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世間貪憂

《靜坐引導》

2016.07.17 遠離世間貪憂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經典上,在講述四念住或色界禪的修學方法時,常常用以下的詞彙:「遠離世間貪憂」。「遠離世間貪憂」是修學四念住,或進入禪那時的必要手段。其道理,簡言之,就是能觀察到欲界的身心煩亂,刻意地將那些會製造煩亂的動作,減少、隔絕,而讓身心能安定、統一。

心在「欲界」活動時,有什麼特質呢?「下一個刺激是什麼,我要、我要」,迫不及待地要被飢渴感所推逼著,裡面有不耐煩、焦躁;每一次體會到的快感、舒適,很快地消逝、身心不安穩,迫不及待地等待著下個短暫時刻,能夠傳遞過來舒服的感覺。

欲界的另一個特質:因為那樣的活動,所帶來的安穩感,是如此稀少可憐,所以,心往往是處在憂鬱狀態,必須透過不斷地盤算、計畫、追尋、患得患失,才能確保自己在欲裡面的快樂跟安全,是能夠延續的。

所以,要進入「色界禪」,也就是要脱離「欲界」的活動狀態,其中的一個作法,就是刻意地,讓內心掙脱開前面講的那些特質:迫不及待的飢渴、擔憂、對未來患得患失、憂心著世俗煩瑣的事物。

今天要練習的技巧,是跟脱離開「貪憂」有關的內容。

先調整檢查自己的坐姿,讓內心能在單純的當下,得到滋養、安適。最起碼的條件,就是要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身心狀況。呼吸的能量、波浪,可以少阻礙地擴散;怎樣的坐姿,可讓自己感覺精神抖擻、鬥志高昂;對於接下來的活動,有著高度的興致、可以認真地投注。同時,又是非常有彈性、輕柔、放鬆,允許身體內在細微的波浪穿透自身。在這樣深度的放鬆之中,也能夠變得更加地敏感,更容易覺察自己在做什麼。

可以先花一些時間,檢查一下,有可能還在欲界的狀態。從剛剛沒有靜坐,要進入到靜坐的過度期,身心可能還有鬧哄哄的感覺;剛剛講話時,沒有正念、從容,遺留下來那種喧鬧的感覺;因為心裡世界沒有收攝,而不斷地在煩瑣的世界擔憂著、抓著、起起落落……

檢查,知道其中的過患:這是鬧哄哄的、這是不舒服的。下定決心,把身心脱離開焦躁的狀態。要用怎樣的呼吸,按摩自身,才能讓焦躁感平緩,才能具體地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啊!具體的重擔放了下來,身體變得輕鬆的感覺」。不用求多,就算是一點點,好了一點點,放下了一點點—很好,在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著。

雖然,可能當下是在團體中靜坐,可是,可以想像完全是一個獨處的、屬於自己的時間,不用在乎別人是怎麼看我的,別人也不會看我們;不用跟別人比較,全心全意地投注在經營當下的身心。

正在脱離煩躁、脫離焦躁不安,暫時不要去處理心事,眼前沒有什麼非要立刻去解決的心事,把那些擱置下來,這是一個高品質度假的時間。把心事、擔心的事都擱置、隔絕,讓心非常乾淨俐落地脱離開擔憂的狀態,一邊脱離,一邊體會著脱離開擔憂的輕鬆感、清新感。

沒有要去營造什麼特別神奇、神秘、深奧的境界,只是單純地脱離開擔憂而已,就這麼簡單。就在簡單中得到滋味,幸福就在簡單中,簡單就是幸福。不被疲勞轟炸,就是幸福。心從亂哄哄的狀態,正在減緩、正在慢慢地安靜下來,就是幸福。也沒有要求自己要百分之百的安靜,只是認真地在品味著,正在脱離開鬧哄哄、正在緩解鬧哄哄。

