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受蘊

《靜坐引导》

2016.09.18 觀察受蘊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練習關於「觀察受蘊」的技巧。

所謂「受蘊」,簡單而言,是指心接觸到境界的時候,產生出來的感受:愉悅或舒適、可意的感覺,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不愉悅、不舒適、不可意的感覺;第三種是中性的感覺,不是愉悅、也不是不愉悅的感覺。

「受蘊」在解脱道中,扮演一個關鍵的作用。因為,在佛法心理學裡面,感受是催促、催逼我們行為的最主要因素。經典裡講到,對於舒適、愉悅、可意的感覺,內心傾向對這樣的感覺抓取、黏著;對於不舒適、不愉悅、不可意的感覺,內心則傾向排斥、厭惡;對於中性的感覺,內心的傾向是冷漠、無動於衷、無聊或昏昧。

「十二緣起」有「觸緣受,受緣愛」。意即,接觸境界作為「前因」,然後有「感受」,因為「感受」的產生,而有「飢渴感」、「貪愛」的產生。其中的「飢渴感與貪愛」,可以針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感受;對於過去的感受有懷念或恐怖的記憶,所以,渴望能重複、複製舒適的感受,迴避不舒適的感受。對於當下或未來,內心也都有對於這些不同的感受,有類似的反應模式。所以,如果能在禪修裡,愈清楚地認知,這些推逼促發我們行為的力量,就愈能幫助我們瞭解貪愛的本質,而超越貪愛。

佛經裡也提到,受蘊像雨滴打出來的漣漪,用這樣的比喻說明,每一個觸境裡面,在感受上迴響的效應。

在開始之前,請大家做一點簡單的暖身運動,伸展或深呼吸。

要能幫助自己觀察受蘊~感受,須要讓心安住在一個夠穩當的立足之處,不然會容易迷失在感受裡,被感受吞沒。所以,一開頭,先採用自己熟悉的禪修主題,好比是,「用正知正念讓身體放鬆」、「用呼吸做內部按摩,對神經系統安撫」……

只有從一個寧靜、放鬆的地方出發,才有能力一邊觀察感受的出沒,一邊內心不迎不拒,不浪費多餘的力氣,停駐僵持在舒適的感覺;不浪費多餘的力氣,在排斥、抵抗不舒適的感覺;不會對中性的感覺,產生無聊、昏昧的心境。

先用熟悉的方式,讓身心沉澱。在每一個知覺的當下,都有感受的呈現。在靜坐的時候,可能大部分的感受都是「捨性受」,即「中性」的感受——並不是非常明顯的舒適或不舒服。所以,一般的禪修者,容易在這樣的狀況中,陷入空洞、昏昧。提醒自己把知覺放在「感受」的區塊。如果不是很清楚什麼叫「感受」,光是把注意力調整、探索,什麼叫「感受」這樣的努力當中,也有助於身心的安定。

眼前這個境界,所觸的「觸感」,不管是身體外面或內在的、心境的觸,都有這樣的感受、滋味,嘗試以放鬆、開放、自然的方式感受。

如果在觀察感受上,還是不清楚,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幫助自己:一邊嘗試著把自己的呼吸、維持坐姿的方式,調成較舒適的。這裡面沒有絕對的準則,只要是主觀上更安詳舒適的。利用逐漸堆砌起來的安適感,作為觀察的對象。所謂「安適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是放鬆、安靜、誠懇,去傾聽內在的感受,會發現感受像泡沫、漣漪、或電流,每一個觸境,都是一個重新的感覺。不用刻意鑽牛角尖,要去製造出什麼特別的感受;不用刻意去挖掘愈來愈細膩的感受。而是利用更放鬆、安靜、寬坦的視角,自然而然,感受到更加細膩,感受上的遷變。

除了內在隨著呼吸生滅的感受,甚至耳朵聽到背景的噪音,產生出細微飄忽的感受;腦海中,不知何處而來的念頭、記憶、影像,在在的這些觸境,都會產生感受。不用在乎自己沒有能力去捕捉到,這些稍縱即逝的感受。放寬心懷、放鬆、用心聆聽,聽得到什麼感受,就到那樣的程度,沒有強迫、矯揉。留意一下傾聽的方式,是放鬆的。在放鬆的時候,最容易敏銳覺察。沒有要期盼什麼戲劇化特殊的感受,就是如實的、眼前的感受。看看推逼著自己的動機、活動的力量。整個生命,就是被這些飄忽、稍縱即逝的泡泡、漣漪所推動著。看清楚這個在推動行為的力量,看穿、透視它們。

