,

驟聞聲響,而心無驚恐;

願我如佛陀般,

恐怖所不能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