注意力、定力,不是鎖在身體的哪個部分,而是,專心致志地,引領著身心到更輕鬆的感覺,這是定力的所在。其他的事,不要想,也不用擔心,唯一在做的工作,就是脱離開煩躁、脱離開擔心。放懷地潛入到輕鬆的滋味、清新的滋味。善巧地幫助自心更滿足,因為滿足而沒有飢渴,就不需要忙碌地,以欲界的方式,尋覓刺激。愈知道如何讓心,在知足之中安頓下來,愈能夠體會到煩亂的動作,自然而然地被放開來。不要管什麼高深的境界,不要擔心自己是否太笨、佛法太難,只是單純地在脱離煩亂,正在脱離擔憂的糾葛。去感覺擔憂原本像魔掌般地抓著你、握著你、掐著你,那股力道,怎樣慢慢地鬆脱開來;掐著你的指頭,怎樣一根、一根地從中掙脱出來,感覺到可以清新地呼吸。

一邊這樣做,一邊品味著,脱離開欲界活動的清新、舒暢。不用多,不用轟轟烈烈、不用很戲劇化,你的心滿足了,懂得品味簡單,就這麼一點點的滋味,就足夠讓它沉澱、讓它安頓下來。

這個時候的「正念」,就是記得:現在該做的功課。正在脱離焦躁、飢渴、擔憂。「正知」就是知道眼前在怎樣做,怎樣在掙脱飢渴、焦躁、擔心,在玩味著怎樣細緻化;在品嘗著因為「遠離」,而產生出的喜跟樂。不管它是多麼微弱或強烈,只是由衷地品味著,這個就是脱離開欲界的喜跟樂。

愈認真地去開發、品味,愈由衷地去品嘗,喜樂就會愈昇華、深化,穩健地提供給自心滋養物,讓心完全甘願融入在堅強無比的定力之中。

一步一腳印,引領著身心,脱離開疲勞轟炸,品味著離開疲勞轟炸的清幽,不需要應酬,不需要為別人負責,享受閒暇,享受認真踏實的飽足感。

如果出現一絲一毫的擔憂、不耐煩、飢渴感,覺知,覺知它的苦患、過患,它的壓迫,在身心上的擠壓。嘗試著釋放、減壓、脱離開它的枷鎖;品味著脱離開枷鎖的過程,它的喜跟樂,不管是多麼卑微的喜跟樂。認真、專心、由衷地品味著「離生喜樂」。

不用急著去開發更高的禪定~二、三、四禪,若能對初禪愈熟練,接下來的開展愈自然、愈容易。

認真地透過分別、調整,幫助自己的身心,更有效率地脱離欲界,更大程度地融入於:因為知足而產生的樂趣,因為減緩動作而產生的樂趣,因為脱離開喧鬧而得到安靜的樂趣,因為內心穩健地用功,而得到踏實的樂趣。

學習做自己的老師,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面,觀察、調整,善巧地引導自己。怎樣做,能夠更乾淨俐落地脱離欲界不善巧的方法;能更全然、充分投入到初禪的喜樂?

留心細微的干擾、習慣性的擔心;留心細微的飢渴感、習慣性的飢渴感;細微的煩躁、習慣性的煩躁…發現、覺知過患;緩和、徹底隔離。

就算一點點的安靜、緩衝,認識、熟悉、欣賞。「真好啊,我的心不用忙碌地到外境汲汲營營,不用隨著外境起起伏伏」,而是正在學習開發內在的資源、內在的力量,這是更安全、穩靠、更有尊嚴、更無害的。

已經產生的煩躁感,要怎麼對治?

還未生起的煩躁感,要怎麼預防?

已經產生的煩躁感,要像挑毛毛蟲一樣,精準地把牠揪出來、剔除牠,馬上對治;還未生起的煩躁感,要能培養更大的滿足、安適,使得煩躁感不會產生。

讓心保持在不受到擔憂侵擾的狀態,高度的正知正念,確保它不被侵擾的狀態。

能夠維持好一段時間,身體、心理不受疲勞轟炸,神經系統不用負擔著貪跟憂,幽深的樂趣,愈來愈明顯的過程。

(靜坐結束)


【回向文】

我是一切生命的同情者,

堪作一切生命的善友,

願我遠離一切敵意、害意,

安住於沒有敵人、無可限量的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