佛經裡面講到它們像是泡泡、漣漪,但也不一定非要用這樣的框架來看待它們。可以嘗試問問自己,什麼程度上,這些東西,感覺起來像泡泡、漣漪,有的時候,用泡泡、漣漪的角度看,更容易讓自己站得穩,感覺你所面對的,不是一個那麼強大、堅固、難以對抗抵禦的;如果是泡泡或漣漪的話,可以輕而易舉、四兩撥千斤地不迎不拒,保持著平衡、穩定沉澱的感覺,而不會受到這些感受的波及。清楚地知道這些感受,不會因而失掉自己的平衡,造成內在的干擾。

慢慢地沉澱、放鬆,內在細微的震盪,神經、細胞彼此間的竊竊私語。那個震盪,幫你沉澱、放鬆,呼吸變得柔順、均勻。那個震盪,省力地在按摩、安撫著內在——那個感受是如何?每一個空氣的摩擦,像火柴點起火焰的觸發,那個感受;每一個氣壓的增強、減弱,產生的推拿、按摩效應而生的感受。甚至是內心安靜的時候,心好像是平靜的水面,偶而出現一點點的波紋~微風颳過產生的波紋,稍縱即逝的觸,那個感受是如何?

我們對於過去的執著,最主要來自於對過去的感受~愉悅、痛苦的滋味,可意、不可意的滋味。對於未來的執著,最主要就是渴望未來,愉悅、可意的經驗,害怕未來不可意、不愉悅的經驗。這就是感受在推著我們,產生希求和害怕。幫助自己的心看清楚,這個關鍵的環節。不光是透過理論,而是直接觀察、感受,而獲得直覺上的瞭解。就是這樣,像風一樣,沒辦法捕捉、囤積;像漣漪一樣,只有一瞬間,震央發生出來的震盪;像空谷迴響,回音裊裊,卻找不到出聲的人。

檢視這裡面,哪裡有堅固的地方?以為可以安全落腳的地方,可讓你捕捉住「這是我要的、就在這裡、就是這一刻」!?它只是像「捕風」一樣,以為你抓到什麼,實際上已經流失。你注意到它的時候,已經只是一個迴響。

若能善巧使用禪修技巧,讓身心在安適的狀況,是最容易觀察受蘊的。可是,若無明顯舒適的感受,留意不讓自己陷入空洞、無所適從的感覺。「中性的受」是最不容易觀的,所以,要刻意提醒自己「如何精準觀察」?最理想的方式,是三不兩時,調整呼吸或沉澱安撫身心,讓自己的內在,有豐富安樂的觸感,幫助自己觀察。這是較高明的手段。

對於受蘊看不清楚的人,沒有選擇地只能做受蘊的奴隸;只能對受蘊「上癮」。

一個開發智慧的禪修者,能置身事外,觀察著受蘊。不把感情寄託在這裡面。受用著受蘊,而不被受蘊所淹沒,不因感受而迷惑、困惑。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根除對所有受蘊的喜貪迷想。

不知道此方向的人,就在受蘊中沉淪、輪迴、迷惑。因舒服、痛苦或中性的感覺而被淹沒。

對這個感受著迷、上癮的人,就像是對毒品上癮一樣,最終會讓你負債纍纍,背負著無法承擔的重、無法承擔的痛!

所以,以一個能夠幫助自己厭離的方式、角度,來觀察受蘊。

看到多少就是多少,不急、不強求,保持著安適、放鬆。智慧的產生,是可以一點一滴,在短暫的時刻當中累積的。

(靜坐結束)


【回向】

色蘊如同聚合的泡沫,

受蘊如同雨滴打出的漣漪,

想蘊如同海市蜃樓,

行蘊如同沒有心木的芭蕉樹,

識蘊如同魔法師所使用的障眼法,

這其中都沒有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