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知

《靜坐引導》

2016.07.10 正知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練習的主題與「正知」有關。平常身體、心理有許多細微的動作。通常,這些動作,是在不知不覺、或半知半覺的狀態下進行的。是習慣性、下意識地在進行,往往是被一些強烈的慣性、習慣推逼下進行的。所以,「正知」主要的作用,是讓我們能在放鬆、減壓、內心不被粗糙的力量所推逼下,對於動作的敏感;因為敏感,而能觀察、調整及超越。簡單而言,正知就是對於當下活動的瞭解;也瞭解當下活動會發生的效應。

一個容易幫助我們瞭解「正知」的契入點,是透過觀察「身行」~身體或粗或細的動作。當在靜坐的時候,有什麼身體動作?好比說,跟呼吸有關聯的動作;隱隱約約使用肌肉時,在調節其緊鬆的交替作用;身體姿勢的維護,乃至細膩到如內心的活動,像是妄念的產生、緊張感、憂慮的產生,相對應身體上某個區域的緊繃壓縮感,都是「身行」。

當下身體的觸感,經驗的品質,都是透過這些動作,在雕塑、形成。如同前面說的,大部分的動作是這麼樣地慣性、不知不覺,而忘失掉實際上在當下的參與感,有很大的塑造潛力。

接下來要做的練習,就是透過自己維持坐姿的方式,呼吸的方式,參與身體的方式,來塑造一個更安適的身心環境。

這些聽起來像是複雜的動作。但是,佛法要開發的禪定,最理想的方式,是一開始「如理作意」,作適當的探索與實驗,自然而然達成的。如果急著要達到很深的定力,這樣的定力並不一定有助於智慧的開發。現在使用的方式,是根據原始佛經裡,佛陀講的透過像初禪的「善尋、善伺」,透過這些善巧的內在引導、探索、實驗的方法,幫助自己更加瞭解:怎樣發生動作;這些動作跟我們的安樂感、跟壓力的減除,有何關聯。

先調整一下自己的坐姿。需要的話,可做些簡單的伸展,再次提醒:理想的坐姿,盆骨要保持平衡或略略地向前傾,如此會感覺腰椎會呈現出一個自然的弧度。維持這個弧度只需隱隱約約地用力,而不需要很費力。脊椎要挺拔、端正。可想像成一棵強而有力的松柏,充滿著生命韌力的一棵樹,一旦它是挺拔而且姿勢正確,身體的形狀、姿態是合適於禪修的,就可以把肌肉放鬆,好像掛在衣架或樹幹上面。

開始時,若能把脊椎骨的堆砌做得理想,就更能夠深度放鬆。之後就不必為了維持姿態,去做過多的用力。

去感覺胸腔、身軀,不是被擠迫,不會因為駝背而擠迫。感覺是開敞的,有助於呼吸跟能量 在身體內部擴散、傳播。這樣的姿勢,在直覺上,既幫助警醒、端正身心,同時,又幫助深度放鬆。

不要因為妄念一時之間不容易止息,或沒有達到深的定力,而挫折;允許自己有充分的時間探索、玩味。真正能幫助智慧的禪定,是透過探索而來的,不是盲目地專注、一味地鎖住自己的心而達成的。

提醒自己:只要認真地在觸感中探索,就是認真用功,就是禪定很好的下手處。

「正知」是知道自己現在的動作。要從何處開始呢?一個很有幫助的下手處,是留意呼吸的方式:我們的目標是要讓身體變得舒暢、讓呼吸變得舒暢,所以,心會自然而然地,在身體、呼吸之中找到安適。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安適感的呼吸方法。

要用什麼方式參與坐姿,才有助於安樂感?

多一點時間做這樣的探索,不急於要讓心進入深定。看看現在身體肌肉使用的方式,哪些緊繃是多餘的,能不能透過更細膩的探索,尋找出那些可以鬆開的地方、可緩和下來的地方…

看身體某一部分的肌肉,或內在隱藏的肌肉,還在扛著緊張、壓力。去探索、挖掘,這些無助於安適感與沒必要的緊繃。誘導自己放下、緩和它;透過實驗去發現「怎樣誘導是有幫助的」?

