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捨練習

《靜坐引導》

2016.08.28 平捨練習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練習與「平捨」有關的技巧。

「平捨」是七覺支裡最後一個覺支。坊間佛教中對於「平捨」的解說,往往將之定義為,無條件地放下批判、無條件地接受。實際上,整個佛法的修為,從頭到尾,都是有抉擇、智慧、分別的;不是「不思善、不思惡」的。也就是說,就連「平捨」的使用上,以及通達「平捨」之前的道路上,都有抉擇、分別這些動作在裡面。套句俗話講,就是「盡人事」之後,才「聽天命」,而非一開始就「聽天命」。

這裡的「盡人事,聽天命」,是認知到,自己的努力能夠影響的區塊,然後,集中精神、火力,去調整、改善那個區塊。這與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四聖諦」、「如理作意」等等,都直接有關。他們有一個最重要的原理,就是認知到什麼樣的著力點,才是對於離苦得樂有幫助,然後,集中火力在這個著力點上用功。放下那些無助於離苦得樂的部分。

大部分世俗人的精神、力氣,都是耗費在對離苦得樂沒幫助的事情上,沉迷在迷信、神話的世界,沉迷在內心編織的故事情節。

平捨心就是認知到:如果我們盲目地對境界反應,這些反應大多於事無補,甚至有害,所以,知道在什麼地方應該要省力。因為我們的精神、注意力都是有為法,是有限的資源而珍惜;知道要在什麼地方用這個資源,什麼地方要保守這份資源。

平捨是在我們不斷培養了良善的品德,細緻化了我們的動作之後,發現到有某些區塊,不管我們多麼努力都無法改變。這個部分我們要懂得,怎樣去接納、放下控制欲。在修學平捨的整個過程,我們是隨時隨地處在「準備要行動」的狀態;隨時隨地看到,目前看似無法插手的,它有沒有隙縫,讓我們有機會見縫插針。

平捨的省力,來自於看到了:我們大部分對境界的反應,都是對離苦得樂沒有幫助的,所以,不盲目地跟這些境界反應。而是學習以「空間感」面對~離開繫縛狀態,不做自己習慣的奴隸。用這樣的「距離感」,來面對境界。

一個簡單的比喻:當眼前,有一個無法改變或無須插手的現象在生滅的時候,我們給予它空間,讓它能在這個空間裡面生滅。所以,這裡面沒有受衝擊的人,而這個正在生滅的現象,對我們不會產生催迫的力量。

佛經裡對於平捨的比喻是:像大地一樣,不會因為承載的東西,骯髒或乾淨而有所取捨;平捨的心境,像水一樣,不擇而洗,不會因為事物的乾淨與否,而選擇要不要洗練它;像火,不擇而燒;像風,不擇而吹。這個時候,歡迎乾淨或排斥骯髒都是多餘的動作,所以要平捨地面對境界。

接下來要做的練習,先採取一個自己習慣、熟練的、適合自己眼前的技巧。好比說,學習用一個有助於安適的方法來呼吸。一邊調整呼吸的方式,一邊利用呼吸來按摩、治療、復甦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什麼地方是該省力的」,不盲目地屈從於慣性,對於「於事無補」的衝動,知道如何跟它保持距離,給予空間,允許它生滅,讓心能更大程度地不參與。這叫「平捨」。

先利用一點時間,調整坐姿。讓一個敏銳的身體,透過端正、放鬆的坐姿,使自己更容易地感應到像呼吸等等細微的活動,所造成的漣漪效應。

確保脊椎是端正的,肌肉是深度放鬆的,細微地調整呼吸,來幫助自己更加地安適。

佛法的修行有積極面與消極面:

積極面是,對於苦深度的瞭解;對苦的原因,徹底地瓦解;對苦的消滅,不斷地去努力實踐、體驗。但是,如果無關乎上述的,就知道省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辦法幫助我們「知苦、斷集、證滅」,那些忙碌的活動,儘量選擇不盲目反應、不參與。因為我們的抽離、不參與、給予它空間,所以,沒有被加油添醋,那股動力自然地消減、削弱。例如,追著自己的妄念跑,是沒有幫助的~不能幫助我們看清苦,斷除苦因,體驗苦的熄滅。所以,我們用平捨來面對妄念。這是面對妄念其中一個重要的工具。

面對這種與修行的任務無關的,選擇不理會。不要把自己的精力,浪費在追逐、架構、捲入這些東西。

「平捨」既是一種休息的狀態,也是一種用功的狀態。「休息」是因為它省力。知道很多時候,一動不如一靜;在靜當中,更容易觀察到事物的真相。可是,平捨也有它用功的積極面,好比說在平捨中繼續觀察平捨的品質,應如何細緻化?內心製造的空間感,能不能更如如不動?嘗試著不因舒不舒服、得失心而受波及,不斷地有微細的調整。去品味著、細緻化自己的平捨力。可以想像,心跟境界,在做太極推手。當下每一個觸、每一個覺知,都是一個境界,而當境界衝擊過來時,心是怎樣接納它、化解它,學習如何跟它相處。小心翼翼看著自己的心,跟境界推手、互動的過程,心是怎樣跟當下在相處。

這樣鍛煉平捨不是全然消極的,是有積極面的。在觀察、尋找著可以細緻化的地方;檢查怎樣能加深平捨、培養平捨,讓心處在省力的狀況中觀察;面對著盲目的衝動、無聊感,耐心地不捲入其中;用不斷製造出來的空間,來化解、承載…

平捨是伴隨著智慧的:什麼境界根本不要花力氣,什麼地方應該省力;如何透過省力,來幫助我們安定;什麼地方應該積極面對承擔、應該調整改變……

無常生滅、呼吸變遷的事實,這是無法改變的;學習用寧靜、接納面對無常、改變。對於在愛戀無常現象的心,這是可以改變的;學習不斷地瓦解它,連根拔起。好好地運用正知正念觀察,什麼地方要省力、寧靜;什麼地方可以見縫插針,有微調的空間。呼吸或禪修主題的部分,怎樣地微調,才能讓這樣的按摩更加深入、通透;怎樣地放鬆,才能更加地深入,更細膩化解身體內在的僵硬、包袱?

面對著身心,無數的不可改變的現象,如何以寬坦、接納的方式來面對;學習怎樣不被這些無法控制的東西波及、干擾?像身體的不舒服感,調整得讓自己更有耐心、從容;讓呼吸的按摩,更加深入;剩下來疼痛的部分,要怎樣給予空間,允許它生滅,不為它懊惱,不被它波及。

在平捨之中,開發觀察的智慧。覺知的品質如果太鬆散、太放鬆,是不是會變成昏盹、無警覺?如何能用最少的力氣,達到高度的警覺?幾近吝嗇地珍惜自己的力氣跟精神,把它用在刀口上—這樣跟境界互動。

如果內心產生出妄念,不要相信它們,不要慣性地跟著它們跑;省力而不捲入其中、保持距離。留意著心是怎樣被境界拉扯,增加平捨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

心像空間一樣,在這個空間中有現象的生滅,而空間的本身,沒有隨著這些生滅起舞、活動。

去熟悉平捨的感覺,怎樣在空間感之中,觀察生滅現象,不隨之起舞。

這是一個,不被慣性所綁架的空間;不被慣性綁架,才有機會觀察身心的真相。

認真、小心地用平捨來化解 衝動、不耐煩、無聊、動盪不安。

在休息的狀況中不是一無所事,而是在做以下的工作:熟悉著平捨感;品味著平捨感的好處—那種不用捲入沒有幫助之反應的輕鬆,使得我們能處在更客觀、準確的地位,知道什麼地方還可以努力;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重新出發、再努力的狀況;平捨是伴隨著觀察的、是潛在動能的狀態,它是有揀擇、分別的。

(靜坐結束)


【回向】

我是生命的同情者,

堪作諸有情的善友。

願我遠離敵意、害意,

常安住於沒有敵人、

無可限量的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