好比說,可以在心裡默念:

「正在放鬆的身體」;「正在被呼吸按摩的身體」;或是「正在被安撫的神經系統」…

如果想要有很好的定力基礎,就要學習更周遍 讓身心能安適的方法。不管使用的方式,是用安適感來罩(照)拂、吹拂著身體、安撫著身體、滲透著身體、浸泡著身體,裡面都有「正知」~知道現在在做什麼。探索著這些動作,有沒有能更細緻化的地方?如果是在放鬆,探索著怎樣能深化那個放鬆,怎樣能更具體有效率地,把當下的觸感帶往更省力、放鬆的狀態。

尤其在一開始,不要害怕探索。去看看怎樣在使用自己的肺、橫隔膜;去看看肌肉是怎樣牽動著神經系統。

用「正念」來引導「正知」。提醒著自己「目標是什麼?」眼前即刻的目標,是要去塑造更安適的環境。「正知」探索的話題是:「要怎樣塑造出這樣的環境」?

一個聰明的禪修者,很快會發現:要讓定力能發生,要懂得觀察那些舒適的觸感,而不是死盯著硬梆梆的觸感。特別去留意,這個改善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好的觸感」,像是當身體「正在放鬆」的過程裡面的觸感;像是正在讓呼吸滋潤的過程裡面的觸感;像在參與呼吸時,那個緩和、不著急的滋味。用這些好的滋味,來引導自己、幫助自己更有效地,塑造適合定力的身體環境。

如果有幫助的話,可以想像自己像一位藝術家,在雕塑著一個作品。

你是如何介入呼吸、觸感,每一刀、每一痕,在烙印出痕跡來。一邊欣賞品味著「作品」~當下即刻產生的觸感,一邊調整著用刀的力度、角度,或是手在搓摩著陶土的方式。一方面,小心翼翼、認真地;同時,另一方面,是有趣、好玩地,這不是考試,做不好沒關係;重新投入。

像在玩玩具的小孩,在這個階段,心不是死寂的,而是融入在「玩黏土」的狀態之中。

不要害怕實驗、探索,只要能掌握大原則,這樣的探索的遊戲、玩樂,是對我們有幫助的。

一邊在玩樂的同時,一邊去看:每一次能夠幫助自己,多一點點的寧靜、舒適。 “Good job!做得真好!” 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回饋。

好像是一個慈愛、有智慧的父母,善於引導自己的小孩。同樣地,一個禪修者,不斷地用巧思~善巧的技巧,引領著心,脫離開欲界。你要幫助心脫離開煩亂、飢渴,需要給心一個更好吃的東西、更滿足的東西。

認真地去製造這樣的環境:怎樣的呼吸更能幫助滿足感、知足感;怎樣參與身體的方式,更能幫助從容、緩衝?隨著探索經驗變得愈來愈豐富,愈來愈知道怎樣省力、有效率地引領自己得到安樂,就可以把繁複的探索過程簡化,放下沒有必要的探索。但是,在這之前,允許自己去實驗、犯錯、重新開始。幫助自己看到,正確的技巧、善巧的活動,會給我們什麼樣好的回饋、獎勵。

每次的獎勵不用多,可能在一個緩衝的意志裡面,品味到數秒鐘內心趨向寧靜的過程。不要貪多,每次一個小動作,看到它即刻的回應、觸感、效果。不管剛剛做得多麼不好,都沒有關係,都可以重新開始。眼前「放鬆」這個動作,認真地做、重新做。

自己是一個陶土師,要記得:手指頭一直接觸著陶土,感覺著陶土的觸感、濕度、質地。這樣緊密的接觸中,才有能力刻劃細緻的紋路,才會有能力隨時做適應、調整,不要讓漸漸成形的陶土,又變形了,又前功盡棄了。

(靜坐結束)


【回向文】

凡所有積聚之法,皆是壞散之法。

諸賢友,

當住於不輕忽、警覺、不放逸,

以達致真實的安全。

這是世尊、大阿羅漢,所留下的遺教。